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黄疸的食疗

黄疸是指患者全身皮肤、粘膜、巩膜以及小便黄染的一种病症。此种黄色有的十分鲜明,有的十分晦暗。黄疸的发生有的来势很急,发生后迅速加深,有的发病较为缓慢。巩膜上的黄色很易被发现,很晚消退。 产生黄疸的很基本的病理是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如果血液中胆红素稍高于正常范围,而没有出现症状的,就称为隐性黄疽。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红细胞将间接胆红素释放到血液中,肝脏能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这些胆红素随肝脏产生的胆汁排放到肠腔,从粪便排出。如果因为输血异常、疟疾、败血症、蚕豆病、新生儿溶血等情况造成血液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到血液中的胆红素过多,就称为溶血性黄疸。在总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管炎、胆管癌,或者肝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毛细胆管肝炎等疾病中,因肝内外的胆管有部分阻塞,胆红素无法排入肠道,这称为阻塞性黄疸。在急性传染性肝炎、肝硬变、肝癌等疾病中,由于肝细胞的损害,肝脏将血液中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的能力减弱,致使血液间接胆红素增加,则称为肝细胞性黄疽。这3类黄疸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合并出现。 祖国医学很早有关于黄疸的论述,认为引起黄疸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感受湿热邪气,内阻中焦,交蒸于肝胆,会引起发黄。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肝胆,也会发黄。情志不舒,肝胆失于疏泄,郁而化热,也能导致发黄。此外,脾胃虚寒,或积聚日久,瘀阻胆道等原因也会引起黄疸。 在黄疸病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传染性肝炎患者,故对黄疸应尽早查明原因,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隔离时间为从发病开始30~40日,并对其使用的餐具、用品、粪便进行消毒。 应注意休息。有的要卧床休息,有的经过一个阶段卧床休息以后可以适当参加轻微的活动,乃至柔和的体育锻炼。 在饮食方面,应禁食生冷、肥腻、油炸、坚硬、辛辣的食品以及酒类,而应进食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减少胃肠负担。多饮茶水,通过小便排泄来排除胆红素。由于黄疸的发生与肝脏有密切关系,而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代谢均要通过肝脏,所以进食时上述成分均宜适量。黄疽早期若患者厌食油腻,可不必强求,待食欲增加时可逐渐多食,且以植物性脂肪以及奶油类为宜。过食亦会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胀腹泻等。维生素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B1在米糠、麦、黄豆、瘦肉中含量丰富,维生素B6在蛋黄、鱼、肉、奶制品、谷物、包心菜中较多,维生素C在新鲜水果、蔬菜中,尤其是西红柿、橘子、鲜枣、胡萝卜中含量丰富,维生素K在动物肝脏、菠菜中较丰富。在进食时,可注意搭配选用。 临床一般将黄疽分型辨治: 湿热型:身目黄色较鲜明,发热或重或轻,胸院痞闷,食欲减退,有时欲呕,倦怠乏力,小便黄短,大便或秘或稀、舌红苔黄。 寒湿型:身目黄色较晦暗,胸脘满闷,神疲畏寒,食欲减退,大便稀薄,舌淡苔薄。 瘀滞型: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黛黑,胁下有症块,胀痛,皮肤可见赤纹丝缕,舌质紫或有瘀斑。 辨证食疗:
湿热型 (1)黄瓜苡米粥 【组成】黄爪1条,苡米50克,大米100克。 【功能主治】健脾清热利湿。适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先将苡米,大米煮熟,再将黄瓜洗净切片加入锅内煮2~3分钟。分次食用。 (2)鸡骨草红枣 【组成】鸡骨草30克,红枣8个。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 (3)泥鳅炖豆腐 【组成】泥鳅500克,豆腐2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益气和中。适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将泥鳅去腮、内脏,洗净后放锅中加食盐少许、水适量。清炖至五成熟,加入豆腐250克,再炖至鱼熟烂即可。吃鱼和豆腐,喝汤,分次服之。 (4)桃花白毛藤汤 【组成】桃花、白毛藤各10~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煎汤服用。 (5)葡萄根 【组成】鲜葡萄根9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适用于肝炎黄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6)田鸡黄鸡蛋 【组成】鸡蛋2只,鲜田鸡黄10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清水煎服。每日1次,7天为1疗程。(7)鲤鱼赤豆汤 【组成】鲤鱼1条(500克),陈皮6克,赤小豆12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适用于急性肝炎。 【用法用量】鲤鱼去鳞洗净,与陈皮、赤小豆入锅,加水1000毫升,共煮以烂为度。每日1次,吃肉喝汤。 寒湿型 (1)茵陈干姜饮 【组成】茵陈15克,干姜6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利湿退黄。适用于黄疸。【用法用量】将茵陈、干姜水煎,再加红糖后服用。(2)桂苓粥 【组成】桂心3克,茯苓30克,大米50克。 【功能主治】温阳化湿。适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先用水煮桂心、茯苓取汁,去渣,用汁煮米做粥。晨起做早餐用。 (3)茯苓粉粥
【组成】茯苓粉30克,白米30克,红枣20枚。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如常法煮粥食。 (4)玫瑰荸荠饼 【组成】糖玫瑰10克,荸荠1500克,白糖250克,豆沙馅75克,面粉25克,湿淀粉10克,花生油500克。 【功能主治】清热理气,解郁消积。适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荸荠去皮洗净绞成细泥,掺面粉拌匀分成24块。豆沙馅搓成24小丸,用荸荠泥轻按扁包住豆沙丸,搓成球形。放入盘内。锅烧热,下花生油。八成熟时,下入荸荠球炸成金黄色,倒入漏勺沥去油。锅置火上,下入热水150克、白糖熔化,加糖玫瑰搅炒成汁,淋入调稀湿淀粉勾芡。芡熟时下入荸荠球,颠翻两下,用小铁铲摁成扁圆型圆饼,周围淋上花生油25克即成。作点心食。 瘀滞型 (1)山楂甲鱼汤 【组成】甲鱼1只(约500克),生山楂30克。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消癥散结。适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甲鱼去头、肠,不去甲,与生山楂共煮至肉烂熟。去山楂,食肉饮汤,每周1次。 (2)柚子鸡 【组成】柚子1个,雄鸡1只(约1000克)。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行气开胃。适用于黄疸。 【用法用量】将柚子肉放入鸡肚内,加清水适量炖熟,饮汤吃鸡。每2周1次,连用3次。 (3)陈皮牛肉 【组成】牛肉1000克,陈皮30克,白萝卜500克,味精、精盐少许。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滋补肝肾。适用于黄疽。 【用法用量】先将牛肉切成块,用凉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控干水分。陈皮洗净切成块,萝卜去皮,切滚刀块。锅内倒入清水烧开,放入牛肉,去泡沫,直到牛肉熟透时加入陈皮、萝卜。改小火,保持温开。待萝卜煮烂后下精盐、味精后即可出锅。去陈皮,吃肉喝汤。 (4)茅根猪肉羹 【组成】鲜茅根150克(干品100克),瘦猪肉丝250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清热解毒。适用于体弱黄疽。 【用法用量】将茅根去节,与猪肉一起加适量水共煮,加食盐、佐料。 熟后分顿食用。 (5)黄花菜羊肉 【组成】黄花菜(即金针菜)30克,羊肉60克。 【功能主治】平肝利湿。适用于黄疽。 【用法用量】黄花菜与羊肉炖食。 (6)杞子南枣煲鸡蛋 【组成】枸杞子30克,南枣10克,鸡蛋2只。 【功能主治】益肝肾,健脾胃。适用于黄疽、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枸杞子、南枣入锅加水500毫升,煎煮至350毫升。再将
鸡蛋荷包于汤内,煮至蛋熟。每日早晚1次。食蛋喝汤。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耳鸣耳聋的食疗

下一篇:尿血的食疗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