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预防骨质疏松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以下的因素有关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由于骨转换的速度不同,不同年龄的骨量也不相同。儿童时期骨形成超过骨吸收,骨量不断增加,一直持续到35岁左右,该时骨量达到很高值,称为骨峰值(90%在20岁前积聚,10%在21~30岁前积聚)。

  1 内分泌因素雌激素的缺乏,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骨质疏松提前出现,这说明雌激素的减少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绝经后以雌激素减少为主,老年退化次之;甲状旁腺素,多数学者报道血甲状旁腺素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因老年人肾功能生理性减退,血钙值降低,从而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甲状旁腺功能研究结果,呈功能低下、正常和亢进三者均有;降钙素,有研究显示各年龄组女性的血降钙素水平较男性为低,绝经组妇女的血降钙素值比绝经前妇女为低,因此认为血降钙素的降低可能是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还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有关激素,还有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等。

  2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白种人,其次为黄种人,而黑种人很少。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近期研究指出骨密度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多态性密切有关。

  3 营养因素钙的缺乏,已发现青幼年时钙的摄入量与成年时的骨量峰直接有关。据报道低钙饮食(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