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恶心呕吐


恶心与呕吐都是一种反射动作,通过这种反射动作,可将胃内容物吐出。有胃内容物排出叫呕吐,无胃内容物排出称为恶心。恶心和呕吐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但多数两者相伴发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除习惯性或称神经性呕吐外,其它并不多见。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如持续不止,可吐出胆汁或肠液。恶心呕吐有中枢性、反射性之分,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急性肝、胆、胰炎症,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各种颅内压增高性疾病(如脑震荡、脑膜炎、脑肿瘤等),药物中毒,晕动病,妊娠,尿毒症等。因此,对恶心呕吐要及时诊治,以免发生意外。现场处理如下: 1.发生呕吐时,病人宜取半坐位或侧卧位,切不可仰卧,以免呕吐物被吸入气管,造成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吐后要及时用温水漱口,以免呕吐物留在口腔内产生异味。小儿呕吐时,可用手拍打其背部,防止呕吐物误入其气管。呕吐发作时暂不要吃东西,待1~2小时后如不再吐,可喝点果汁、豆浆或牛奶等,以后逐渐给予半流饮食,如稀饭、面条等清淡食物。剧烈恶心呕吐时,在没有弄清原因之前,应暂禁饮食,以免贻误治疗。 2.中药疗法 (1)成药:■香正气丸或■香正气水,适合于胃肠型感冒、中暑后的恶心呕吐;姜枣冲剂、香砂六君子丸对恶心呕吐也有一定的疗效,可酌情选用。 (2)白茯苓、姜半夏、陈皮、苍术、厚朴各10克,藿香2.5克,砂仁 1.5克,乌梅3个,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作用。 (3)单验方:①生姜洗净切细捣汁涂舌尖,或生姜汁少许口服,或煮生姜红糖水服,均有治恶心呕吐作用。②陈皮9克煎汤,加姜汁服。③乌梅12克,加冰糖15克,水煎服。④灶心土30克加炒食盐少许,共研末,以滚开米汤水冲后,待稍温,热饮。⑤明矾3克,泡开水,分2次服。⑥鲜生姜汁半匙,芦根汁3匙,炖温服。⑦藿香、竹茹、生姜各7克,水煎服。⑧白萝卜叶洗净捣烂取汁,开水送服。⑨生姜、半夏各7克,水煎服。以上各方均有治恶心呕吐的作用,可酌情选用。
3.针刺疗法 (1)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有减轻恶心呕吐作用。 (2)针上脘、内关、公孙(见图616)或脾俞、胃俞、中脘,有治神经性呕吐作用。 4.西药疗法如有条件者,对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可口服普鲁苯辛,每次图616公孙穴15~30毫克,1日3次,饭前服;妊娠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口服维生素B6,每次20毫克,1~3次。呕吐剧烈者,可选用阿托品、胃复安、奋乃静或镇静药等,综合对症处理,必要时可用阿托品或胃复安加氯丙嗪肌肉注射。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急性腹泻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