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药酒

1.药酒养生的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中,除直接饮用酒外,将酒加中药制成药酒来养生治病,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中就有药酒80余方,涉及到补益强身、内、外、妇、儿等各个方面。药酒的种类很多,但无论什么药酒均含有乙醇成分。因此,除了饮酒的一般注意事项外,中医还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要辨证服用:药酒的使用与中医的其他方药一样,讲究辨证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药酒,也应根据年龄、体质、嗜好等选择服用。因为,一般治病的药酒,大都功效、主治比较明确,而且患者也总是在经过医生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服用。保健性药酒,由于均以补益强身为主,因而往往对选择不够重视。但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在服补益酒剂时,必须先弄清体质状况,属哪一种证型,如自己辨别不清,应请医生诊断,确定性质,随后选药酒服用。 (2)因人而异,注意禁忌:中医辨证除了体质外,还包括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和时令节气等因素。因此,服用药酒还须因人因时而异。如平时惯于饮酒者,用量可以比一般人略增一些,当然也不能过分。不习惯饮酒的人,可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需要服用的剂量,也可用冷开水稀释后服用。妇女月经期,月经正常,也不宜服活血功效强的药酒。年老体虚者,因新陈代谢较缓慢,可适当减量。相反,青壮年可略多一些。对儿童,古代有用药酒治疗佝偻病等,但由于生长发育尚未成熟,脏器功能较弱,所以一般不宜服用,如病情需要,也可适量服用。由于药酒的配方组成不同,功能性味有异,一般均有注意事项,如外用、内服、忌口、禁房事等,眼用时应当遵守,不能疏忽大意。 只有根据上述要求,合理地服用各种药酒,才能避免其副作用,发挥其优点和特长,达到养生延年,防治疾病的目的。 2.常用保健养生药酒方 (1)人参酒 【组成】白人参50克。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通治诸虚。适用低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疲倦、心悸、短气、阳痿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晚餐时饮用10~30毫升。 【制备方法】上药装入细口瓶中,加60度白酒5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振摇一次,半月后开始饮用,另准备白酒500毫升,随饮随添。 (2)人参茯苓酒 【组成】人参30克,生地30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红曲面30克,川芎15克,桂圆肉120克。 【功能主治】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均可适用。 【用法用量】每日适量,徐徐饮服。 【制备方法】以上9味药,共研为粗末,白布袋贮置于净器中,用高粱酒2000毫升浸4~5日,去渣加冰糖250克即可。 (3)八珍酒 【组成】当归(全用、酒洗)90克,南芎30克,白芍(煨)60克,生
地黄(酒洗)120克,人参(去芦)30克,白术(去芦,炒)90克,白茯苓(去皮)60克,粉草(炙)45克,五加皮(酒洗,晒干)240克,小红枣(去核)120克,核桃肉120克。 【功能主治】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解酒醉,强精神,悦颜色,除劳倦,补诸虚。 【用法用量】温饮,每日3次,每次1~2小盏。 【制备方法】上药切片,共装入绢袋内,用好糯米酒20000毫升煮30分钟,埋净土中5日夜,取出过21天,即可服用。 (4)仙延寿酒 【组成】龙眼肉500克,桂花120克,白糖250克。 【功能主治】滋补,延寿。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上好堆花烧酒1坛,将龙眼肉、桂花、白糖加入烧酒中,封固经年,愈久愈好。 (5)杞圆药酒 【组成】牛膝90克,杜仲90克,五加皮90克,枸杞子120克,桂圆肉120克,大枣500克,大生地120克,归身120克,红花30克,白糖1000克,蜂蜜1000克,甘草30克,银花90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养神。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腰膝少力或筋骨不利、头晕、目暗、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饮1盅,不可过量饮用。 【制备方法】以水煎药取浓汁,再兑入酒7500毫升,也可按一般热浸法制取。 (6)冬青子酒 【组成】女贞子750克,糯米1500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须,延年益寿。适用于肝肾阴虚、腰酸、头晕耳鸣、须发早白、视物不明等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上药拌匀蒸熟,以酒曲造成酒;或改为冷浸法,即以适量女贞子加酒浸泡7日后使用。 (7)鸡血藤酒 【组成】鸡血藤胶250克(或鸡血藤片400克)。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舒筋通络。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温饮1~2杯。 【制备方法】上药置于净瓶中,用醇酒1000毫升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取使用。 (8)何首乌酒 【组成】何首乌。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适用于阴虚血枯、须发早白、筋骨不健及失眠。 【用法用量】适量,每日1~2次。 【制备方法】上药制成碎块,用酒浸泡3日。 (9)灵芝酒 【组成】灵芝。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助消化。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老年慢性气管炎等。 【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半小杯(约5毫升)。 【制备方法】取灵芝切碎,用酒浸泡15日以上。 (10)补气养血酒 【组成】破故纸30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人参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自芍30克,云茯苓30克,柏子仁30克,砂仁30克,石菖蒲30克,远志30克,木香15克。 【功能主治】补气血,养心肾,健脾胃,益老人。适用于气血不足、心脾虚弱、怔忡健忘、头目昏花。 【用法用量】每日不拘时温饮10~20毫升。 【制备方法】上15味药,捣碎,用白市袋贮,置于瓦器中,放入好酒2000毫升,置火上煮熟,去渣,候冷,收贮备用。 (11)怡神酒 【组成】烧酒1坛,糯米糖1000克,绿豆1000克,木香(研末)6克。 【功能主治】愉悦精神。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上3味药浸于烧酒中,久浸为佳。 (12)宜男酒 【组成】全当归60克,茯神60克,枸杞子60克,川牛膝60克,社仲60克,桂圆肉60克,核桃肉60克,葡萄干60克。 【功能主治】益精血,补肝肾,强筋骨,安人神。适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婚后不孕之症。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2盅。 【制备方法】上药制成粗末,装入绢袋,悬于瓷坛内,以黄酒5000毫升浸泡。封固,隔水加热半小时后,取出瓷坛埋土中,7日后取用。 【注意事项】饮酒期间忌房事或避孕。 (13)薯蓣酒 【组成】薯蓣(山药)250克,蜂蜜适量。 【功能主治】益精髓,壮脾胃,祛风除湿。适用于脾肾不足、肌肉失荣、脚膝顽痹无力、小便频数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早、晚服食,每次30~50毫升。 【制备方法】黄酒1500克,将山药去皮,洗净。适量黄酒放入锅内,用中火煮沸后,放山药,并继续不断加黄酒,至黄酒添尽,山药熟,将山药取出,再加蜂蜜拌匀即成。或以山药粉同曲、米酿酒也可。 (14)参杞酒 【组成】枸杞子汁100克,地黄汁100克,麦门冬汁60克,杏仁(去皮壳)30克,人参20克,白茯苓30克。 【功能主治】益精固髓,滋阴明目,润五脏,久服延年。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饭前温饮10毫升。 【制备方法】上6味中,将后3味捣碎,同前3味贮于瓶中,用酒1500毫升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15)健阳酒 【组成】当归9克,枸杞子9克,破故纸9克。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益精血。适用于肾阳虚及精血不足、腰痛、遗精、头晕、视力下降等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上药切薄片,用净布袋装好,用1000毫升好烧酒浸泡,容器封固,隔水加热半小时,取出容器静置24小时,次日即可饮用。 (16)桂圆醴 【组成】佳圆肉200克。 【功能主治】温补心脾,助精神。适用于体质虚弱、失眠、健忘、惊悸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制备方法】上药放在细口瓶内,加入60°白酒约400毫升,密封瓶口,每日振摇一次,半月后可饮。 (17)菊花明目酒 【组成】甘菊30克,干地黄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20克。 【功能主治】滋阴血,补肝肾,聪耳明目,延缓衰老。适用于阴血不足、肝脉失荣而引起的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夜寐不酣、多梦易倦,手足震颤等。 【用法用量】中午、晚上、睡前饮用1小盅。 【制备方法】将菊花去蒂、洗净,地黄、当归、枸杞子洗净,一起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将白酒500毫升、纱布药袋放入酒瓶内,盖好盖封口,浸泡7日即成。 (18)乌须黑发药酒 【组成】当归120克,枸杞子120克,生地黄120克,人参120克,莲子120克,五加皮60克,黑豆250克,桑堪子120克,槐角子30克,何首乌120克,没石子1对,旱莲草90克。 【功能主治】固敛精气,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乌须黑发。适用于肾气不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所致的腰酸、头晕、遗泄、须发旱白、乏力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适量饮用,并可适量送服药丸。 【制备方法】上药切片或适当粉碎,装入绢袋,用五加皮酒1500毫升浸泡,容器封固,21天后,压榨、过滤取澄清酒液,其药晒干为末,制成丸药,如梧桐子大。 【注意事项】配制应用单味南五加皮酿制或浸出而成的药酒,不可使用其他复方五加皮酒,以免使配方成分混杂,影响服用效果。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谷类食品

下一篇:鱼贝类食品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