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解毒;敛疮;止血;利气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
【科属分类】橄榄科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有栽培。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1]
性味
《纲目》:'甘涩,温,无毒。'
功用主治
消诸鱼骨鲠,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 ①《纲目》:'磨汁服治诸鱼骨鲠,及食鲙成积,又治小儿痘疮倒黡。烧研服之治下血。'
②《本草备要》:'烧灰,敷疰疳。'
③《本经逢原》:'灰末,敷金疮无瘢。生核磨水,搽瘢渐灭。'
④《本草再新》:'治肝胃气,疝气,消疽瘤。'
⑤《岭南采药录》:'磨碎涂眼,去眼膜。'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