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过饱损健康 很新医学科学研究表明,经常与中老年人相伴的糖尿病、冠心病,除了环境、生理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外,晚餐过饱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点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晚餐过饱为何易诱发糖尿病呢?这是因为人过中年,机体处理糖的能力会逐渐下降,表现为糖耐量降低,即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越来越明显。人体实验发现,如口服葡萄糖50克,服后1小时的血糖,从20—30岁以上每10岁增加约8—14毫克/升,平均约10毫克。某医院测269例40岁以上正常人的糖耐量(服葡萄糖100克),观察到年龄每增加10岁,空腹血糖增加1毫克,服糖后半小时峰值增加8毫克。这种现象说明人过中年后,内脏的某些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动物及人体实验还发现,热量集中在晚餐的进餐方式,会加速糖耐量降低,更易诱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了这种现象:据上海市10万人糖尿病普查结果,在40岁以前,糖尿病少见,40岁以后患病率急剧上升,几乎每增加10岁,发病率就增加10%左右。普查中还发现,市民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民。 医学家通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还发现,进餐次数和进餐时间对血清胆固醇水平有很大影响,多餐次可使血清胆固醇维持较低水平。同样量的含胆固醇食物,分8次进餐,血清胆固醇水平比分3次进餐低;6次餐比1次餐更低。而不少中年以上的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全家团聚,餐桌上肉、鱼、禽、蛋等样样俱全,一日三餐的热量70%集中在晚餐,使血脂猛然升高,加上晚上睡觉后人的血液流速明显减慢,因此大量血脂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易造成血管硬化而引发冠心病。此外,晚餐进食的质优量多的食物刺激肝脏制造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这两种脂蛋白会把过多的血清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促使动脉硬化,是诱发冠心病的又一原因。 总之,大部热量集中在晚上供给,已被公认为许多疾病的诱因。饱食即卧生百病,是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的事实。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提倡满足早餐,吃好中餐,节制晚餐,确实是一项重要的保健措施。 (郑滨)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