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将豆腐皮洗净,以温水泡发后切丝。用素油煽炒,调以葱盐食之。每日1张,不限疗程。 (3)黄芪红枣汤 【组成】黄芪15克,红枣20只。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止汗。 【用法用量】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以上。每日1剂,分2~3次,食枣喝汤。连服15天为1疗程。 (4)浮小麦羊肚汤 【组成】浮小麦30克,羊肚50克。 【功能主治】健脾止汗。 【用法用量】将浮小麦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羊肚洗净切块,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煨至极烂。捞去布袋,调味后食肚饮汤,1天内分次吃完。连吃5~10天为1疗程。宜5岁以上儿童食用。 (5)泥鳅汤 【组成】活泥鳅100克左右。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止汗。 【用法用量】将泥鳅用热水洗去粘液,破肚去肠,内外洗净,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1碗半,煮汤至半碗,用盐调味。饮汤食泥鳅,1天内分次吃完(幼儿可饮汤不吃泥鳅)。连吃5天为1疗程。 (6)糯米炮谷汤 【组成】糯稻谷60克。 【功能主治】补中气,暖脾胃,固表止汗。 【用法用量】将糯稻谷放铁锅中,文火烤至糯稻谷开花。然后加水适量,放瓦盅内隔水炖服(可加食盐少许),1天内分次吃完。连吃5天为1疗程。 (7)参归腰子 【组成】人参3克,当归12克,猪腰子1对。 【功能主治】心肾虚损,自汗。 【用法用量】切细,同煮熟,以汁送食。可加盐或糖调味。 (8)麦枣黄芪牡蛎饮 【组成】小麦25克,红枣3~5枚,黄芪6克,生牡蛎6克。 【功能主治】强健脾胃,补益止汗。可辅治小儿体虚汗出、自汗。 【用法用量】将上4物分别洗净。生牡蛎砸碎,入锅,加水3碗先煎20分钟。加入其他3物同煎20分钟,滤出煎液。再加水2碗于原锅中,煎20分钟,滤出药液。与第一次药液合并,分2次服完。每日1剂。 (9)豆麦大枣汤 【组成】黑豆、淮小麦各30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病后虚弱,自汗。 【用法用量】炖服。每天1剂,3天为1疗程。 (10)攒丝燕窝 【组成】干燕窝18克,鸡清汤1500毫升,生鸡丝45克,水发香菇丝15克,水发玉兰片丝15克,荸荠丝15克,火腿丝45克,鸡蛋皮丝18克,味精适量,料酒10克,盐少许,硷(食用硷)3克。 【功能主治】滋阴补肺,益气健脾。用于咳喘、自汗、气短、噎膈、反胃等。
【用法用量】将燕窝放入碗中,加温水泡发(约15分钟),轻轻捞出。用镊子择去燕毛和根,用净水冲两、三遍(切不可揉搓),以洗净灰土为准。然后用冷水沥尽,把硷放入燕窝中,加入适量的开水,用筷子慢慢拌匀。待燕窝发胀,沥去硷水,再用开水冲两、三次(以去硷味),随即用于净布挤去水分,备用。将配料分别用开水氽熟,捞出后再分别用鸡清汤煨一下,使其入味。沥去水分,按顺序码在深碗里,扣在汤钵内(面朝上)。再将燕窝盖在上面。锅置旺火上,放入鸡清汤、盐。烧开后撇去浮沫,把汤倒入放好燕窝及配料的汤钵内即成(倒时注意用手勺压住燕窝,防止冲散)。 (11)芪杞炖乳鸽 【组成】黄芪、枸杞子各15克,乳鸽1只,鸡清汤1500克,料酒40克,葱、姜、味精、盐各少许。 【功能主治】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疖疮不愈。 【用法用量】先活杀鸽子(摔、闷、酒醉等)。褪毛(干褪:在鸽子死后体温未散尽时直接把毛拔净,冷后拔很难褪净。湿退:60C的水烫后拔。需注意的是,鸽皮嫩,水温高易烫破皮),剖腹清理内脏,清洗干净,斩去爪子和嘴。然后放到滚开的水里烫2分钟,出锅洗净。放在碗里,加上葱、姜、料酒、盐、味精,倒入清汤。再把芪、杞放进去,盖上盖,上笼蒸40分钟左右即成。 (12)北芪鹌鹑 【组成】黄芪15克,鹌鹑1~2只,料酒15克,酱油30克,白糖20克,葱、姜末少许。 【功能主治】气虚脾弱,自汗,易患感冒,水肿,阴挺。 【用法用量】加工鹌鹑,切成块。在炒锅里放25克油,烧热,投入葱花和姜末,煸出香味。再把鹌鹑放进去,煸透后加入酒、酱油、白糖,一起翻炒。翻炒时,要不断把汤汁往鹌鹑块上浇,使它变成酱红色。然后加250克鲜汤,放入北芪,盖上锅盖,煮20分钟。临出锅前,加少许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浇点熟油,撒少许葱花即成。 (13)归参山药炖腰花 【组成】猪腰500克,当归10克,党参20克,山药20克,酱油、醋、姜丝、蒜末、麻油适量。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补肾。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气短、失眠、自汗 等。 【用法用量】将猪腰剔去筋膜、臊腺,洗净,加入当归、党参、山药,清炖至熟。将猪腰取出用冷开水漂一下,切成腰花状装盘,浇酱油、醋,加姜丝、蒜末、麻油等调料即可。 (14)黄芪粥 【组成】黄芪2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固本止汗,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黄蔑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再加水300毫升,煮至半开花汤稠为度。食时加红糖少许,早晚温热各服1顿。7~10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15)糯米麦麸散 【组成】糯米、小麦麸等量。
【功能主治】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同炒至米熟,共为末。每服6~10克,日服3次。(16)补虚正气粥参见“小儿泄泻的食疗”。 (17)薯蓣拨粥参见“小儿泄泻的食疗”。 (18)附子粥参见“小儿泄泻的食疗”。 (19)防风粥参见“小儿感冒的食疗”。 (20)白术叶茶 【组成】白术叶3~5克。 【功能主治】气虚卫外不固之自汗。 【用法用量】将叶揉碎为粗未,放入茶杯内,沸水冲泡。代茶饮。 (21)红枣茶 【组成】红枣100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体虚自汗。 【用法用量】水煎。代茶饮。 【组成】芡实、苡米、灯心草、莲子、独脚金各等量。 【功能主治】肝旺脾虚,有肝热表现和自汗者。 【用法用量】将上药加水同煎,取汁。代茶饮。 (23)小麦稻根茶 【组成】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大枣10枚。 【功能主治】气虚不固,自汗,形寒肢冷者。 【用法用量】水煎数沸,去渣。不拘时,代茶频饮。 (24)小麦山药茶 【组成】浮小麦30克,山药30克。 【功能主治】自汗,盗汗,体瘦乏力,动则心慌、气短,夜眠不实、多梦者。 【用法用量】浮小麦用布袋包,同山药共煎成汤,去渣。代茶徐饮之。(25)人参莲肉汤 【组成】白人参10克,莲子15枚,冰糖30克。 【功能主治】补气益脾,养心固肾。适用于体虚气弱、乏力神疲、易出虚汗、脾虚食少、大便泄泻、心悸不眠,或夜寐多梦、肾虚遗精、尿频、带下等。 【用法用量】将白人参与去芯莲子肉放在碗内,加水适量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置蒸锅内隔水蒸1小时左右,取出分数次食用。 (26)灵芝炖乳鸽 【组成】灵芝3克,乳鸽1只,食盐、味精、生姜、葱、绍酒各适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适用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白细 胞减少等症。 【用法用量】将乳鸽浸入水中淹死,除去毛和内脏,洗净,放入盅内,加水适量,再加入切成片的灵芝及各种调料。将盅放人锅内,隔水炖熟即成。 (27)人参核桃饮 【组成】人参3克,核桃肉3个。 【功能主治】益气固肾。适用于喘息、气短、自汗、不能劳累、面色黄白、形体赢瘦等症。 【用法用量】将人参切片,每个核桃肉都掰成两块,放入铝锅内。加水
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熬煮1小时即成。 (28)核桃莲子山药羹 【组成】去芯莲子30克,核桃30克,黑豆15克,山药15克。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敛汗,汗出伴泄泻者尤宜。 【用法用量】分别研压成粉后混合。每次按食量取粉煮成糊状食用。可加盐或糖调味。 (29)黄芪猴头汤 【组成】猴头菌150克,黄芪30克,嫩鸡肉250克,生姜15克,葱白20克,食盐5克,胡椒面3克,绍酒10克,小白菜心100克,清汤750克。 【功能主治】补气益肺,健脾生血。适用于脾弱气虚、自汗不止、食少乏力,或兼血虚心悸健忘者。 【用法用量】猴头菌用温水发胀,洗净,切成2毫米厚的大片,发猴头菌的水滤后待用。鸡肉剁成3×1.5厘米宽的条块。黄芪用温毛巾揩净后切成马耳形薄片。锅烧热下猪油,投入黄芪、葱、鸡块共煸炒后,放入食盐、绍酒、发猴头菌的水和少量清汤,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烧约1小时,然后下猴头菌片再煮半小时,撤入胡椒面合匀。先捞出鸡块,放入碗底部,再捞出猴头菌片盖在上面。汤中下入小白菜心,略煮片刻入碗内即成。 (30)龙眼山药糕 【组成】淮山药500克,白砂糖200克,熟面粉100克,熟莲子、蜜饯青梅、桂圆肉、花蛋糕、白瓜子各25克,猪油、蜂糖、蜜饯樱桃各少许。 【功能主治】补脾益心。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自汗。 【用法用量】淮山药打成粉后,用熟面粉加水揉成团。青梅切成柳叶片。花蛋糕切成菱形片。将淮山药团揉成圆形,放入平盘内,按成圆饼,莲子、樱桃、桂圆肉、花蛋糕、瓜子仁依次摆在圆饼外沿形成五圈,青梅片在当中摆成花叶形,将余下的蛋糕切成小丁备用。用一大张棉纸盖在淮山药面饼上,上笼蒸约15分钟。取出,揭下棉纸,洒上蛋糕丁作花。勺内放情水加蜂糖,用旺火烧沸,打去浮沫,再倒入淀粉勾成芡汁,很后加猪油浇在饼上即成。 (31)五味雀 【组成】麻雀5只,五味子3克,姜、花椒、葱、料酒适量。 【功能主治】壮阳益精。适用于肾阳虚弱、脏腑虚损之汗出、赢瘦、阳痿、便频者。 【用法用量】取秋冬肥大肉多之麻雀,拔毛、去桩,洗净。五味子洗净,与葱、姜、花椒、料酒同放入砂锅内,放麻雀,加水以浸没麻雀为度。武火烧开,文火炖约30分钟,起锅。滤去五味子及调料,调入盐、胡椒粉即成食肉饮汤。 2.盗汗 (1)参莲饮 【组成】孩儿参10克,莲子15粒。 【功能主治】益中气,补脾阴。 【用法用量】将莲子去芯,放在碗内用沸水泡去皮。与孩儿参一起放入碗内,加冰糖和水适量,放在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喝汤吃莲肉,1日1剂,连服15天为1疗程。 (2)肉麸汤圆 【组成】小麸30克,瘦猪肉糜50克,糯米粉(水磨的佳)若干,葱、
盐少许。 【功能主治】益气补阴。 【用法用量】将小麸炒黄研末,与瘦猪肉糜、葱、盐拌成肉馅备用。将糯米粉调水适量,拌成软料,再与肉馅包成汤圆,氽汤煮熟食之。每天1次,适量为度。宜5岁以上儿童食用。 (3)黑豆圆肉大枣汤 【组成】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养阴血,止虚汗。 【用法用量】洗净后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煨1小时左右,1天内分2次食完。连吃15天为1疗程。 (4)淡菜粳米饭 【组成】淡菜6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益五脏,补精血,止虚汗。适用于小儿夜汗、盗汗、妇女久痢带下、血结癥瘕。 【用法用量】淡菜洗净浸软,放洁净碗内,用姜汁、料酒、豉油等调料捞腌一下。粳米淘洗后煮饭。待饭水将干时,放入淡菜,小火焖至熟烂。拌匀食之。 (5)猪腰煮杜仲 【组成】杜仲10~15克,猪腰子1个。 【功能主治】补养肝肾,强筋健骨。适用于阳痿、遗精、盗汗、耳聋、小便频数、腰背痛、脚酸软。 【用法用量】加适量水,煮汤。去杜仲,食腰子喝汤。 (6)韭菜炒羊肝 【组成】韭菜90克,羊肝120克。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补肝,明目。适用于男性阳痿、遗精,妇女月经不调、经漏带下,病后视朦、夜盲、盗汗及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韭菜洗净切段,羊肝切片,铁锅急火炒熟后佐膳食用。 (7)生地黄鸡 【组成】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乌骨鸡1只。 【功能主治】腰背痛,骨髓虚损,身重气乏,盗汗少食,食复吐利。【用法用量】将鸡洗净。地黄与饴糖和匀,纳鸡腹中,放甑中入笼蒸熟 取食之。 【注意事项】不用盐醋,惟吃肉不饮汁。 (8)韭菜河虾参见“小儿遗尿的食疗”。 (9)冬虫夏草炖胎盘 【组成】冬虫夏草3~5克,鲜胎盘半至1个。 【功能主治】益肺肾,补元气,理血分,止劳嗽。运用于气血不足、盗汗、肺结核、阳痿、遗精、支气管哮喘,老年及病后体虚、喘嗽。 【用法用量】隔水炖熟,分次服食。 (10)复方浮小麦饮 【组成】糯稻根50克,浮小麦50克,麦冬12克,地骨皮9克,红糖少 许。 【功能主治】养阴益气退虚热,养心敛汗止盗汗。可辅治小儿盗汗、全身湿润、精神不振。
【用法用量】将糯稻根、浮小麦洗净,与麦冬、地骨皮同入锅,加水2碗,煎成1碗。去渣,加入红糖,分2次喝完。每日1剂,连服3天。 (11)蔗皮小麦煎 【组成】紫甘蔗皮约2株,小麦1把。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去蔗皮,食麦饮汁。 (12)韭汁肉饼 【组成】韭汁、瘦猪肉各30克。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 【用法用量】韭菜洗净,捣烂取汁。瘦佬肉剁成肉饼,同韭菜汁拌匀,盐调味,蒸熟。1天分2次食。 (13)米酒炖猪肉 【组成】猪肉(五花肉)250克,米酒500毫升。 【功能主治】盗汗。 【用法用量】2味一起入锅,炖熟。加适量白糖、食盐调味,1天内食完。 连食2日。小儿酌减。 (14)地黄甜鸡 【组成】生地黄250克,龙眼肉30克,红枣5枚,母鸡1只,饴糖250 克。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补精添髓。适用于腰背疼痛、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乏力、盗汗、少食、恶心呕吐等。 【用法用量】将母鸡宰杀后,整理干净。由背部颈骨剖至尾部,除去内脏,剁去爪、翅膀尖、洗净血水,放入沸水锅中煮片刻,捞起备用。将生地黄洗净后,切成0.5厘米见方的颗粒,龙眼肉撕碎,与生地黄混合均匀。再掺入饴糖调料后,一起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向下置入篮子中。红枣去核洗净,放在子内。灌入米汁(米汤)封口后,上笼用旺火蒸制2~3小时,待其烂熟即可。将鸡取出后,尝其甜味适口,再加白糖调味即成。 (15)贝母甲鱼 【组成】甲鱼1只(重500克),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盐、料酒、葱、姜、花椒适量。 【功能主治】滋阴补肺。适用于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用法用量】将活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放蒸钵中,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笼蒸1小时。趁热服食。 (16)虫草鸭子 【组成】冬虫夏草10克,鸭子(很好是老雄鸭)1只。 【功能主治】肺结核,咳喘,阳痿,遗精,盗汗。 【用法用量】将鸭子整理干净后,切去屁股(去臊),再将头劈开两半。在表面和肚子里分别撒上一些细盐,表面喷少许白酒,擦匀。虫草用温水洗净后,插几根在鸭头劈开的地方,鸭腹腔内、肚皮上也放几根虫草。将鸭子放入盛器,加几根葱和几片生姜、少许味精,上蒸笼。先用旺火把水烧开后,改用文火蒸2小时。等鸭子蒸酥,就可以出笼。上桌前,把葱和姜片去掉。 (17)清汤燕窝 【组成】于燕窝15克,鸡清汤1000毫升,食用碱少许,盐适量。 【功能主治】补益肺脾,益气养阴。适用于干咳、咯血、盗汗、潮热等。
【用法用量】发制燕窝(见本节“攒丝燕窝”)。把锅(或汤勺)放在旺火上,放人鸡清汤,加盐适量。烧开后撇去浮沫,倒在大汤碗里,把燕窝放入即成。 (18)参麦团鱼 【组成】甲鱼1只,浮小麦20克,人参粉5克,茯苓10克。 【功能主治】阴虚,盗汗,体质虚弱。 【用法用量】宰杀甲鱼,去掉内脏,清洗干净,并用滚烫的开水烫三分钟左右,褪掉甲鱼表面的黑膜和白衣,洗净,斩去爪、屁股。在腹部纵横各切一刀,使腹部甲骨一分为四。把浮小麦和茯苓装在一个小布袋中,塞入甲鱼腹腔。将甲鱼腹部朝天放在品锅里,上面放一缕葱结、一片生姜,撒上人参粉,加15克黄酒、10克盐和少许味精,再兑入500克鲜汤。盖上品锅盖,用旺火蒸2小时,即可食用。 (19)西洋参炒鸡丝 【组成】鸡胸脯肉200克,黄瓜1根,西洋参5克。 【功能主治】气短盗汗,身体虚弱。 【用法用量】把西洋参放在小碗里,加少许水,隔水蒸20分钟,取出,与鸡肉、黄瓜分别切丝备用。在鸡丝中放少许盐和味精,加些黄酒和1只鸡蛋的蛋清、调匀,再加少许水淀粉调匀。油锅里多放些油,烧到三成热时,把上过浆的鸡丝倒进去滑炒,变色即出锅。炒锅里留一些油,用旺火烧热,投入葱段。煸出香味后,再把黄瓜丝、鸡丝和参丝及参汤一起倒进去翻炒。再加少许黄酒、盐和味精,炒匀。用水淀粉勾荧,浇少许熟油,即可出锅。 (20)扒燕脯 【组成】干燕窝24克,火腿丝10克,豆苗(豌豆尖)少许,鸡清汤500克,味精适量,料酒10克,盐少许,鸡油6克、湿淀粉10克。 【功能主治】滋阴补肺,健脾强身。 【用法用量】发制燕窝(见本节“攒丝燕窝”)。把发好的燕窝放在漏勺(漏瓢)内,用清汤200克永一下,用净布挤去水分,摆在盘内。把火腿丝和豆苗撒在上面。再把鸡清汤90克烧开,倒入盘内。很后淋上鸡油即可。 (21)健脾莲桃糊参见“小儿泄泻的食疗”。 (22)山药鱼片汤参见“小儿遗尿的食疗”。 (23)山萸肉粥参见“小儿遗尿的食疗”。 (24)韭菜河虾参见“小儿遗尿的食疗”。 (25)葡萄汁 【组成】鲜葡萄100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可作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腰腿酸痛、筋骨无力,或心悸、盗汗、干咳、痨咳、口干,或脾虚湿盛、四肢浮肿、小便不利,以及风湿痹痛、关节筋脉不遂等病症的辅助食疗剂。 【用法用量】鲜葡萄洗净,雨细纱布包好绞榨取汁。将绞榨后的葡萄渣去核,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沸,离火取过滤汁,趁热将白糖加入,溶化。将2次滤汁混合调匀。每服100毫升,日饮2~4次。 (26)雪茶 【组成】雪茶(大白茶)1000克。 【功能主治】可作为高血压病及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心烦口渴等病症的治疗性保健药茶。
【用法用量】将雪茶洗净去杂物,制成粗粒,装瓶备用。每次取20克,放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15~20分钟后,滤出泡汁。代茶常饮。 (27)毛桃干茶 【组成】毛桃干10枚。 【功能主治】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代茶饮。 (28)浮麦麻根苯 【组成】浮小麦30克,麻黄根6克。 【功能主治】盗汗。 【用法用量】上2味共为粗末,水煎,取汁。代茶饮。 (29)海参茶 【组成】海参不拘量。 【功能主治】阴虚盗汗、体疲乏力等症。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煎汤,取汁。代茶饮。 (30)枸杞饮 【组成】地骨皮(枸杞根皮)15克,小麦6克,麦门冬6克。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清热除烦,益气固表。主治阴虚发热、烦渴盗 汗。 【用法用量】将以上3味加水煎煮至麦熟,取汁,去渣。分次饮用。 (31)团鱼汤 【组成】团鱼1000克,羊肉500克,草果5克,生姜、胡椒、食盐、味精适量。 【功能主治】滋肾和胃。适用于肾阴不足兼脾胃阴虚所致的头昏耳鸣、潮热盗汗,又兼脘腹冷痛、食少纳呆等症。 【用法用量】将团鱼(甲鱼)放沸水锅内烫死,剁去头、爪,揭去鳖甲,除去内脏,洗净,切成1厘米方块。羊肉洗净,切成2厘米方块。共放入锅内,加草果、生姜,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移文火上炖至肉熟。加入食盐、胡椒、味精即成。分次食用。 (32)韭菜煮蛤肉 【组成】韭菜(韭黄)250克,蛤蜊肉350克,食盐、生姜、绍酒、味精各适量。 【功能主治】滋阴健胃,止消渴。适用于肺结核虚弱、糖尿病、阴虚盗汗等。 【用法用量】将韭菜洗净,切成寸节。哈蜊肉洗净,切片,放入锅内。加生姜、食盐、绍酒、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至蛤蜊肉熟透即成。加入味精,分次食用。 (33)生地黄粥 【组成】鲜生地黄250克,粳米75克。 【功能主治】滋阴益胃,凉血生津。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咳血、食少、消瘦,热证心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 【用法用量】鲜生地黄切细,用清水在火上熬煮约30分钟后,滗出汁,再复熬一次。共取药汁约200毫升,去渣。另将米淘洗,熬成白粥后,趁热时掺入生地黄汁搅匀。食用时加少许白糖。 (34)海参粥
【组成】海参15克,粳米60克,葱、生姜、食盐各适量。 【功能主治】益肾润燥。适用于肾之精气不足、形体瘦弱、皮肤枯燥、低热盗汗、干咳等症。 【用法用量】将海参用温水泡发,洗净,切成小块。与粳米、葱、姜、食盐一道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熬熟成粥即成。视食量服食。 (35)乌梅大枣汤 【组成】大枣、乌梅各10枚。 【功能主治】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2次煎液混合后分2次服。连服10日为1疗程。(36)百合青桃汤 【组成】百台(鲜者佳)50克,碧桃干15克。 【功能主治】肺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加水共煮至百合熟透。去碧桃干,加糖,食百合与汤。 3.通用方 (1)红枣糯米肚 【组成】羊肚1只,糯米60克,红枣5枚,麻油、酱油少许。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补中益气,止汗止血。适用于小儿体弱盗汗、自汗。 【用法用量】将羊肚、糯米、红枣洗净,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夜。将糯米、红枣塞入羊肚内,用棉线将口扎紧,放入大碗或小盆内。入锅隔水蒸至羊肚肉烂,米、枣熟透为止。待凉,切成片状,以少许麻油、酱油调味。每日吃2次(量以患儿饮食量多少而定),连吃5~6天。 (2)大小枣糯米粥 【组成】大枣15枚,小枣60克,糯米1把。 【功能主治】滋润脾胃,敛汗宁神。适用于病后脾虚、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先用砂锅将水烧开,放入糯米、枣(去核)煮粥,以熟烂为宜。吃时可加糖调味,分数次吃完。 (3)燕窝莲蓬蛋 【组成】干燕窝30克,熟瘦火腿10克,鸡蛋清150克,咸蛋黄2只,盐、味精适量,鸡清汤210毫升,奶汤1500毫升,熟猪油24克。 【功能主治】补肺滋阴,益脾和胃。适用于潮热、自汗、盗汗、气短等患音服用。 【用法用量】发制燕窝(见本节“攒丝燕窝”),注意保持燕窝完整。将火腿6克切成长米粒型,另4克切成细丝。把咸蛋切成黄豆大小,放在已抹油的碟上,入蒸笼中用火蒸1分钟(蒸熟)取出。将鸡蛋清加入鸡清汤60克,加盐少许搅匀。取瓷小酒杯12只,用油(6克)深抹杯内壁,放在大碟上。将蛋清分别倒入杯内,蛋黄粒放在蛋清中间,入宠蒸至九成熟取出。将火腿粒均匀撒在上面,再蒸至熟。取出晾冷,从杯中脱出便成莲蓬蛋。锅烧热,下油15克,加鸡清汤150克,盐少许,烧至微沸。用漏勺盛燕窝放入汤内煨半分钟至软取出,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放人汤碗叠成山形。撤上火腿丝,把莲蓬蛋伴在燕窝四周。锅烧热,下奶汤,烧至微沸,撇去汤面浮沫。在临上桌前,将奶汤轻轻倒入碗内即成。 (4)羊肺汤 【组成】羊肺1具,杏仁、柿霜、绿豆粉、真酥各30克,白蜂蜜60克,
姜、盐、胡椒粉适量。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益肺清热。适用于久病体虚、肺肾阴亏、气虚血少之自汗、盗汗兼见精神疲乏、心悸气喘、干咳少痰者。 【用法用量】先将杏仁去皮后研成细未,同柿霜、真酥、绿豆粉装入碗内,倒入蜜调匀,加入少许清水,调成浓汁状。羊肺洗净,挤尽血水,再将上汁灌入羊肺内。将羊肺放入盆中,隔水炖熟。吃时放入精盐、胡椒粉、姜末等调料。 (5)五味枸杞茶 【组成】五味子、枸杞子各5克。 【功能主治】滋肾敛肺止汗。适用于肺肾阴虚之自汗盗汗、气短体虚者。 【用法用量】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6)太子甲鱼 【组成】太子参5克,浮小麦20克,活团鱼1只(500~1000克),瘦火腿100克,鸡蛋1个,生板油25克,葱节20克,生姜片10克,食盐6克,鸡汤500毫升,绍酒15毫升,味精适量。 【功能主治】滋肺肾,敛虚汗。适用于肺肾阴虚之盗汗自汗、气短乏力及久病体弱者。 【用法用量】活甲鱼剁去头颈,沥净血水,放入盆内开水烫3分钟,取出剁去爪尾,去黑膜、脚上白衣及内脏。用清水煮,烧沸后改用文火烧半小时。捞出,剔去背壳、腹甲及四肢粗骨,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鸡汤碗内。浮小麦、太子参片用纱布包后投入汤中,然后放火腿及调料。棉纸封口上笼蒸烂。甲鱼扣入碗中,将原汤打入鸡蛋,略煮后,取出纱布包,将汤浇在甲鱼上即可。 (7)参归白水猪心 【组成】人参6克,当归6克,猪心1枚,酱油、味精、姜、葱适量。 【功能主治】补血养心。适用于心血亏虚之自汗、盗汗、心悸怔忡者。 【用法用量】将人参、当归浸水后切片,放入猪心中,用清水煮1小时。 去药渣,切片。吃时蘸酱油、味精、姜、葱等佐料。 (8)龙眼纸包鸡 【组成】龙眼肉20克,胡桃肉100克,嫩鸡肉400克,鸡蛋2个,胡荽100克,火腿20克,食盐6克,白砂糖6克,味精2克,淀粉25克,芝麻油5克,花生油1500克(实耗100克),姜5克,葱20克,胡椒粉3克,玻璃纸数张。 【功能主治】补心肾,益气血。适用于精血不足、心肾两虚之自汗、盗汗、心悸、不寐、健忘、体虚无力等症。 【用法用量】胡桃仁用沸水洗净去皮,下油锅炸熟,切成细粒。龙眼肉用温水洗净。鸡肉洗净去皮,片成1毫米厚的片,用食盐、白砂糖、味精、胡椒粉调拌腌渍。淀粉加清水调湿后与鸡蛋清调成糊。姜葱切碎,火腿切成小片。取玻璃纸放在案板上,将腋渍后的鸡肉片在蛋糊内上浆,然后摆在纸上,加上少许胡荽、姜、葱和1片火腿。每张加10克胡桃肉和2克龙眼肉。然后折成长方形的纸包。炒锅置于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熟时,把包好的鸡肉下锅炸熟,捞出装盘即成。 (9)小麦饮 【组成】陈小麦(浮小麦)100克。
【功能主治】可作为体虚自汗、盗汗、汗出不止,或骨蒸劳热,或脾虚、气虚卫阳不固,或燥热伤津、烦渴等病症的辅助治疗饮料。 【用法用量】将小麦洗净,去泥沙,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取过滤汁晾凉。加入白糖适量,调匀,代茶饮用;或每次100~200毫升,日饮2~4次。 (10)绿豆红枣汤 【组成】绿豆250克,红枣100克,白糖100克,糖桂花少许。 【功能主治】可作为体虚汗出、口渴,或夏季暑热伤身、烦渴,或脾胃虚弱等病症的食疗品,亦可作为夏季预防中暑的保健品应用。 【用法用量】绿豆淘洗,去泥沙杂物后,加清水浸泡2~3小时,捞出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改用小火焖至绿豆熟酥,离火备用。将红枣用温水洗净,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沸后,改用小火焖至枣熟,离火备用。白糖加清水100毫升,置火上煮沸。待糖化后再将绿豆、红枣、糖桂花放入调匀。煮沸离火,晾凉分次食用。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