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胃切除术后的康复食疗

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具有受纳食物、调和食物和分泌胃液等功能。食物进入胃以后,通过胃的蠕动和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作用,将食物搅拌成食糜,以便于消化吸收。当人们发生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合并出血、梗阻、穿孔等并发症,以及患胃癌时,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胃的大部分切除。然而,胃切除后,虽然原发病灶消除了,但由于手术带来的创伤,以及因胃的容积大大减少,贮藏、分泌、吸收等功能发生变化,人的消化等各方面的机能必定受到影响。故病人除身体虚弱,消化功能减弱,以及可能有吻合口出血、溃疡,胆汁返流、肠粘连等情况外,还往往会出现贫血、维生素缺乏、低血糖、腹泻等生理性或营养性并发症。对于这些病症的治疗,大都以饮食调节为主,注重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吸收。所以,对胃切除术后的病人来说,康复食疗是十分重要的。 从营养学角度看,胃大部切除后康复食疗的总原则是: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远肥腻、少辛辣、多餐顿、少进食、勿过饱、不饥渴、戒烟酒。 胃术后患者要少食多餐,尤其中餐不要吃得太多,这样可减少饭菜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保护残胃的结构和功能。一般说,可将每日的饮食分成5~6顿,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随着日渐恢复,可以加进一些普食。日常饭菜要花色多样,味美可口。蒸、炖、煮、烧、炒是可取的保护性烹调方法,尽量少吃炸烤性或烧得很老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瘦肉汤、豆制品、鱼类、奶类、面食、水果等,少吃淀粉及糖类食物,以及辛辣刺激和过冷过热的食物。 胃切除术后的病人,中医辨证多为气血虚弱、阴阳偏衰的虚证,亦有兼见瘀血内阻、痰湿停滞的虚实夹杂的表现。常见临床分型如下: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食后胃脘不舒,大便溏泻,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薄,脉弱。 气阴两虚:面色苍白,神疲短气,纳少乏力,头晕目眩,口干心烦,五心潮热,舌质淡红,舌苔薄少,脉象沉细。 血虚阴亏:面色苍白,短气少力,不思饮食,脘腹隐痛,头晕耳鸣,心悸不寐,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舌苔少或光苔,或剥苔,脉象细数。 脾肾阳虚: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食则腹胀,大便溏稀,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 气虚痰盛:食欲不振,乏力倦怠,进食腹胀,恶呕便泻,头昏沉重,舌质偏淡,苔白腻,脉滑或濡细。 辨证食疗: 脾胃虚弱型 (1)补虚正气粥 【组成】炙黄芪30~60克,生晒参3~5克,粳米150克。 【功能主治】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 【用法用量】将参、芪切片,用冷水浸半小时,入砂锅煎沸,改用小火慢煎成浓汁。倒取药汁后,再加水煎1次,去渣。将两次药液合并,倒入米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即可食用。每日分2~3次服。 (2)山药粥 【组成】生山药100~150克,面粉100克,葱、姜适量,红糖少许。
【功能主治】健脾补中生津。 【用法用量】将山药洗净,刮去皮,捣烂如泥,用面粉一起放冷水中煮成粥糊。快熟时放入葱、姜、红糖,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次,连服数月。 (3)参苓长寿糊 【组成】人参1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山药50克,白术15克,莲子50克,芡实30克,糯米5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中固肾。 【用法用量】将上述各味细研成粉,装瓶备用。每次5克,用开水调成糊状服用,每日2次,连服数月。 (4)参芪补血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红枣10克,瘦猪肉250克,仔鸡1只(500克),生姜3片,调味品适量。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养血。 【用法用量】将仔鸡洗净,去内脏及头尾。猪肉洗净,与仔鸡一起放滚水中,旺火煮5分钟,取出。再将参、芪、枣与鸡、猪肉共放入清水中,炖煮2小时,加入适量调料即可。服用时,仅饮汤。 (5)猴头菇鸡汤 【组成】鸡1只,猴头菇250克,黄芪30克,姜3片。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助消化,抗肿瘤。 【用法用量】将鸡剖净,去内脏、肥脂及尾部,切块。起油锅,爆香姜片,下鸡块爆炒片刻,取出。黄芪洗净,与鸡共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小时。汤成去黄芪,加洗净切片的猴头菇,入汤内滚熟,加盐调味供用。 气阴两虚型 (1)沙参黄芪粥 【组成】生黄芪50克,沙参30克,粳米100克,陈皮末10克,红糖少 许。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健脾养胃。 【用法用量】将黄芪、沙参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再将粳米、红糖入药汁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待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稍沸即可。早、晚餐服用。 (2)人参燕窝粥 【组成】人参10克,燕窝5克,冰糖1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益气补中。 【用法用量】先将燕窝泡发,挑出杂质,与粳米同煮粥。人参研成细粉。 待粥将成,调入人参粉和冰糖,熬粥至粘稠即可。每日服用2次。 (3)银耳羹 【组成】白木耳5克,鸡蛋1只。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益气生津。 【用法用量】将白木耳用温水泡发半小时,去蒂,挑净杂质,撕成片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2~3小时,以木耳炖烂为度。取鸡蛋1只,倒出蛋清,兑入少许水搅拌,然后倒入煮沸的银耳羹中,稍煮即成。可适量加少许盐或糖调味。不定时适量服用。
(4)党参枸杞兔肉汤 【组成】兔肉500克,党参、山药各30克,枸杞子10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养阴。 【用法用量】兔肉洗净,沥干水,切块,起油锅爆香。党参、山药、枸杞、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煮开后,改用小火堡2小时,入调味品供用。服用时,饮汤即可。 (5)人参竹丝鸡面 【组成】生晒参(或西洋参)6克,枸杞子10克,竹丝鸡1只,龙须面 100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阴。 【用法用量】先将竹丝鸡剖洗干净,去尾部及油脂。人参切片,枸杞去 杂质,与鸡共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炖煮,至鸡熟汤成。面条用清水煮至八成熟,捞出,放入鸡汤中再煮至熟,加入盐等调料即成。吃面饮汤。 血虚阴亏型 (1)海参粥 【组成】水发海参100克,糯米或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益精补肾。 【用法用量】先将海参切片煮烂,再与米共煮成粥。每日服用,连服数 周。 (2)鲤鱼补血羹 【组成】鲤鱼1条,桂圆肉15克,淮山药15克,枸杞子15克,大枣5枚(去核),黄酒适量。 【功能主治】补血养阴。 【用法用量】将鲤鱼刮鳞去内脏,洗净后切成3段,置盅内待用。将洗净的淮山药、枸杞子、大枣、桂圆肉放入盅内,加开水和黄酒各1杯,加盖,蒸3小时即成。服汤吃鱼肉。 【按】手术刀口化脓未愈者勿服。 (3)龙眼八宝粥 【组成】龙眼肉15克,枸杞子15克,黄精15克,茯苓10克,黄芪15克,何首乌10克,桑椹子15克,红枣15克(去核),糯米或粳米100~150克。 【功能主治】补气血,养肝肾。 【用法用量】先将黄芪、黄精、枸杞、茯苓、首乌、桑椹等药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与米、红枣、龙眼肉用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食用。 (4)红烧龟肉 【组成】乌龟1只,植物油、黄酒、姜末、葱段、酱油、糖各适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 【用法用量】将龟放入盆中,加热水(约40℃),使其排尽尿液。宰杀后,去头、足,剖开乌龟,去内脏,洗净,切块。起油锅烧热后,将龟肉放入锅中翻炒,再加姜、葱、料酒、酱油、糖及少许花椒,加适量水用文火炖至烂熟。佐餐食用。 (5)首乌鸡蛋 【组成】制首乌50克,鸡蛋2只。
【功能主治】补精血,益肝肾。 【用法用量】将首乌、鸡蛋共放清水中煮沸10分钟,取出鸡蛋去壳。再将蛋放入药液中煮40分钟即成。滤取药汁,温服,并食鸡蛋,每日1次,每次1只。 脾肾阳虚型 (1)羊肉粥 【组成】新鲜羊肉150~250克,粳米适量。 【功能主治】补虚损,益气血,暖脾胃。 【用法用量】羊肉去肥脂取精瘦者洗净,切成小碎块,与米同放入锅中,加水煮粥。可供早晚餐或上下午作点心服用。 (2)人参众蓉鸡粥 【组成】鸡脯肉100克,生晒参10克,淮山药15克,肉苁蓉10克,胡桃肉15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补气壮阳,健脾益肾。 【用法用量】将鸡肉剁成碎泥;人参研细末,淮山药、苁蓉加水煎2次,去渣取汁。将鸡肉、胡桃肉与米放入锅中,加药液及适量水,煎煮成粥。将好时加入人参粉,搅匀,即可服用。 (3)羊杂羹 【组成】羊肚1具,羊肝、羊肾、羊心、羊肺各50~100克,胡椒、荜菝各10克,陈皮5克,豆蔻3,姜、葱适量。 【功能主治】温补五脏,补肾益髓。 【用法用量】先将胡椒、荜菝、豆蔻、陈皮等用纱布袋装,与除肚以外的羊杂碎共用慢火煮熟。再一同放入羊肚内,缝合口,加水煮至羊肚熟,入调味品即成。服用时,饮汤吃肉。 (4)姜韭牛奶羹 【组成】韭菜250克,姜25克,牛奶250克(或用奶粉2汤匙)。 【功能主治】温胃驱寒止呕。 【用法用量】将韭菜、姜洗净切碎,捣烂,用干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内,再兑入牛奶,加热煮沸即可。趁温热服用。 (5)春砂乳鸽汤 【组成】乳鸽1只,淮山药30克,砂仁15克,胡椒、姜各适量。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行气止呕。 【用法用量】乳鸽剖洗干净,抹干血水,起油锅,用姜片爆乳鸽至微黄。将淮山药、胡椒洗净,与乳鸽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用旺火煮滚,再改小火炖煮2小时,然后下春砂仁(打碎),再煮15分钟,加调味即可。饮汤吃鸽肉。 气虚痰盛型 (1)苡仁粥 【组成】苡米仁50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利湿。 【用法用量】黄芪、茯苓煎水,兑入洗净的苡仁、粳米中,加适量水,煮粥饮服。 (2)淮山芡实鸽汤 【组成】老鸽1只,猪瘦肉500克,淮山药60克,芡实30克,桂圆肉
15克,陈皮6克,姜4片。 【功能主治】健脾化痰,益气补血。 【用法用量】先将老鸽剖净,与猪肉一起来水,浸冷水。将山药、芡实、桂圆肉、陈皮、姜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滚,再改小火慢炖2~3小时,加盐等调味品供用。服时饮汤,鸽肉撕成小碎条细嚼慢咽。 (3)参芪鳅鱼汤 【组成】泥鳅250克,黄芪、党参、淮山药各30克,红枣5枚,姜5 片。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健脾除湿。 【用法用量】先将泥鳅用清水养1~2天,去泥土味,剖去腮、内脏,用少许盐稍腌,去粘漏,再用滚水氽过。起油锅,爆香姜片,放入泥鳅稍煎。将黄芪、党参、淮山药、红枣(去核)洗净,与泥鳅共放锅中,加清水用旺火煮滚。再改用小火煮2小时,加入调味品即成。服用时,饮汤吃泥鳅肉。 其他食疗方选粹 (1)干贝红枣鸡汤 【组成】鸡1只(约1000克),干贝40克,红枣10粒,莲子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滋阴养血。 【用法用量】鸡剖净,去内脏、肥脂及尾部,沥干水斩件。起油锅爆香姜片,放入鸡块爆炒片刻,取出。干贝用水浸发透,红枣去核,莲子去芯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清水锅中,武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煮2~3小时,加盐即成。 (2)虫草海参炖乳鸽 【组成】乳鸽1只,海参50克,冬虫夏草15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填精补肾。 【用法用量】乳鸽去毛,剖净;虫草、生姜洗净。海参浸发,洗净,切成小块。把全部用料及少许米酒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盖好,隔水慢炖3小时,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3)糯米阿胶粥 【组成】阿胶30克,红枣15克,血糯米100克,冰糖少许。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虚。 【用法用量】先用血糯米、红枣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和冰糖,边煮边搅匀,稍煮二、三沸即可。每日眼1~2次,可连服数周。 (4)猪肚砂枳汤 【组成】猪肚1具,砂仁3克,炒枳壳12克,姜3片,料酒少许,盐适 量。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消胀满,强体力。 【用法用量】将猪肚洗净,把砂仁、枳壳放入猪肚内,用白线缝好,与姜、料酒同放锅中加水煮。快熟时放入食盐,至猪肚烂熟,捞出猪肚,取去砂仁、枳壳。佐餐用,饮汤食肚。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