在医院进行的消毒灭菌,基本上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在许多物理方法中,以高热来灭菌很为方便、实用。家庭消毒也是这样。 很简单的是煮沸法,自水沸后维持15分钟。水中加入小苏打,使成2%的溶液,效果更加可靠。消毒肝炎污染的物品,时间要加倍。要注意的是:煮沸灭菌时物品应放在水面以下;锅盖应关严;若在煮沸中途加入物品,应重新计算消毒时间。 蒸笼法适用于敷料和布类的消毒。蒸笼要密盖,待水沸上气后维持40~ 60分钟。熄火后立即取出消毒物品凉干。 压力锅法效果可靠。水沸上气后盖阀,自开始喷气后计算15分钟熄火。 盒装物品应开盖消毒(盖子也留压力锅内),消毒后取出时立即盖好。此法适用于各种物品。 烤箱法适用于磁器和玻璃器皿,需加热至160~170℃,并维持30分钟。 使用没有温度指示的烤箱不甚安全、可靠。 熨斗法可用于布类和纸类,有助于表面灭菌。 火焰法有好几种。锅铲、菜刀、不锈钢勺等可直接在火焰上烧灼灭菌。搪瓷和不锈钢碟盆,可倒入少许95%酒精,点燃至自己熄灭为止,用此法须
注意防火,并小心不要烫伤手指。 暴晒法有助于表面灭菌。需在阳光直接照射下曝晒4~6小时,各面都要翻晒。 化学消毒法,一般来说不如物理法彻底,因此仅用于不能耐热和无法加热的物体。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在选择时一般以杀菌力强、无腐蚀性、对皮肤粘膜刺激性小、能长期储存为宜。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来作选择。 家庭隔离法,家有传染病人时,应按传染源排出的方式和传染的途径,采取不同方式隔离,并将患者的排泄物和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废物进行消毒灭菌。同时采取各种避免直接接触的措施。若有接触,要用肥皂洗手三遍,每遍都要充分冲洗。 呼吸道隔离法,适用于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开放性肺结核等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要分室居住,若还有别人同患此病,可共住一室;注意开窗通风换气,但通向他室的窗户应关闭,并应随手关门;室内地板、家具,尤其是门把,要用2%来苏经常擦洗消毒;被褥和餐具等要单用,并在洗涤时按化学消毒法处理;痰、唾液更要消毒;进居室护理病人时应戴口罩;不要吃病人接触过的食物;离开病人居室后应该用肥皂洗手三遍。 胃肠道隔离法,适用于“病从口入”的菌痢、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很好分室居住,若无条件分住,应划出患者的活动区域,并把一切用物均分开;健康人接触污染区物品以及患者接触非污染区物品,都应使用避污纸;便池应经常消毒:患者大小便后要用肥皂洗手三遍;室内蚊蝇、蟑螂等要设法消灭;食物要加盖;接触患者后也要洗手三遍。 避免直接接触法,适合于肠道传染病和接触传染病。将较厚的手纸剪裁后挂在墙上,作为避污纸,用以取物而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也可用塑料袋或一次性塑料手套代替;用蘸湿化学消毒剂的纱布或手帕开关水龙头和房门门把。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