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藕粉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适用于虚损失血。 【用法用量】沸水冲,调糖服。 (4)血余藕片饮 【组成】血余炭75克,干藕片1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鼻血、牙龈出血及紫癜等各类出血症。有出血倾向者亦可预防出血。 【用法用量】加水适量,煎煮血余炭、干藕片2次,每次1小时。将2次煎液合并过滤,文火浓缩至100毫升。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重症每次15~20毫升,日服3~4次。必要时每4小时服1次,直至出血停止。 (5)鸡冠花炖猪肺 【组成】鲜鸡冠花15~25克,猪肺适量(不可灌水)。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适用于吐血、咳血、崩漏、带下,血淋、痔疮出血等症。 【用法用量】将鸡冠花和猪肺炖服。 (6)蚌肉煲鸡冠花参见“白带异常的食疗”。 (7)鸡冠花螵蛸扁豆花汤参见“白带异常的食疗”。 (8)芹菜鸡蛋 【组成】鲜芹菜30克,鲜卷柏30克(干品15克),鸡蛋2只。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有调经止血功效。 【用法用量】鸡蛋煮熟后去壳,置砂锅内,放入芹菜、卷柏,再加清水,浸没药面。煮熟后去药渣,吃蛋饮汤。每日1剂,连服2~3剂。 (9)荸荠末 【组成】荸荠数个。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 【用法用量】按年龄取荸荠,1岁1个,烧存性研成末,用酒送服。 (10)地黄粥 【组成】鲜生地15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取鲜生地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先用粳米、冰糖适量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后,将生地黄汁冲入,改文火煮沸即可。每日2~3次,稍温服食。 【注意事项】地黄粥属清热凉血药粥,不宜长期食用。忌葱白、薤白及萝卜。凡脾胃虚寒、大便糖薄及阳虚者忌食。 (11)青葙花炖瘦肉参见“白带异常的食疗”。 (12)芙蓉蓬壳汤 【组成】芙蓉花3克,莲蓬壳3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将芙蓉,莲蓬壳研末,用米汤送下。 (13)芙蓉花汤 【组成】芙蓉花9~30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适用于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水煎服。 (14)扶桑鸡冠花汤
【组成】扶桑根、红鸡冠花各20~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水煎服。 (15)扶桑花酿雪梨 【组成】扶桑花6朵,大雪梨6个,糯米100克,干莲子30克,瓜条100克,白糖300克,白矾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生津润燥,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扶桑花洗净泡入清水中,糯米蒸成米饭。梨去皮,由蒂把处切下一段,用咖啡勺挖出梨的首核,浸没在白矾水内,以免变色。将梨用开水烫一下,糯米饭、莲子、瓜条加入糖100克和匀,装入各个梨内,盖上梨把,放入大碗中,沸水旺火上笼蒸熟。扶桑花捞出水,亦放入碗中蒸。然后烧开600克清水,下入白糖200克溶比。将糖水浇在梨和扶桑花上面,即可食用。 (16)藕节汤 【组成】藕节5~6个或莲蓬3~4个,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将藕节劈碎(或莲蓬),加红糖水煎服。 (17)莲房茅根汤 【组成】莲房炭、荆芥炭、丹皮各9克,小蓟12克,白茅根30克。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适用于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以上5品水煎服。 2.虚热型 (1)黑木耳煲红枣 【组成】黑木耳30克,红枣30枚。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运用于血淋、崩漏,亦可治疗痔疮出血及肠风出血。 【用法用量】将黑木耳、红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炖30分钟。 每日1~2次,连服7天。 (2)木耳生地血余饮 【组成】木耳10克,血余炭1克,生地30克,红糖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将木耳炒见烟,研末。生地、红糖加水2碗,煎成1碗,冲木耳炭、血余炭。顿服,1日2次,连服3天。 (3)黑木耳红糖饮 【组成】黑木耳末3~6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将黑木耳焙干,研成细末。每日2次,用红糖水送服。 (4)白木耳饮 【组成】白木耳5~10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白木耳隔水炖,或放锅上蒸。至膨胀并炖烂后加适量冰糖。 每日2~3次。 (5)荷叶粥 【组成】鲜荷叶一张,北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 【用法用量】取鲜荷叶切细,煎取浓汁约150毫升,去渣。加入北粳米、冰糖适量,加水500毫升,煮米开。汤稠时调入荷叶末,改文火再煮数沸即可。每日2次,稍温服用,夏令尤宜。 【注意事项】荷叶气香易于挥发,不宜久煮。 (6)荷花炒青鱼片 【组成】鲜白荷花1~2朵,净鲜青鱼肉250~300克。 【功能主治】补气化湿,清热止血。适用于暑湿泄泻、便血、崩漏、浮肿、湿痺、下肢肿痛等症。 【用法用量】白荷花洗净,取下花、瓣、蕊,放在盘内。青鱼片顺丝切成肉丝,加入精盐、味精、料酒、鸡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把鸡汤、精盐、料酒、白胡椒面、白糖、湿淀粉放入碗中,兑成芡汁,将鱼片逐片放入油锅内滑透。另将葱、姜、蒜片炒出香味后,倒入鱼片和兑好的芡汁,再倒入荷花瓣、蕊,翻炒几下即可。 (7)龟胶饮 【组成】龟胶。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之崩漏、淋带及血虚病症。【用法用量】用肉汤、开水或酒冲龟胶,适量,溶化后即可服用。每天 清晨空腹服用。连服3~5天。 3.脾虚型 (1)参芪鸽汤 【组成】西洋参3~6克,乳鸽1只,黄芪15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升阳摄血。适用于脾虚引起的崩漏及肺虚引起的咳嗽失血等症。 【用法用量】将乳鸽去毛去内脏(不必清除腹腔内余血),加入参片、黄芪,加水适量,隔水蒸炖1小时。加盐少许即可食用。 (2)黄芪淮山粥 【组成】黄芪30克,淮山药5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本方加猪瘦肉、鸡内金效果更佳。 【用法用量】将黄芪、淮山药、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烂熟,再加佐料即可服用。 (3)百草霜红糖饮 【组成】百草霜20~30克,红糖100克。 【功能主治】温中止血。对吐血、便血均有效果。 【用法用量】将百草霜加水2碗,煎至1碗半。加红糖煎片刻,去渣取汁。分2次服,每日2次,连服3天。 (4)花生衣红枣汁 【组成】花生米60~90克,红枣30~50克。 【功能主治】补血止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失血及血虚,肿瘤经放疗、化疗后血象异常等症。 【用法用量】将花生米放在温水里浸泡半小时,去皮。红枣洗净后温水泡胀。以浸药之水煎煮花生衣及红枣半小时。去花生衣,加适当红糖,饮汁并吃枣。1日1剂,分3次服。 (5)龙骨粥
【组成】煅龙骨30克,糯米100克。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 【用法用量】将煅龙骨捣碎,入砂锅内,加水200毫升,煎1小时,澄清去渣取汁。入糯米,再加水600毫升左右,红糖适量,煮成稀稠粥。早晚空腹温热食用,5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湿热症不宜服用。 (6)红枣汤 【组成】红枣20~30枚。 【功能主治】养血止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7)龙眼红枣汤 【组成】龙眼肉15~30克,大枣15克。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止血。 【用法用量】将龙眼肉、红枣炖服。 (8)龙眼膏 【组成】龙眼肉。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止血。 【用法用量】龙眼膏1汤匙,用开水冲服。 (9)乌梅红糖饮 【组成】乌梅15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 【用法用量】将乌梅、红糖加水800毫升左右煎煮,去渣饮用。 (10)荠菜汤 【组成】荠菜30克。 【功能主治】止血利尿,降血压。运用于产后出血、月经过多、崩漏、吐血、咳血、鼻血、齿龈出血,便血、血淋、高血压等。 【用法用量】荠菜烧汤服用。 4.肾阴虚型 (1)牡蛎肉汤 【组成】鲜牡蛎肉250克,猪瘦肉10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养血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月经过多、淋沥不尽及虚劳盗汗、产后盗汗等。 【用法用量】将猪瘦肉切片,与牡蛎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至熟。再加调料。饮汤食肉。 (2)冻猪皮胶 【组成】猪皮胶1000克,黄酒250毫升,红糖250克。 【功能主治】养血滋阴止血。 【用法用量】将猪皮去毛,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炖至稠粘状,加黄酒、红糖调匀,停火,冷藏备用。每次20毫升,1日3次。 (3)甲鱼虫草汤 【组成】甲鱼1只(约500克),冬虫夏草20克,藕节5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冲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引起的月经过多等 症。 【用法用量】将甲鱼剖腹去头及内脏,切块。与冬虫夏草、鲜藕节一起
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1小时。加入调料即可饮汤食肉。 (4)萸肉粥 【组成】山萸肉15克,糯米50克。 【功能主治】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用法用量】取山萸肉、糯米、红糖适量,同入砂锅,加水450毫升,用文火煮粥。每日早晚空腹服1次,10天为1疗程。 (5)首乌粥 【组成】何首乌20~30克,粳米50克,红枣2枚。 【功能主治】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用法用量】先将何首乌洗净晒干,研为细粉。将粳米、红枣、适量白糖再加水500毫升,放入砂锅。先煮成稀粥,然后加入首乌粉轻轻搅匀,用文火烧至数滚。粥稠停火,焖5分钟,每日早晚餐,温热服用。 【注意事项】大便溏泄及痰湿偏盛者忌服。忌与猪、羊肉、无鳞鱼、萝卜、葱、蒜等同用。忌用铁锅煮粥。 5.肾阳虚型 (1)鹿茸散 【组成】鹿茸15克(焙干)。 【功能主治】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用法用量】将鹿茸焙干成黄色存性研末,用器皿密封备用。每次2~3克,用黄酒冲服。每日1次,重症2次,连服5天。 (2)归地烧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干姜10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中暖下。适用于脾肾阳虚、下元虚冷、冲任不固引起的崩漏及产后体虚,血虚诸症。 【用法用量】将羊肉切块,放入砂锅内,加生地、当归、干姜及酱油、米酒、糖适量,用文火红烧熟透。分次食用。 (3)参附鸡 【组成】附片20克,人参6克,鸡肉100克。 【功能主治】温肾固冲,补气摄血。适用于肾阳虚衰、冲任失固引起之崩中、漏下及肾阳虚引起的腰酸、膝软、阳痿早泄。 【用法用量】将鸡肉切成块,人参切片,与附片一起隔水蒸炖1小时。 加盐少许,即可食用。 6.血瘀型 (1)田七鸡 【组成】田七10克,鸡肉20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止崩。适用于瘀阻引起之血崩、淋沥不尽。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亦可服用。 【用法用量】将田七打碎,与鸡肉一起加水适量,隔水蒸炖1小时。加盐少许,即可饮汤食肉。 (2)云南白药 【组成】云南白药3克,白酒适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止血。 【用法用量】将云南白药冲酒适量,顿服。每日1次,连服3天。 (3)藕汁田七羹
【组成】田七粉3~5克,藕汁50毫升,鸡蛋1只。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凉血止血。适用于瘀热引起的月经过多及吐血、便血、衄血等症。 【用法用量】藕汁加水适量,与田七粉及鸡蛋一起调匀,煮沸,加调料,即可饮用。 (4)三七鸡蛋 【组成】三七末3克,藕汁1小杯,鸡蛋1只,陈酒半小杯。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补益气血。适用于月经过多、淋沥不尽、吐血、咳血等多种失血证。 【用法用量】将鸡蛋打开,与三七末、藕汁、陈酒和匀,隔水炖熟食用。 每日1~2次。 【注意事项】本方药性偏温,失血初起,邪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5)益母草煮鸡蛋 【组成】益母草15~30克,鸡蛋2只,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适用于瘀血所致的月经过多及淋沥不尽。 【用法用量】将益母草与鸡蛋放入适量水中同煮。待鸡蛋刚熟时,剥去外壳,加入红糖,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6)玫瑰鸡冠花汤 【组成】玫瑰花根9克,鸡冠花9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行血破瘀。 【用法用量】将玫瑰花根、鸡冠花水煎去渣,加红糖适量饮服。1日2~3次。 (7)炸白茶花 【组成】鲜白茶花40朵,鸡蛋6只,淀粉140克,白糖60~80克,植物油1000克。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适用于月经过多或淋沥不尽。 【用法用量】将白茶花去花萼,洗净,仍保持花形。取蛋清、白糖、淀粉及清水50克放入碗中,搅匀成蛋清糊。将白茶花裹上蛋清糊逐个依次入油锅,中火炸。当白茶花炸至浅黄色时,即可捞出食用。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