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号了。 一、赤舌。中医认为红舌与阴虚火旺、里热实证有关。舌质深红、舌面盖有黄苔者为实热证。若舌色较淡,或经治疗后舌象由深转淡者,则显示病情较轻,或表示治疗有效果,病情正在好转。反之,舌色深红呈酱(绛)色则显示病情较重,病势顽固凶险,多伴发并发症和后遗症,预后不良。 舌红而干涩,舌面光滑如镜面舌,则为津液耗伤、胃气将绝的危险症象。二、橙、黄舌。黄色舌苔是外感病邪化热入里,病在气分的迹象。多见 于感染、发热、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急性肝炎病人,多见有黄腻苔。经治疗,若黄苔逐渐消退,显示病情好转:黄苔持续不退,或呈现出橙黄如橘皮色舌苔,则为热邪由轻而重,病情缠绵,易发展为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炎。 三、黑舌。黑舌一般为“染苔”所致,如咀嚼乌梅、橄榄果时可将舌苔染辉;口服一些药物或吸烟均可染成棕色甚至辉舌;长期使用抗菌素可使口腔菌谱失调、真菌繁殖增生而致黑灰苔。 四、青舌。青舌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瘀血证有关,多见于阴寒证和瘀血证。在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中常有青、紫舌出现。这可能是血流减慢,血液粘滞度增加,血中氧和血色素减少所致。 五、蓝舌。常见于各种疫毒证。由于患者的舌象蓝且伴有葡萄形水泡的出现,故称为葡萄疫舌。蓝舌亦见于肝硬化腹水病人,为肝舌之特征。 六、紫舌。紫舌常为热入血分、热盛伤津、气血壅滞之症象,常在恶性疾病中出现,并提示后果不良。 中医舌诊内容很丰富,除上述“赤橙黄黑青蓝紫”舌象外,尚有白以及几种色泽兼并的舌象。观察舌象能直接了解人体气血的盛衰、体质的虚实、疾病的寒热、病邪的深浅,因此,在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郁忠新)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