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些父母,一上饭桌便是说不完的牢骚,不是张家长,就是李家短,甚至引起争论,结果发生口角,留下儿女们噤声看父母生气,他们会想“这样的家,有什么意思?”
更有些父母,利用吃饭的时候教训儿女,而且声色俱厉地把儿女过失细数出来,使儿女上饭桌如上刑场,没有温暖,食难下咽。’很后该专家的结论是:尽可能和儿女共进晚餐,利用此项机会,制造欢乐气氛,再作友善而婉转的劝诫。
在台湾的情形,因升学压力太大,在饭桌上逼问功课分数的情形,大有人在。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如果现在没有,希望将来会有。
情绪确能影响内分泌,减低食欲。这里可举出一项事例:假设有一个人正在兴高采烈吃饭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说他的亲人(父母或子女)遭受重大意外,则他的食欲会立刻没有了。再依据超心理学、潜意识及念力等暗示观点来看,经常在饭桌上责备压制子女,是非常不智之举;这时纵然准备了美好佳肴,也会减低它的营养价值。我知道一件实人实事,一位儿子对妈妈做的许多好菜,却因为妈妈的唠唠叨叨,以致食难下咽。
近年台湾有人提倡‘爸爸回家吃晚饭’,如果不是逼问功课,唠叨教训,当然很有意义,只是绩效如何?有待追踪。从实说来,一个人整天工作,已够劳累,那些将邀宴应酬视为公事,只不过是一项自欺欺人、积非胜是的借口而已。很多今天办不完的重要工作,不是都能等著明天办吗?为什么只有吃喝不能等到明天?仔细去想,应该不值一笑。
以上所叙,乃是近年的研究,其实,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圣人孔子就曾说过:‘食不语,寝不言。’直说为‘言’,论难曰‘语’。吃饭的时候,辩论困难问题都不可以,当然更不宜责骂训斥子女了!这些道理应该是明显的。因为以上的事,是十分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特别郑重提出,希望获得您的重视。不妨冷静的沉思一下,自己当子女的时候,有没有这项遭遇?到了作父母的时候,有没有这项毛病?
更严重的是,在当前升学竞争压力下,许多父母,不问子女天资性向、体力、却一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紧迫盯人,比饭桌上的问题,更严重得多,以致产生许多神经、精神问题,希望有人加以研究救救儿童,也救了父母、更和乐了社会。
编者注:这些资料是早就写好的,根据很近所知,这个问题,在有升学子女的家庭,比我想到的还要严重多多。而且与精神病患,罪案增加,或生命线的工作,都有关联,是否如此,希望社会学者,赐予指教。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