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将海螵蛸打碎,与茯苓共用纱布袋包扎。把乌骨鸡切成块,一起放入砂锅内,炖30分钟。去渣加入调料,分次服用。可饮汤食鸡肉。 (4)乌贼瘦肉汤 【组成】鲜乌贼鱼2只,瘦猪肉250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收敛止带。 【用法用量】将乌贼鱼、瘦肉洗净后,一起炖熟,加食盐调味。每日1次,连服5天为1疗程。 (5)白兰花猪瘦肉汤 【组成】鲜白兰花30克(干品10克),猪瘦肉150~200克。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补虚止带。 【用法用量】将猪瘦肉洗净后,与白兰花加清水适量煲汤,加食盐少许,饮汤食肉。 (6)棉花籽煲鸡蛋 【组成】棉花籽10克,鸡蛋2只。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愈带。 【用法用量】将棉花籽、鸡蛋加水2碗同煎。待蛋熟后去壳,再煎片刻,加白糖适量,饮服。 (7)白果鸡蛋 【组成】鸡蛋3只,白果仁9个。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止带。 【用法用量】将白果、鸡蛋加水共煮服。 (8)花生梅片泥 【组成】花生仁120克,梅片1克。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清热化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花生仁、梅片共捣烂如泥,分2日于早晨空腹时,用开水送服。 (9)白果冬瓜子汤 【组成】白果仁10粒,冬瓜子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白果仁、冬瓜子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温服。(10)白果豆浆 【组成】白果仁7枚,豆浆适量。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 【用法用量】将白果仁捣碎,用热豆浆冲服。 (11)白果鸡蛋 【组成】白果仁3枚,鸡蛋清1只。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 【用法用量】将白果仁研末,和鸡蛋清混匀煮熟。每日1~2次。 (12)白果莲肉汤 【组成】白果15克,莲肉15克,胡椒3克。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止带。 【用法用量】白果、莲肉、胡椒共水煎服。 (13)扁豆粥 【组成】干白扁豆20克(鲜白扁豆3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扁豆、粳米、红糖适量加水500毫升,同入砂锅内,用文火煮。粥稠味香,停火紧闷5~7分钟即可。每日2~3次,温服。 (14)扁豆花粥 【组成】干扁豆花10~15克,北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止带。 【用法用量】采取未完全开放的扁豆花晒干。先用粳米加水800毫升煮粥,加入扁豆花后改用慢火。亦可将扁豆花研粉调入,或用鲜扁豆花25克煮粥。 (15)苡仁粥 【组成】苡仁粉30克,陈粳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愈带。 【用法用量】先将生苡仁米洗净晒干,碾成细粉,与粳米加入水500毫升,同入砂锅内煮稀粥。每日早晚餐顿服,10天为1疗程。也可长服。 (16)薯蓣拔粥 【组成】鲜淮山药100~150克(或干品30~50克磨粉),面粉60克,葱、姜、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愈带。 【用法用量】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与面粉调入冷水中,煮为粥糊。将熟时加入葱、姜、红糖,稍煮即成。 (17)山药粥 【组成】山药30克,糯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止带。 【用法用量】山药刮去外皮,晒干,和糯米、砂糖适量同置砂锅内。加水1碗,文火煮。早晚空腹温服。 (18)健脾糕 【组成】党参150克,山药150克,莲子肉60克,茯苓80克,芡实60克,苡仁60克,炼蜜500克,白糖1250克,炒糯米1500克,炒粳米3500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渗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营养不良及妇女脾虚带下等症。 【用法用量】将以上各药与米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入蜜、白糖,加水和匀,蒸熟。切成条糕。每日清晨空腹酌食数条。药性平和宜长服。 2.肾虚型 (1)附子鹿茸鸡 【组成】附子15克,鹿茸5克,鸡肉100克。 【功能主治】补气血,温肾止带。 【用法用量】将附子、鹿茸、鸡肉一起加水适量,隔水蒸炖1小时左右。 加盐少许,即可饮汤食肉。每日1次,连服3~4周。 (2)芡实糯米鸡 【组成】芡实50克,莲子50克,乌骨鸡1只(约500克),糯米1000 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除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乌骨鸡去毛,剖腹去内脏,加入莲子、芡实、糯米于鸡
腹中,用线缝口,放在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水炖烂熟,加入调料即可。 分次酌量食用。连服10~15天。 (3)冰糖黄精根饮 【组成】鲜黄精根头100克,冰糖50克。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止带。适用于肾阴虚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将黄精根头洗净,加水2碗,煎至1碗。加入冰糖溶解后,去渣饮汤。每日1~2次,连服3天。 (4)桂附乌骨鸡蛋 【组成】肉桂3克,附子9克,乌骨鸡蛋1只。 【功能主治】补肾补血止带。 【用法用量】将肉桂、附子水煎后去渣,打入乌骨鸡蛋。熟后食蛋饮汁。 每日2次。 (5)韭菜根鸡蛋汤 【组成】韭菜根适量,鸡蛋1只。 【功能主治】补肾补血止带。 【用法用量】将韭菜根洗净水煎去渣,取汁,打入鸡蛋,加适量红糖服用。连服1周。 (6)鲫鱼鳞膏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 【用法用量】用鲫鱼鳞熬膏,每日2次,每次1~2匙,用温酒及开水化 服。 (7)芡实粥 【组成】芡实15~20克,粳米30克。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 【用法用量】芡实与麦麸炒至黄色后,同粳米置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每日早晚空腹各1次,温热服用。 (8)淡菜粥 【组成】淡菜5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 【用法用量】先将淡菜浸泡半日,烧开后掰去中间黑心,淘洗干净。与粳米加水800毫升,入油、盐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早晚2次,温热服用。 (9)韭菜粥 【组成】韭菜6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适用于肾阳虚白带。 【用法用量】先将粳米入砂锅加水800毫升,加入细盐少许煮粥。粥将熟时再加韭菜,稍煮片刻即可。每日2~3次,温热服用。 【注意事项】现煮现吃,阴虚内热、身有疮疡眼疾者不宜食用。 (10)韭子粥 【组成】韭子1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白带。 【用法用量】先将韭子用文火炒熟,和粳米、细盐少许一同放入砂锅内。 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成稠粥,即可食用。每日2次,温热服用。 【注意事项】现煮现吃。阴虚内热、身有疮疡眼疾者不宜食用。 (11)韭菜炒羊肝
【组成】鲜韭菜1000克,羊肝150克。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补肝明目。适用于带下、目昏夜盲。 【用法用量】将韭菜洗净切段,羊肝洗净切薄片,拌入适量调味品。铁锅炒熟菜油后下羊肝、韭菜,急炒至熟。佐餐食用。 (12)金樱子粥 【组成】金樱子10~15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 【用法用量】先将金樱子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粳米、水6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温热服用,5~7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感冒期间或发热病人暂勿服用。 (13)菟丝子粥 【组成】菟丝子6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 【用法用量】先将菟丝子研碎,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留汁。加入粳米,再加水800毫升、白糖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服,10天为1疗程。温热服用。也宜长期服用。 (14)莲子肉粥 【组成】莲子粉30克,糯米30克。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 【用法用量】先将莲子磨为细末,加入糯米、红糖适量,同入砂锅内煮沸。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若用鲜莲子煮粥更佳。每日早晚空腹服用。 【注意事项】凡有外感实热者不宜服用。 (15)芡实蒸老鸭 【组成】芡实200克,老鸭1只。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健脾除湿。适用于肾虚遗精带下、脾虚泻泄水肿等。 【用法用量】老鸭宰后去内脏,洗净血水。将芡实放入鸭腹内,炖至熟烂,加葱、姜、食盐、味精适量。佐餐食用。 (16)雀儿药粥 【组成】麻雀5只,覆盆子粉2克,菟丝子粉2克,五味子粉2克,枸杞子粉2克,粳米60克,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适用于带下不止、胎动不安、腰酸头晕目花。 【用法用量】将麻雀去毛及内脏,洗净后,用酒炒,然后与粳米一同煮粥。临熟时加入药末及调味品,煮至粥成。空腹服用。 (17)人参莲肉汤 【组成】白人参10克,莲子15枚,冰糖30克。 【功能主治】养心固肾,补气健脾。适用于肾虚遗精、尿频带下、脾虚食少、便溏及气虚乏力、虚汗等。 【用法用量】将白人参与去芯莲子肉放碗内,加水适量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置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左右。取出服用。 【注意事项】脾虚气滞或湿阻、食积所致的胸闷腹胀、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的病人,不宜服用。不要同时服食萝卜及茶叶。
(18)鹿角粥 【组成】鹿角粉5~10克,粳米30~60克。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适用于肾阳不足妇女带下崩漏。【用法用量】先将米煮成粥,米汤数沸后调入鹿角粉,另加食盐少许, 同煮为稀粥。1日分2次服。 【注意事项】素体有热、阴虚阳亢或阳虚而外感发热者均应忌用。本方适合在冬天服用。作用比较缓慢,应当小量久服,一般以10天为1疗程。 3.湿毒型 (1)鸡冠花冰糖饮 【组成】鸡冠花30克,金樱子20克,白果20克,冰糖2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鸡冠花、金樱子、白果加水3碗,煎至1碗,去渣。加入冰糖,待溶解后,稍温饮服。每日1次,连服3~5天。 (2)蚌肉煲鸡冠花 【组成】蚌肉200克,鸡冠花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带。适用于湿毒带下及血热崩漏之症。【用法用量】将鸡冠花加水煎至1碗半,加入鲜蚌肉煮沸至熟。再加调 料,可饮汤食蚌肉。每日1次,连服3~5天。 (3)鸡冠花藕汁汤 【组成】鸡冠花3朵,藕节250毫升。 【功能主治】清热养胃,清热利湿。 【用法用量】将红鸡冠花水煎后取汁去渣,加入藕汁。稍煮后,放红糖适量服用。每日2次。 (4)鸡冠花蛋汤 【组成】白鸡冠花60克,鸡蛋2只,葱、姜、麻油、盐、味精各适量,白糖少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带。适用于血热型崩漏、湿毒型白带。【用法用量】白鸡冠花洗净,水煎取汁去渣。入葱、姜、盐、糖、味精 烧开,调好味,将鸡蛋煮成荷包蛋。吃蛋喝汤。 (5)鸡冠花藕汁速溶饮 【组成】鲜白鸡冠花500克,鲜藕汁500毫升,白糖50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带。主治妇女滴虫、阴道炎、白带、阴痒等症。久服方效。 【用法用量】将鸡冠花洗净,加清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汁1次,共取汁3次。合并煎汁,用文火浓缩。再把鲜藕汁放入鸡冠花浓缩汁内,搅匀,再煮煎至稠粘时,待温。拌入白糖,吸净煎汁,拌匀晾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20克,开水冲服,1日3次。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忌食。 (6)鸡冠花饮 【组成】白鸡冠花末9克。 【功能主治】清热止带。 【用法用量】将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日空腹用酒送服。赤带用红鸡冠 花。 (7)鸡冠花螵蛸扁豆花汤
【组成】鸡冠花15克,海螵蛸12克,白扁豆花6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带。适用于功能性子官出血、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鸡冠花、海螵蛸、白扁豆花共水煎服。 (8)车前草猪肚汤 【组成】鲜车前草60~90克(干品20~30克),猪小肚20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带。适用于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将车前草、猪小肚洗净。把猪小肚切成块,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用。 (9)车前子煲猪膀胱 【组成】车前子20克,猪膀胱1个。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扎口,放入洗净猪膀胱内,用线扎口。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1小时,去渣。加调料即可饮汤食肉。每日1次,连服3天。 (10)车前子粥 【组成】车前子10~15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入砂锅内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车前子,加粳米,加水4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2次,温热服用。 (11)泽泻粥 【组成】泽泻粉1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带。 【用法用量】将泽泻晒干研粉。先用粳米加水500毫升煮粥;待米开花后,调入泽泻粉,改用文火,稍煮沸片刻即可。每日2次,温热服,3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本粥治疗湿热带下,也能消利水肿,只能短暂服用或间断服用,不宜长服。用于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则可长时间服用。 (12)马齿鸡蛋 【组成】鲜马齿觅适量,鸡蛋清3个。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止带。 【用法用量】鲜马齿苋适量洗净,加水适量,与鸡蛋清炖熟食用。每日2次。 (13)猕猴桃根炖猪肠 【组成】猕猴桃根30克,猪大肠1段(30~40厘米),大枣10枚。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活血利尿。适用于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将猪大肠用盐擦洗干净,切段。猕猴桃根洗净切成小片,装入猪肠内。将猪肠放入砂锅,加入大枣、葱、姜、盐、黄酒、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3个小时左右。至大肠熟透,加入味精调味。吃猪肠、枣、喝汤,去葱、姜、药渣。 (14)猕猴桃苧麻根汤 【组成】猕猴桃干根50~60克,苧麻根40~60克。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2次。 (15)白茄花上茯苓汤
【组成】白茄花15克,土茯苓30克。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 【用法用量】白茄花、土茯苓同水煎服。 (16)冬瓜子汤 【组成】冬瓜子15克。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 【用法用量】①冬瓜子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②冬瓜子120克,焙黄为末。每次15克,用米汤送服。 (17)米酒蚌肉 【组成】蚌肉150克,米酒2~3汤匙,姜汁1汤匙。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通利血脉,御寒气。 【用法用量】先将蚌肉洗净,用花生油适量下锅。待油煎香后再放入蚌肉,然后加入米酒,并加入姜汁,加清水适量同煮。加食盐少许调味食用。 (18)芹菜粥 【组成】鲜芹菜60克,粳米50~100克。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 【用法用量】将芹菜洗净,加粳米及适量水煮粥。每日早晚餐时,温热服用。现煮现吃,需久服。 (19)向日葵红糖饮 【组成】干向日葵茎30克。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湿热解毒,适用于白带。 【用法用量】将向日葵茎切碎水煎煮,加入红糖适量服用。 (20)青葙花炖瘦肉 【组成】白青葙花60克,猪瘦肉100克。 【功能主治】清肝凉血。适用于湿热白带,止血。 【用法用量】将青葙花炖猪瘦肉,服汤食肉。 【注意事项】青光眼患者及眼瞳散大者忌服。 (21)杜鹃花煮猪脚爪 【组成】白杜鹃花25克(干),猪脚爪2只。 【功能主治】补肺健脾,化湿浊,和血调经。适用于妇女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等症。 【用法用量】将猪脚爪洗净,剁成两半,入开水永过洗净。在锅内放鸡汤、猪脚爪、盐、葱、姜、料酒、酱油,烧沸后改用小火煮。待猪脚爪煮烂时,将洗净切成粗丝的杜鹃花入锅,用勺边搅边撒下。 放入味精,调好口味即能眼用。分顿服,吃猪脚爪,喝汤。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