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小儿多动症的食疗

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是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伴有一些情绪及行为的异常表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差)的一种综合征。 本病所具有的上述症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已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在近90多年的时间曾冠以20多种病名。这说明一方面对本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对其真实成因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其发病以男孩为多见,近二、三十年来发生率有显著的增多。 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但以活动过多及注意力不集中为主,并兼有以下一项或多项其他症状。 活动过多:有的孩子自早晨醒来后就不停地活动,一直到晚上入睡时止,没有片刻停止。活动内容变化莫测。孩子入学后,在课堂内活动过多,如削铅笔、用笔乱画、撕纸、拔头发等,但一般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症状较重的,可影响课堂秩序,如突然尖叫,擅自离开桌位等。课间在户外剧烈活动,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可以爬车、爬树或做一些危险的动作,直至天黑才回家。吃饭亦东走西跑或边吃饭边看书,速度极慢。但症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如进入中学阶段,可不反映出活动过多的症状。除活动过多外,部分病例可表现动作不协调,不能做精细的动作,如系鞋带、用剪刀等。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主动的注意功能明显减弱,而被动的注意力却明显地亢进,这是本病的特点。如上课时心不在焉,不专心听,而窗外的鸟叫、蝉鸣却对其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使之转眼向窗外。有的孩子上课表面上非常安静,但思想开小差,听不进讲课内容。看电影、电视也难以坚持到很后。作业做做停停,非常拖拉。注意力不集中与活动过多不一样,可以持续到青春期。 学习上的困难:学习上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所引起。注意力集中时,课堂效果较好,测验成绩优良。反之,可以不顾后果,乱答试卷,甚至不答而交卷,成绩波动极大。因上课时仅学到片段的内容,基础知识不巩固,成绩逐年下降。1~2年级课程难度不高,如家长抓紧,可达及格,3~4年级后往往导致留级,有的甚至数次留级,而孩子并无羞耻感。因此,有人认为如果在学龄期出现学习困难,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行为问题:患儿由于自制能力不足,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可以说谎、逃学、打架、私拿家里的钱等。虽经教育,甚至毒打亦难以收效。 任性冲动:亦由于自制能力不足所致。可表现为贪玩、个性倔强、不遵守纪律、情绪变化莫测。 认识功能的障碍:可加重学习困难。个别患儿可表现为:不能区别左右;有倒写与倒读现象,如b→d、p→q、6—9、衣裳→裳衣等;听党的综合能力差,不能连续地正确地听几个字或把听到的字词组成句子;听觉辨别能力差,如相似之声易混淆。 幼年时期的表现:据有人分析,约有半数的病孩在新生儿时期表现较兴奋,如哭叫、挣扎、身体扭动等。会走路后即表现为多动,常被人认为是“顽皮孩子”。3岁后仍有遗尿,常持续到学龄期。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和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小儿脏腑功能柔弱,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失于调养,则可出现肾水不足、肝气有
余、心火偏旺、脾常亏虚的病机病证。肾水不足则无以制火,火气偏亢则心神不宁,神浮气躁,多语多动。其各型的临床表现分别为: 肾阴不足、肝阳偏旺型:精神涣散,多语多动,烦躁易怒,好冲动,睡眠不安,舌质红,脉细数或弦细。 心脾气虚型:精神涣散,多语多动,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体瘦,唇舌色淡,脉细弱无力。 湿热内蕴、痰火扰心型:精神涣散,多语多动,烦躁,冲动难以抑制,纳呆口臭,便于溺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注意事项: 本病属于脏腑虚弱、本虚标实之病证,故食疗应以枸杞子、熟地、酸枣仁等补养肝肾安神为主,佐以滋阴潜阳、清化痰火之食物为宜。阴虚阳亢、火旺神浮为本病发病之由,故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忌用辛辣炙煿、油腻厚味、过咸过甜之食物,以免助火生痰。滋阴潜阳或清化痰火之品若长期服用,易损伤脾胃,妨碍消化。应注意配伍健脾和中之品,如党参、粳米等,以保护脾胃之气。 忌饮咖啡、茶水等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以防加重多动症。宜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二便通调,忌食辛燥劫阴动火之品。 活动过多需与焦急情况下的不安相区别。 本病是一种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表现,惩罚责骂非但收不到效果,反而会损害患儿自尊心,造成精神创伤,加深孩子与家长、老师之间的矛盾,使孩子不愿接受合理治疗。 药物与食疗不能代替教育,要取得良好疗效,须患儿、家长、老师、医师四方面配合。 进行教育要从纠正其不太严重的、容易纠正的行为开始,以使患儿树立信心。 辨证食疗: 1.肾阴不足、肝阳偏旺型 (1)百合熟地龙齿汤 【组成】百合15克,熟地15克,龙齿15克。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潜阳,安神除烦。 【用法用量】龙齿先煎40分钟,再入百合、熟地同煎煮。取汁饮服,日1次。 (2)酸枣仁熟地粥 【组成】酸枣仁10克,熟地10克,粳米30克。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养阴宁神。 【用法用量】枣仁、熟地煎煮取汁,再以药汁煮粥。日2次,可连服多 日。 (3)枸杞枣仁汤 【组成】枸杞子15克,酸枣仁10克,百合10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安神。 【用法用量】酸枣仁纱布另包,与枸杞子、百合、红枣同煎煮,以百合软烂为度。去枣仁,加适量糖调味,服食之,每日1剂,可连服。 (4)枸杞百合羹 【组成】枸杞子15克,百合15克,鸡子黄1枚,冰糖适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安神。 【用法用量】枸杞子、百合同煮至软烂汁稠,加入搅碎的鸡子黄和冰糖,再煮沸片刻即成。日服2次,可连服多日。 (5)海参鱼片 【组成】水发海参100克,青鱼300克。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安神。 【用法用量】把发好的海参切成2厘米宽、3厘米长的片备用。把清洗好的青鱼切除头、尾,去骨头去皮,再用斜刀切成薄片。在鱼片里放10克黄酒、2克盐、3克味精、1只鸡蛋的蛋清、10克干淀粉,调拌均匀。油锅烧至三成热时,倒入鱼片滑炒,颜色呈乳白时,出锅备用。炒锅内放点油,投入50克葱花,煽出香味。再将切好的海参片放进去一起煸炒,加黄酒15克。翻炒片刻后,放入鱼片,加3克盐、5克味精、少许鲜汤,稍微煮一煮,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许麻油,出锅装盘,佐餐食用。 (6)金耳五花肉 【组成】煮熟的金菇100克(罐头亦可),水发木耳100克,猪五花肉 500克。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安神。 【用法用量】把五花肉切成1厘米厚、3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炒锅里 放少许油,用旺火烧热,投入葱花,煸出香味,再把五花肉倒进去煸炒。待肉呈白颜色时,加15克黄酒、30克酱油、20克白糖,继续翻炒,使肉变成酱红色。然后放300克鲜汤,倒入水发木耳。大约煮25分钟后,加少许味精,出锅装盘。在熟的金菇里加少许盐和味精拌匀,围放在五花肉的四周围边。佐餐食用。 2.心脾气虚型 (1)甘麦大枣汤 【组成】小麦30克,甘草10克,红枣10枚。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养心安神。 【用法用量】水煎取汁饮服。日2次,连服多日。 (2)参枣桂圆粥 【组成】党参15克,炒枣仁15克,桂圆肉1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 量。 【功能主治】补心脾,养心神。 【用法用量】党参、枣仁纱布另包,与桂圆、粳米同煮至粥成,去药包,加入红糖。分次服食。 (3)小麦糯米粥 【组成】小麦30克,糯米30克,酸枣仁15克。 【功能主治】益脾养心,宁神除烦。 【用法用量】酸枣仁纱布另包,与小麦、糯米同煮成稀粥,去枣仁,热饮服。日1~2次。 (4)龙眼莲子汤 【组成】龙眼肉15克,莲子12克,茯神12克,芡实10克。 【功能主治】补脾养心,益智宁神。 【用法用量】4味同煎,食桂圆肉、莲子,饮汤。日2次,可服多日。(5)百合大枣鸡蛋汤
【组成】鲜百合60克(于20克),大枣4只,鸡蛋1只,白糖50克。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除烦。 【用法用量】将百合、大枣放在水里煮30分钟后,加进白糖。再煮10分钟后,打进鸡蛋,稍煮即可服食。 3.湿热内蕴、痰火扰心型 (1)竹沥饮 【组成】鲜竹沥汁100克。 【功能主治】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咳,解热除烦。 【用法用量】代茶饮用,每眼5~10克,1日3次,连服多日。 (2)竹叶汤 【组成】淡竹叶30克。 【功能主治】清心火,除烦热,安神止痉。 【用法用量】浓煎汁,以汤代水饮用。1日1剂,连眼多日。 (3)橘茹饮 【组成】橘皮10克,竹茹10克,麦冬10克,小麦30克。 【功能主治】清化痰热,宁心安神。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2~3次,连服数日。 (4)百合竺黄汤 【组成】百合30克,天竺黄1O克,石菖蒲10克,柏子仁15克。 【功能主治】清痰热,宁心神。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2次,连服数日。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参附煨羊肉

下一篇:首乌鸡丁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