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阿廖欣于 1899 年 11 月 1 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象棋之家。七岁的阿廖欣在母亲的诱导下开始学下棋。他自己说“我从七岁学棋,从十二岁正式开始下棋,当时我感到心存一种追求,对国际象棋爱不释手。在当上象棋大师后,更逼得我探索棋理,追求搏杀。” 1914 年在彼得堡举行国际象棋大师循环赛中,在有拉斯克、卡帕布兰卡、鲁宾斯坦、塔拉什、马歇尔、雅诺夫斯基等著名棋手参加的角逐中,他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仅排在两个世界冠军拉斯克和卡帕布兰卡之后。从此,他一直活跃在国际象棋舞台上。从 1921 年到 1927 年间他共参加二十二次循环赛,其中十三次获头奖,六次名列第六。凡是与阿廖欣交过手的棋手,无不对他的精确算度,大胆想象,细腻的鉴别力,丰富的理论知识表示惊赞。1925 年在伦敦的棋赛中,几乎又聚集所有世界象棋高手,如:拉斯克、卡帕布兰卡等,阿廖欣以不败的记录获得了头奖。1927 年 9 月 16 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他与卡帕布兰卡进行了长达二个半月,三十四局规定赛,很后阿廖欣以六胜三负平二十五局的成绩,获得世界冠军的称号。
在他夺取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后,仍一如既往,不放松对象棋艺术般的追求。他曾说“象棋是一种艺术,所以应当象对待艺术一样去对待象棋”。1935年他输给了荷兰的特级大师马克斯·尤伟丢掉了国际象棋王位,但在两年后的回敬赛,重新夺回了属于他的世界冠军。1946 年 3 月 25 日在里斯本附近的一个小镇子,阿廖欣在摆好棋子的棋盘旁猝然去世了。他是头带国际象棋王冠离去的,国际象棋界失去了冠军。他一生参加国际循环赛和对抗赛下过一千多盘对局,算是他留给后人的遗产吧。阿廖欣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1933年阿廖欣到过中国上海,同中国棋王谢侠逊有面交,对中国国际象棋的普及和交流作出了贡献。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