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强硬,语言蹇涩,舌苔腻,脉象滑或濡。 辩证食疗: 气血虚弱、脉络瘀阻型 (1)地龙桃花饼 【组成】黄芪100克,干地龙(酒浸)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当归50克,川芎10克,桃仁(去皮尖,略炒)15克,玉米面400克,小麦面 10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起痿。 【用法用量】将地龙烘干研粉,将黄芪、红花、川芎、赤芍、当归浓煎 取汁。将地龙粉、白糖、玉米面、小麦面混匀,并以药汁调和成面团,分制成20个小饼。将桃仁匀布饼上,入笼中蒸熟(或用烤箱烤熟)。每次吃饼1~2个,每日2次。 【按】高血压、出血性中风者不宜食用。 (2)黄芪煲蛇 【组成】黄芪50克,蛇肉(蟒蛇、蚺蛇)200克。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祛风通络。 【用法用量】黄芪、蛇肉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姜3片,盐、油、水各适量,用慢火煲汤。饮汤食蛇肉,每日1次。 (3)龟血炖冰糖 【组成】拳大乌龟3只,冰糖适量。 【功能主治】养阴补血,通脉。 【用法用量】将乌龟斩头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炖熟,服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肝肾阴虚、风阳上亢型 (1)淡菜皮蛋粥 【组成】淡菜30克,皮蛋1只,粳米100克,植物油少许。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补益肝肾。 【用法用量】将淡菜洗净,皮蛋切碎,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800毫升,精制油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早晚2次,空腹温热服用。本方长期服用亦可预防中风。 (2)寄生煲鸡蛋 【组成】桑寄生15克,鸡蛋1只。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养血祛风。 【用法用量】先将鸡蛋煮熟,去壳,再与桑寄生一起加水同煮30分钟。 每日晨起空腹温服鸡蛋。 (3)麻仁粟米粥 【组成】火麻仁、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 【攻能主治】滋阴润燥,清虚热。 【用法用量】将火麻仁炒熟去皮研细,荆芥穗、薄荷煎水,入麻仁、小米同煮成粥。每日1次,空腹服用。 【按】本方对中风肝肾阴虚,兼有便秘者尤宜。 (4)天麻炖猪脑 【组成】天麻15克,猪脑1具。 【功能主治】滋阴镇肝息风。
【用法用量】将天麻洗净,与猪脑同入瓷罐中,加适量水,隔水炖1小时,熟透为止,加少许调味品即成。食猪脑喝汤,隔日1次。 脾肾两虚、筋脉不遂型 (1)复元羊肉粥 【组成】淮山药50克,肉苁蓉20克,菟丝子10克,胡桃肉10克,葱白3根,羊肉100克,羊脊骨1具,黄酒30克,八角、花椒、胡椒粉、盐各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温肾,强壮筋骨。 【用法用量】先将羊脊骨砍成数块,用清水洗净。再将羊肉洗净后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再洗净切成条块。将山药、苁蓉、菟丝子、胡桃肉用纱布袋装好扎口。葱姜洗净拍破;然后将上物同时下入砂锅中,加清水,武火烧滚,捞去浮沫,再入花椒、八角、黄酒,改用文火炖至肉烂骨酥。装碗后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即成。 (2)喇嘛酒 【组成】胡桃肉200克,桂圆肉200克,枸杞子50克,何首乌50克,熟地50克,白术25克,白芍25克,豨签草25克,茯苓25克,丹皮25克,砂仁15克,乌药15克,醇酒(低度白酒)2500克,烧酒(较高度数白酒)7500克。 【功能主治】养肝肾,补气血,强筋骨。 【用法用量】将枸杞、首乌、熟地、丹皮、砂仁、乌药、白术、白芍、茯苓、豨签草装入纱布袋中,扎口将醇酒、药袋装入瓷瓶内,再将瓷瓶放入锅中,隔水炖2小时。取出冷却后,再加烧酒,密封7天即成。根据酒量酌饮,每日早晚各服1次。 (3)淮杞鹿筋炖双蹄 【组成】鸡脚8只,猪脚2只,鹿筋50克,淮山药60克,枸杞子15克,姜3片,红枣5枚。 【功能主治】养血补肾,强筋健骨。 【用法用量】鸡脚用开水氽,去皮、爪甲,洗净猪脚刮净毛,去蹄甲,切块。将鸡、猪脚一起放入滚水中,沸煮10分钟,取出用清水反复漂过。鹿筋用温水泡软,放入开水锅中略煮,去其异味,洗净,切段。山药、枸杞、红枣(去核)、姜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加盖,隔水文火炖3小时,调味即可。 (4)巴戟猪脊髓汤 【组成】猪脊髓4条,鸡脚10只,巴戟天30克,牛大力60克,姜4片,红枣5枚。 【功能主治】滋肾壮阳,强壮腰膝。 【用法用量】猪脊髓洗净,用开水汆过。鸡脚开水烫,去皮、爪甲,洗净。巴戟、牛大力、红枣(去核)、生姜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清水锅中,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炖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风痰阻络、气血瘀滞型 (1)人参薤白粥 【组成】人参10克,薤白12克,鸡蛋(去黄)1枚,小米50克。 【功能主治】益气通阳,祛风豁痰。 【用法用量】先将人参切碎,加水用文火煎汤,然后加小米煮粥。将熟
时下鸡蛋清及薤白,煮至熟。早晚分2次服用。 (2)黑豆猪脊汤 【组成】独活60克,黑大豆60克,杜仲30克,猪脊骨250克,生姜3 片。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 【用法用量】先将猪脊骨洗净,切块,用滚水过,去沫。独活、杜仲洗净,纱布袋装,扎口。再将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2小时,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服时,去药袋,饮汤食豆及猪骨。 (3)荆芥粟米粥 【组成】荆芥50克,薄荷叶30克,豆豉100克,白粟米150克。 【功能主治】益肾祛风。适用于中风后言语謇涩、精神昏蒙、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先煮荆芥、薄荷、豆豉3味,去渣取汁。再入粟米煮成粥。 每日1次,空腹服用。 (4)青果白金膏 【组成】鲜青果(打碎)500克,郁金250克,明矾粉100克,白僵蚕(研末)100克,蜂蜜适量。 【功能主治】息风解痉,化痰开结。适用于中风后风痰阻络、语言不利,或有神志障碍者。 【用法用量】将青果、郁金放砂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煮1小时后滤出药汁。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如前。将两次煎得的药汁混合,文火浓缩至500毫升左右,加明矾粉、僵蚕粉及蜂蜜,收膏。每日早晚服各1次,每次 10毫升。开水送服。 【按】本方有较强的息风豁痰、开闭散结作用,但要间断服用,以免伤 胃。 其他食疗方选粹 (1)参归鳝鱼汤 【组成】黄鳝500克,猪蹄筋50克,猪脊骨250克,党参30克,当归15克,红枣5枚,姜3片。 【功能主治】补气血,强肝肾。 【用法用量】黄鳝剖去骨及内脏,洗净,切片。猪蹄筋浸发;猪脊骨洗净,切块。党参、当归、红枣(去核)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清水锅中,武火煮开后,改用文化炖3小时,加少许料酒、盐,即可服用。 (2)杜仲鹿筋汤 【组成】鹿筋30克,杜仲30克,淮牛膝60克,瘦猪肉500克,陈皮6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强筋健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步履不健、腰膝疲软、下肢痹痛、肌肉萎缩等。 【用法用量】鹿筋洗净,用温水浸泡,切段;猪肉洗净,切小块。将杜仲、陈皮、淮牛膝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甩武火煮滚后,加入猪肉、鹿筋煮滚。改用文火炖煮2小时,加调味品即成。 (3)黑芝麻丸 【组成】黑芝麻适量,黄酒少许。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适用于中风偏瘫,或血虚风痹、便秘者。 【用法用量】将芝麻洗净,重复蒸3次,晒干,炒熟研细末,炼蜜或用
枣泥为丸。每丸10克,温黄酒送下。每日3次,每次1丸。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