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陈景润叔叔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曾经在清华大学教过书的沈先生说: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沈先生讲了以后,有的同学嘁嘁喳喳地讨论.陈景润叔叔呢? 他没有笑也没有说,却把摘下皇冠上的明珠的美好愿望埋在心窝里了.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1953年陈景润叔叔以优异的成绩在厦门大学毕业了.他先在北京当中学教师,后来又调到厦门大学研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的数学名著,写出了质量很高的数学论文.他的论文得到了许多老前辈数学家的称赞.特别是华罗庚教授对他的研究成果更为赞赏,鼓励他继续前进.在华罗庚教授的建议下,陈景润叔叔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搞研究工作.他在精通英语、俄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法语、德语.他在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后,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进军了.就在这时候陈景润叔叔忽然病倒了,医生给他开了一张又一张的病假条要他休息.可是他不肯休息,仍然在埋头钻研.每天从早到晚,甚至连节日、假日也不停地工作.他的手总是握着笔在一页又一页的草稿纸上计算。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指责为走白专道路的人,不准他进办公室,他只得躲在只有六平方米的自己的宿舍里工作.有人连电灯都不给他,他就点上煤油灯在床板上演算.到1972年陈景润叔叔终于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方面攻破了“1 2 问题”的难关,并发表了重要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质数及不超过两个质数乘积之和》.例如:
3
124<121= 11× 11
这篇论文很快传到了国外,被国外数学家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叔叔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攀上了前人没攀上的高峰,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为国争了光.现在离“哥德巴赫猜想 1+1 问题”的证明只有一步之远了.我们要像陈景润叔叔那样从小认真学习数学,打好扎实基础,长大了当个数学家.争取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顶峰,摘下这颗明珠.(刘 平)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