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香港邮票简史

香港从1841年起被英国统治。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邮票的国家,英国并没有很快在香港推行使用邮票,故早期香港的邮件上只加盖“已付”之类的邮戳(如图9—1),而不贴邮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62年。 1862年12月8日,香港首套邮票诞生。这是一套7枚的普通邮票,图案为维多利亚女皇侧面头像(如图9—2)。此后,随着王位的继承更迭,普通邮票上的英皇头像也随之变化,先后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出现在邮票上,其中伊丽莎白二世女皇像普通邮票使用至1967年6月30日为止。 香港首套纪念邮票在1891年1月22日为纪念开埠50年而发行,全套一枚,是在1882年发行的普通邮票上加盖英文HONGKONGJUBlLEE1841—1891而成。第二套纪念邮票直到1935年5月6日才发行,中间相隔近45年。此后,在1937年、1941年又各发行一套纪念邮票。1942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共3年8个月时间,香港被日本占领,日本邮票在香港通用。日本投降后,香港邮票恢复发行。但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纪念邮票的发行仍很有限,只在1946年、1948年、1949年、1953年各发行一套,此后近8年时间内没有发行纪念邮票。60年代初中期,每年也只发行一、二套纪念邮票,且色彩比较单调。从1967年1月17日起,开始发行农历贺年邮票(即生肖邮票),这也是香港第一套特种邮票。它的出现,使此后香港邮票的发行套数有所增加,色彩和设计也更加丰富多样。综观此后的香港邮票,有以下一些特点: (1)每年发行套数较少。1967—1982年期间,每年只发行3套纪念、特种邮票;1983—1987年每年增至4—5套,1988年至今每年维持在6—9套之间。普通邮票一般每隔5年发行一套。由此可见,香港邮票的发行还是很谨慎的,而且所有的纪念、特种邮票的销售期限为15个月,超过时间没有销售完的邮票,全部销毁,从而保证了香港邮票的良好信誉。 (2)题材多反映香港自然环境、建设成就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反映香港的题材有:“香港旅游”、“香港兰花”、“香港工业”、“香港动物”(如图9—3)、“香港金鱼”(如图9—4)、“香港蝴蝶”(如图9—5)、“香港公园”、“香港鸟类”(如图9—6)、“香港渔船”、“香港地图”、“香港花卉”(如图9—7)、“香港林木”、“香港胜迹”、“香港历史建筑物”(如图9—8)、“香港新建筑”、“香港郊区传统建筑物”、“香港珊瑚”、“香港影星”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邮票有“生肖”、“中国花灯”、“端午节”、“中国戏剧”、“中国弦乐器”、“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代服饰”等。 (3)形成多个系列。第一个系列为生肖系列(如图9—9),1967年羊年至1978年马年为第一轮,每套2枚,因出自多位设计者之手,故风格不够统一,第二轮从1987年发行兔年邮票开始,每套4枚并有一小全张,从1989年蛇年增加小本票,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设计,风格统一。
第二个系列是为纪念世界性邮展而发行的普通邮票小型张系列,从第1号1990年9月2日发行起,至1995年9月1日止已发行第10号。第三个系列是1991年8月5日开始发行的以早期经典邮票图样装饰边纸的小型张系列,至1995年10月9日已发行第6辑。此外,前述香港题材也各成系列,因为它们每套枚数和形式基本相同。 截止1996年6月底,香港共发行邮票(包括小型张、小全张)共计199套978枚,其中普通邮票40套440枚,纪念及特种邮票153套502枚、欠资邮票6套36枚。此外,尚有邮资明信片、邮资封、邮资邮筒共105枚。 根据中英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从1997年7月1日起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为了纪念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我国邮电部于1995年11月28日发行香港回归系列邮票第一组“香港风光名胜”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维多利亚海湾、中环广场、文华中心和浅水湾(如图9—10)。该系列的第二组邮票,“香港经济建设”于1996年12月22日发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发行第三组邮票。 “九七”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将继续独立发行邮票,第一套邮票将以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为主题,而于1997年7月1日发行,区旗、区徽将成为首选图案(如图9—11,如图9—12),集邮人士所喜爱的香港风景名胜、建设成就、文化艺术等题材,仍将是香港邮票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香港邮票将继续保持其浓郁的中国风格和本地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搜集香港邮票的行列中来。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减少投资风险的诀窍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