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尿血的食疗

尿血又称溺血、溲血,或小便出血。主要是指血随尿而出,或尿中夹有血块,或尿出全为血液,但无尿道疼痛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尿痛。如若尿血兼小便滴淋涩痛者,是为血淋病,不属本篇之范围。尿血是一个以症状为名的病证。古代的尿血一般指肉眼血尿而言,现在对于出血量微,尿色无显著异常,需用显微镜才能查出的血尿,也包括在尿血中进行辨证论治。尿血多见于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由于细菌和病毒对肾脏血管的侵害,几乎所有患者均可出现血尿,肉眼的血尿出现率可达40%左右。其他诸如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泌尿系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损害等疾病,均可出现血尿证。 由于尿血的发病部位在下焦,因此中医认为热毒蓄积于肾和膀胱,损伤血络为其主要发病机理。常见的原因有外邪风热侵犯人体,由表入里,内壅于下焦,肾及膀胱之血络受损,以致血溢水道而致血尿。或由于平素思虑过度,情志内伤;或因禀赋不足,房劳失节,肾阴耗损,水不济火,致阴虚火旺,相火妄动,窜扰的伤血络则血随尿出。此外,尚有大病或久病之后,中气不足,脾阳虚惫,累及肾脏、脾肾两虚,气虚统摄血液无力,以至血无所主,溢于脉外而成斯症。由此可见,尿血的发生,主要有实热、虚热以及气虚三大因素,因此临床辨证施治主要以清泻实热、滋阴清热和补气摄血为治疗原则。患者的膳食亦应先辨别虚证和实证,采用虚则补之、实者泻之的食疗原则。根据血有“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的特性,如尿血属实热者,饮食宜用寒凉之品,如小米、赤小豆、绿豆一类,以及新鲜清凉的水果如西瓜、梨等;若尿血偏虚寒者,则宜食性平或稍偏温的食品,如花生、薯类、红枣以及葡萄、柿子等,亦可适当吃些禽畜之类补品。在食物的制作加工中,多用蒸、煮、炖的方法,尽量少用煎、炸、熏、烤等法,以免助燥增热,妨碍身体的调养与康复。此外应尽量忌吸烟酒一类温热辛燥之物,以免加重病情。为使患者更好合理地安排膳食,提高食疗效果,兹将各类型的尿血症候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下焦实热型:尿血,血色鲜红,小便黄赤灼热,同时伴见发热口渴,心烦面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来弦数。 阴虚火旺型:小便色赤带血,小便短少,头晕目眩,颧红潮热,五心烦热,口渴失眠,腰膝酸软,大便于秘,舌红少苔,脉来细数。 脾肾两虚型:小便频数带血,反复缠绵,血色淡红,精神困顿,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腰酸膝软,不思饮食,舌质淡,脉沉细而弱。 辨证食疗: 下焦实热型 (1)凤尾米泔汤 【组成】凤尾草30克(鲜品60克),淘米水(第二次的)3碗,食盐少许。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利尿。适用于下焦热盛之尿血、尿急、尿痛等症。 【用法用量】凤尾草加入淘米水,煎至1碗半时,入食盐调匀。随时饮 吸。
(2)葡萄藕蜜膏 【组成】生地200克,葡萄汁250克,鲜藕汁250克,蜂蜜150克。【功能主治】和中养血,清热凉血。适用于下焦热郁之尿血、尿急、尿 痛、小便赤黄热等症。 【用法用量】生地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后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共煎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稠粘时,加葡萄汁和鲜藕汁,煎熬成膏状,入蜂蜜沸后即可待冷装瓶备用。每服1匙,日用2次,沸水冲化顿饮用。 (3)马齿苋藕汁 【组成】鲜马齿苋、鲜藕等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下焦热郁之尿血、便血等疾病。【用法用量】以上2味分别绞汁共调匀。日饮2次,每服60克,以米汤 送下。 (4)白茅花蘑菇煨氽猪鼻 【组成】猪鼻一个,白茅花25克,蘑菇50克,荠菜30克,葱丝、盐、黄酒、酱油、味精、胡椒粉、醋、清汤、芝麻油各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定痛。适用于吐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高血压等症。 【用法用量】将猪鼻洗净,去杂毛和鼻孔内污物,切成长4厘米、宽1.2厘米柳叶形薄片。放入开水锅内氽透捞出,放入碗内,用酱油、葱丝、芝麻油腌拌2分钟。嫩白茅花去梗洗净。将荠菜择洗干净,放开水锅内来一下捞出切段。蘑菇洗净去根,切成厚3毫米的片。锅烧热,加入清汤、盐、味精,烧开后放入猪鼻肉片、蘑菇、白茅花、荠菜,烧熟后捞出放入碗内。将锅汤烧开,撇去浮沫,加醋、胡椒粉、芝麻油,冲入碗内即成。 (5)三丝芹菜 【组成】白芹500克,笋100克,水发冬菇100克,香干2块,姜末0.5克,精盐10克,白糖、料酒各0.5克,味精1克,芝麻油15克,熟花生油 25克。 【功能主治】祛风降压,清热利尿,止血。适用于高血压头痛、糖尿病、 尿黄、尿血等症。 【用法用量】白芹去叶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在沸水锅中一氽即捞起,摊开冷却。把冬菇、笋、香干切成火柴梗状的丝,投入沸水中内永熟,捞起,沥干水分。倒入熟花生油拌和,然后和白芹及以上调味品再次拌和,很后淋上芝麻油即成。 (6)荠菜鸡蛋汤 【组成】鲜荠菜240克(干品30克),鸡蛋1只,盐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适用于血尿、肾结核。 【用法用量】鲜荠菜240克(干品320克),水3碗于瓦锅中煎煮成1碗汁。打入鸡蛋1只,煮熟,加食盐少许,将菜、蛋、汤一起吃下。轻症每日1次,重症2次。 (7)灯心草柿饼汤 【组成】灯心草6克,柿饼2个。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适用于血尿。 【用法用量】灯心草、柿饼入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
2次,温热服食。 阴虚火旺型 (1)车前旱莲汤 【组成】车前草30克,旱莲草3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利尿。适用于阴虚火炎之尿血、热淋等病。 【用法用量】上2味水煎服。 (2)龟版汤 【组成】龟版(醋炙)15克,熟地18克,丹皮10克,茅根12克,阿胶6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补血。适用于久病尿血、腰膝酸软等阴虚血热症。 【用法用量】龟版先煎,后入熟地、丹皮、茅根,去渣取汁,冲入烊化阿胶后饮服。1剂分2次服。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3)葡萄根汤 【组成】葡萄根6克,白糖6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利水凉血。适用于尿血及热淋等阴虚之病。 【用法用量】葡萄根水煎取汁,入白糖调服。 (4)柿饼木耳羹 【组成】柿饼50克,木耳10克,白糖、淀粉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止血。适用于尿血及各种血症。 【用法用量】柿饼切丁,与木耳共入锅,加水煮20分钟,加糖,用淀粉勾芡。每日2次,佐膳。 (5)生地膏 【组成】鲜藕汁、葡萄汁各250毫升,生地20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利尿止血。适用于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用法用量】先将生地洗净浸泡发透,再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 次,共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粘时,掺入藕汁、葡萄汁,继续熬成膏状。加入1倍量的蜂蜜,至沸停火,装瓶。每次1汤匙,沸水冲饮,每日2次。 (6)槐花芝麻肉饼 【组成】鲜嫩槐花500克,干淀粉250克,豆腐150克,猪肉100克,精盐、味精、鸡蛋、葱、姜、熟芝麻、花生油各适量。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清肝益肾,凉血止血。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消渴羸瘦、眩晕腰痛、一切出血等症。 【用法用量】将鲜槐花洗干净,沥去水,切成碎末。猪肉剁成肉碎末。连同豆腐放在盆内,加入葱、姜末、味精、精盐、鸡蛋、干淀粉面调成馅。把芝麻淘洗干净用锅炒熟,放入盘内,再将槐花馅挤成丸子在芝麻盘里粘上一层芝麻,按成圆饼。把炒锅烧热,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熟时,将槐花圆饼逐个投入油锅。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沥去油,整齐地摆在盘内即可食用。 脾肾两虚型 (1)参芪胶蓟汤 【组成】党参12克,黄芪12克。阿胶9克,大、小蓟各30克。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凉血止血。适用于脾肾不足而以脾虚为主之血 尿。 【用法用量】党参,黄芪、大、小蓟水煎取汁,入阿胶溶化即可。饮服,每日1剂,分2次煎服。 (2)荠菜粥 【组成】鲜荠菜150克(干品90克),粳米60~90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血止血。适用于脾肾虚损之尿血、便血、水肿等病。 【用法用量】鲜荠菜洗净切碎,同粳米同煮成粥饮服。 (3)乌豆芝麻饭 【组成】黑豆25克,黑芝麻10克,淮山药25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适用于脾肾两虚、精血不固之尿血 病。 【用法用量】将上述4味共入瓷碗中,加水适量,置于蒸锅中蒸熟,即可食用。 (4)核桃糖蘸 【组成】核桃仁500克,白糖500克,麻油适量。 【功能主治】益脾肾,补虚损,生津止血。适用于腰痛、尿血等病。【用法用量】白糖放在铝锅内,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用铲挑起成丝 状,不粘手为度。趁热加入用麻油炸酥的核桃仁,调匀,倒在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再将糖压平。稍冷划切成小块,随时食用。 (5)荷花黄瓜炒肉片 【组成】鲜荷花3朵,瘦猪肉300克,黄瓜皮30克,精盐、味精、白胡椒面、料酒、猪油、鸡蛋清、湿淀粉、鸡汤、姜片、葱片、白糖等各适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滋养脏腑,清热利水,解毒祛湿,止血。适用于脾肾两虚之一切出血症。 【用法用量】将荷花洗净,摘下花瓣、花蕊,放入盘内。鲜嫩黄瓜去瓤留皮肉,切成斜刀片。瘦猪肉洗净片开,片成抹刀薄片,放入碗内,加少精盐、味精、白糖、鸡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将鸡汤、味精、白胡椒面、料酒、精盐、湿淀粉放入碗内调匀,兑成汁。炒锅烧热放入猪油,烧至四成热时,倒入肉片,用筷子轻轻拨散滑透,捞出沥油。锅内留猪油50克,投入葱、姜片炒出香味,下入已滑好的肉片和兑好的芡汁。翻炒后,淋入熟猪油,倒入荷花瓣、蕊,再颠翻几下,盛入盘内即成。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黄疸的食疗

下一篇:便秘的食疗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