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研究怎样用电动机提升重锤、用电动机为发条上弦的时候,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既然交流电动机在电源稳定时转速是稳定的,造一台这样的交流电动机不就是一座钟吗? 1914年,美国人华林开始研究制造专门用于钟表的微型电动机,1918年第一台交流电钟研制成功。这种电钟主要是一部转速稳定的微型电动机,由电动机带动一系列的齿轮变速装置,很后驱使表针指示时间。这种电钟只有在电源十分稳定时才走得准确,电源有了波动,它就会闹脾气。尽管如此,电钟的出现在钟表史上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件:它既取消了发条,又没有用摆。从发明思路上说,华林等人的研究为后人研究电子钟表开辟了道路。 1955年,有人大胆地对机械手表进行了一次改革:取消发条,让电池来当动力。电走进了手表,出现了“电手表”。 后来,人们又在电手表的基础上,在手表里加进去一些晶体管等电子元件,仍然用摆轮游丝来计量时间,这就是“摆轮游丝式电子手表”,它诞生于钟表之国瑞士。 摆轮游丝式电子手表由于取消了力气不均匀的发条,用了频率很高的快摆,走起来就准多了,走上一天也差不了1~5秒钟。 这段历史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思考:能不能用灵巧的电子线路来代替机械手表里的全部机械呢?能不能造出频率更高的“摆”呢? 顺便说一点,用电当动力是钟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进展。1992年5月,日本造出了一架巨大的太阳能钟,这架钟的动力就是由太阳能电池板带动的电动机。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