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后会导致胃粘膜血管收缩而缺血,不利于炎症的消退。 忌坚硬粗糙之物。未经充分咀嚼的坚硬、粗糙食物,如炒花生、炒蚕豆、炒腰果、炒黄豆、炒榧子和粗纤维蔬菜,如芹菜、竹笋、毛笋、蕹菜、韭菜等,以及经过油中煎炸的食物,如炸猪排、烤羊肉、油炸豆板等亦会变得坚硬,食用后,会使胃粘膜受到磨擦而损伤,同时又会加重消化不良。 忌胀气食物。豆类(如大豆、蚕豆)、白薯、芋艿等均属胀气食物,食后会造成胃肠扩张而加重疼痛。 忌变质不洁食物。被污染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粘膜有破坏作用。常见的沙门氏菌存在于变质的肉、鱼、蛋、鸡、鸭、鹅等食品中;嗜盐菌存在于蟹、螺、海蜇及盐渍食品中,故这类食品一定要洗净煮透,以醋为佐料(醋有杀灭嗜盐菌的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存在于搁置较久的粥饭、奶及其制品、肉食品之中,故久置的上述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一旦变质,绝对禁食。 忌油腻韧性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肥猪肉、奶油、牛油、羊油等,韧性食物如田螺、螺丝、蚌肉、海蜇和未充分煮烂的猪爪、鸡爪、牛肉等,都属不易消化之物,食用后,会加重胃的负担和胃粘膜的损伤,故忌食。 药物禁忌。许多内服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索密痛、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即SMZco)、先锋霉素Ⅲ、先锋霉素Ⅳ、毛地黄、氨茶碱、强的松、可的松等均有刺激胃粘膜的作用,甚至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故忌用。 下面介绍一些适合老年人的食养之品。 牛奶:牛奶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有减轻炎症、保护胃粘膜之功,可每天早晚各饮1杯温热牛奶。 瘦猪肉:瘦猪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可经常以煮熟烧烂的瘦猪肉作为菜肴。 牛肉: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极高,有温补脾胃之功。凡脾胃虚弱,属于寒性胃痛者,可以用牛肉100克绞烂,用60~70℃热水泡10分钟,滤去肉滓炖熟,即成牛肉汁,每天1~2次,连续服用10次。 莲藕:生藕有止血健胃之功,急性胃炎可以一次用新鲜嫩藕1000~1500克,捣烂取汁,用温开水冲服,或每次取藕粉20~30克,冲调后服用。 鸡蛋:鸡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寒性胃痛可用鸡蛋1个,胡椒7粒研粉,共炒熟后食用,每天1次。 山楂:山楂具有健脾消积、行气活血之功,很适宜于饮食不节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肠胀气、恶心呕吐。市售山楂饼、山楂糕均可以零食形式食之;或山楂炒炭25~30克,与水共煎后服用,每天1次。 此外,稀饭、烂面条、馄饨皮等都是易于消化之主食,鸡蛋汤、鲫鱼汤、鸡汁、肚肺汤、红枣汤、莲子汤等都属清淡而富于营养的副食品;而甘蔗汁、橙汁、桔汁、生梨、苹果等,则是有助于消化的水果,老年人可根据具体情况交替选择食用。 下面介绍一些食养方。 (1)曲米粥 【组成】神曲10~15克,粳米100克。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治疗消化不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等症。【用法用量】先将神曲捣碎为末,加水煎取汤汁后去渣。再入粳米一同
熬至成粥。趁温热食用,连服2~3天,每日1次。 【注意事项】此粥不宜煮焦。 (2)山药粥 【组成】山药30克,糯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功效】健脾养胃,补肺益肾。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形体瘦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久泻。 【用法用量】先将山药刮去外皮,切片晒干,与糯米同置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煮至粥开汁稠,以表面有粥油为度,后放入砂糖。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注意事项】山药煮粥不宜炒用。 (3)大枣粥 【组成】大枣10~15枚,粳米50~100克,白砂糖适量。 【功效】补益脾胃,养血安神。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形体消瘦、不思饮食、便溏腹泻。 【用法用量】先将大枣洗干净,并用水浸泡15分钟左右。后与粳米同置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煮至微滚至沸腾,见粳米成开花米仁,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临食时加入白糖。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注意事项】平素咳喘痰多、胸闷腹胀、舌苔厚腻之疾痰盛者及糖尿病的急性期均不宜食用。 (4)山楂粥 【组成】山楂30~40克,粳米50~80克,白糖适量。 【功效】补脾开胃,化滞消积,活血化瘀。主治食积停滞、内积不消所致的胃脘饱胀、腹痛便泻、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先将山楂炒至棕黄色,加温水浸泡片刻,煎取浓汁约150毫升,与粳米和合。再加水4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粥,至米花汤稠为度。后再加白糖。每日早、晚作点心温热服用,7~10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山楂粥酸甜,不宜空腹食。 (5)鸡内金粥 【组成】鸡内金粉5~6克,粳米80~100克,白砂糖适量。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止遗尿,化结石。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饱胀。 【用法用量】先将鸡内金用文火培炒至黄褐色,研成细粉备用。后将粳米入砂锅加水,煮至米开花至汤未稠时,调入鸡内金粉,稍煮至粥稠时停火,再放入白糖。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注意事项】鸡内金煮粥入锅后,不宜久熬。一般和入粥中,稍煮一、二沸即可。 (6)鹌鹑山药党参 【组成】鹌鹑1只,党参25克,淮山药50克,盐少许。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治疗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症。 【用法用量】鹌鹑去毛及内脏肠杂,洗净,与党参、山药共煮至肉烂。 加少许盐调味,食肉饮汤。分2~3次食完。 【注意事项】鹌鹑宜选新鲜食用。 (7)蓬子猪肚 【组成】莲子(去芯)40粒,猪肚1个。
【功效】健脾益胃,补虚益气。适应于少食、消瘦、泄泻、水肿等症。 【用法用量】将水发莲实装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缝合后,放入盆内。将盛猪肚的盆放入锅内,隔水炖熟,捞出晾凉。然后将猪肚切成细丝,与莲实一起放入盘内。将麻油、盐、葱、姜、蒜等放入盘内与猪肚丝拌匀即成。老人经常食用,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莲子其性补而涩,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8)红杞活鱼 【组成】活鲫鱼3尾(750克),红杞15克,芫荽(香菜)15克,葱 10克,醋、黄酒、胡椒粉、姜末、盐、味精、麻油、猪油、奶汤、清汤各适量。 【功效】温中益气,健脾利湿。适应脾胃虚弱、饥而不食、精神倦怠等 症。 【用法用量】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用沸水略烫一下,在鱼身上划成十字花刀。芫荽切成段,葱切成细丝和葱粒。炒锅内放猪油,用武火烧熟,依次放胡椒粉、葱末、姜末,随后放清汤、奶汤、姜汁、黄酒、味精、盐,待汤烧沸后留用。另用锅放适量清水,烧沸后将鱼放入开水锅内烫约4分钟(使刀口翻起,并去腥味)。取出放入汤锅内。红杞用温水洗净下锅与鱼同煮,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20分钟,加葱丝、芫荽段、醋,很后淋上麻油即成。 【注意事项】鲫鱼与鸡肉、羊肉、狗肉、鹿肉同食易生热。阳盛的体质和素有内热者食之则不宜,易生热而生疮疡。 (9)山药(薯蓣)茯苓包子 【组成】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面粉1000克,白糖300克,猪油适量。 【功效】益脾胃,涩精气。适应脾胃不健、食少、消渴、尿频、遗精、遗尿等症。 【用法用量】山药粉、茯苓粉放入大碗内,加清水适量,浸泡成糊,上笼用武火蒸30分钟后取出。再加面粉(200克)、白糖、猪油(少许)调成馅。将余下的面粉加清水适量,揉成面团,再加发面揉匀,静置2、3小时,至面团发起后,放碱揉匀。然后分成若干小面团,放上馅心做成包子。将包子上笼,用武火蒸约15至20分钟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注意事项】高脂血症者用植物油代替猪油。 (10)人参淮药(薯蓣)糕 【组成】人参3克,淮药10克,莲实5克,白茯苓10克,芡实10克,糯米粉1000克,粳米粉1000克,白糖1000克。 【功效】健脾胃,补元气。适应脾胃虚弱、饮食不进等症。 【用法用量】人参、淮药、莲实(用温水泡后,去皮、去芯)、白茯苓、芡实压碎成药粉末。药粉末、糯米粉、粳米粉、白糖一起放入盆内,加清水适量揉成面团,制成糕状,上笼用武火蒸25至30分钟熟透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注意事项】食用时忌食萝卜、茶叶。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