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呼吸系统病症的食疗

1.概说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组成。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病种有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1)生理特点: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保证机体进行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完成,临床上一般将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以下称下呼吸道。支气管逐渐分级,越来越细,直至肺内大量的与肺泡相通的毛细支气管,都是气体出入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中很重要的器官,位于胸廓内。肺内除有毛细支气管外,还有大量毛细血管和肺泡。肺泡富有弹性,随着胸廓的肋骨、隔肌、胸廓肌的活动,完成呼吸动作。胸廓扩大时肺泡吸入空气,胸廓缩小的时候肺泡呼出空气。吸气时氧气经呼吸道到达肺泡,经过气体交换,使肺泡毛细血管内的血液的含氧量增高。再通过血液的全身循环,将氧带到组织细胞;全身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再通过血液循环被带到肺部排出。所以呼吸功能能够正常发挥,与呼吸道保持通畅,肺内肺泡的通气面积正常,肺泡弹性好等因素都有关系。 中医有“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的论述。“主气”是指肺能够调节气机在全身的升降、出入和运行。“朝百脉”是调节血液流行的意思,这正说明了肺的“司呼吸”的主要生理功能。同时,中医还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是说明肺的“主气”功能还需要肾的“纳气”功能来协助。当肾气充盛时,吸入的气才能通过肺的肃降而下纳到肾,使呼吸正常。另外,肺还能“通调水道”,即相当于调节体液输布到全身的作用。这个功能要通过与肾的“主水液”、脾的“主运化”功能相互协调来完成。因为肾是调节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中医“脾”的概念,是消化、吸收机能的意思。所以人体体液代谢是由脾将饮、食物消化吸收和产生出来,再通过肺通调输布到全身,很后经肾的代谢,排泄到体外。说明肺的功能要正常发挥,与脾和肾都有密切关系。所有这些理论,在临床上对于指导中医辨证分析和治疗呼吸系统病症,都很有意义。 (2)病理特点: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都通过呼吸空气而直接与外界接触,外界的致病微生物、各种有害的物质,过敏刺激物质很容易感染呼吸道,并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特别是在气候变化、乍暖还寒的季节,人体很容易患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呼吸道疾病是人群中很常见、很多发的疾病。中医把肺称为“娇脏”,就是因为肺不耐寒热,容易感受外邪,容易患病的缘故。如果呼吸道经常反复地感染发病,或者病后没有彻底治愈的话,某些机体抵抗力比较差,或者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就容易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慢性呼吸道疾病更是常见病、多发病,进一步甚至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 呼吸道疾病主要的常见症状有“咳”、“痰”、“喘”。“咳”指咳嗽,是一种防卫性的动作。当呼吸道、肺泡等受到炎性刺激物和其他异物刺激的时候,就会引起咳嗽。所以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咳嗽症状。“痰”即咯痰,也是呼吸道疾病的特点。特别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常痰量很多,痰中常带
有各种致病微生物。医生经常根据观察到的痰的性状、痰液细菌培养的结果等等,来作为诊断、辨别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依据。“喘”,即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症状。呼吸道通气不足,体内缺氧就会出现喘,比如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支气管痉挛变窄,空气通过受阻;肺炎时大量肺泡被炎性分泌物填塞,呼吸面积减少;肺气肿时肺泡弹性降低,空气不能顺利交换等,都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病人表现为气急、喘促,甚至张口抬肩。此外,咯血、胸痛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受使肺部毛细血管破裂或通透性增加,可引起咯血;炎症等各种原因刺激胸壁可引起胸痛。总之,不论急性还是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出现上述各种症状,只是不同的病种,疾病的不同阶段,这些症状的表现形式不尽一样罢了。 中医将呼吸系统疾病分成“邪实”和“正虚”。邪实指病邪侵袭肺部,肺气被病邪壅闭。病邪壅闭可以是寒闭、热壅,也可以是痰阻。都使肺气宣降不利,出现咳嗽、气急、发热、咯痰粘稠或黄脓等临床症状,相当于急性的呼吸道疾病,或者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正虚”是外感急性病没有彻底治疗,或者反复发作,人体的正气即抵抗力受到伤害,病变由外感转为内伤,由急性发展成慢性。常常是肺的正气比如肺气或者肺阴先受到损伤,病程拖延久了以后,影响脾胃的运化,肺脾同病,这时影响到津液(即相当于体液)的代谢,饮食物不能转化成津液,反而变成痰,留在肺内,产生咳痰甚至痰量很多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就影响肾气的功能,肺肾同病,或者肺脾肾三脏同病。因肾虚不能纳气和肾虚水液泛滥,出现了久咳痰涎更多、喘促动辄加重等虚咳虚喘、痰饮不化的表现。此相当于慢性呼吸道疾病。 (3)保健重点及措施:根据人体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抵抗力下降时更容易发生的特点,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保健措施是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生了呼吸道疾病后,要积极地彻底治疗。还要注意防止和减轻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戒烟,避免刺激性气体的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用脱敏疗法,减轻哮喘的发作。 食疗是中医辨证施治的辅助疗法,运用的时候应首先辨别病症是属邪实,还是正虚。属邪实的,应以宣肺、肃肺、清肺、泻肺为主,比如用桑白皮粥清泻肺热,用寒凉咳嗽酒散寒宣肺等;属正虚的则用温肺、润肺、补肺、敛肺之法,比如甘蔗粥润肺阴等等。另外还要根据肺脾同病、肺肾同病或肺脾肾三脏同病的表现,肺脾同治、肺肾同治或肺脾肾三脏同治。正虚还常常与邪实夹杂,用方时也要虚实兼顾。根据咳、痰、喘、咯血、胸痛等临床症状,分别用止咳、化痰、平喘、止血、宽胸等对症治疗的药物。总之,要根据不同病种、病程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来达到辅助治疗,促进康复的目的。 2.慢性支气管炎的食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疾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咯大量粘液泡沫状痰,特别在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咳痰较多,有的病人伴气急。在秋冬季节症状加重,夏季稍微好转。气候突然变化,如突然降温的时候,或者受凉感冒以后,都会引起急性发作,出现恶寒、发热、咳嗽咯痰明显加重等等。本病的病因可能是,下呼吸道反复发生急性病毒和细菌感染,都没有彻底治愈,或者有的病人长期吸烟,长期接触尘埃,接触有害气体,使支气管粘膜反复受到刺激,产生了慢性炎症。西医把每年慢性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
以上,连续2年以上,并且排除了其他原因的,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反复发作多年的病人,还会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引起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分成——急性发作期:在慢性咳嗽基础上,咳嗽、痰多、气急明显加重,痰由原来的白色、泡沫样变成脓痰,或者出现畏寒、发热;——慢性迁延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咳痰,保持2个月以上,常常是在夏季。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的痰饮、咳喘、内伤咳嗽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位主要在肺,但病久以后还要影响脾和肾的功能。病程初期,外邪反复侵犯肺,肺气受伤,咳嗽反复发作;病程长后损伤脾气,使脾的运化功能(即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饮食物不能化为津液,反而变成湿痰,湿痰聚结成痰饮,所以病人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的痰。病变反复,拖延更久,肾气也受累,肾虚不能温煦气化水液,使痰饮更加重。而且肾气虚后,肾气的摄纳功能也受影响,病人出现一动就气急、气短、喘促,甚至出现下肢浮肿等等严重的症状。 本病肺、脾、肾三脏同病,痰饮积聚不容易化,加上反复外邪侵犯,痰饮郁闭有时形成痰火。病程久了还会使气血受到瘀阻,所以病情很复杂,常常是内外同病,虚实挟杂,病程长,并发症多,迁延难愈。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中医将本病分成好多种类型。急性发作期有风寒束肺型和风热犯肺型;迁延期可以分成肺脾两虚、脾虚湿盛、脾肾两虚等型。 各型的临床症状如下: 急性发作期: 风寒束肺型:咳嗽、喘息,痰多诸症加剧,痰如泡沫或稀白,量多,容易咳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舌苔白或白滑,脉浮紧。 风热犯肺型:咳嗽痰多加剧,痰白粘,或者黄稠,不容易咳出。发热,头痛,咽干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浮数。 缓解期: 脾虚痰盛型: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胸脘胀闷,纳呆神疲,大便溏。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濡。 肺脾两虚型:咳嗽声低,痰多,色白质稀,乏力气短,易患感冒,畏风自汗,动则作喘。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伴有轻度肺气肿。 脾肾阳虚型:咳嗽气促,动则作喘,痰多清稀,畏寒肢冷,腰痠膝软,夜尿增多,或见下肢浮肿,或有大便溏薄。舌质淡胖或紫暗,脉沉,常伴有肺心病。 辨证食疗: 急性发作期 风寒束肺型 (1)姜糖煎方 【组成】生姜汁150克,白砂糖120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消痰止咳。 【用法用量】鲜生姜榨取汁,与白砂糖相和,微火煮沸。每次取半匙含口中,慢慢咽下。 (2)寒凉咳嗽酒
【组成】全苏120克,杏仁30克,瓜篓30克,浙贝母30克,半夏30克,陈皮60克,干姜30克,细辛15克,五味子15克,枳壳30克,百部30克,白前30克,桔梗30克。 【功能主治】疏散风寒,宣通肺气,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用白酒5000克,浸入诸药,封泡10天后即可饮用。每日服1次,每次30~60克。 (3)芥菜粥 【组成】鲜芥菜6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将芥菜洗净切碎,与粳米放入锅中,加水500至800毫升,煮粥。每日早晚服1次。 风热犯肺型 (1)枇杷叶粥 【组成】枇杷叶10~15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止咳。 【用法用量】将枇杷叶切碎,用纱布包好,放锅中。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加水500毫升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组成】桑叶10克,杏仁、沙参各5克,象贝母3克,梨皮15克,冰糖10克。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润肺止咳。 【用法用量】将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梨皮、冰糖煎水代茶。 (3)桑白皮粥 【组成】桑白皮15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将桑白皮放入锅中,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 入粳米再加水500毫升,煮粥。每日早晚服1次。 缓解期 脾虚痰盛型 (1)莱菔子粥 【组成】莱菔子2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祛痰止咳。 【用法用量】莱菔子水研,滤过去渣取汁100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500毫升,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2)茯苓薏米粥 【组成】薏仁60克,白茯苓50克,糯米100克。 【功能主治】健脾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白茯苓打碎入砂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至150毫升,去渣。入薏仁、糯米,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成粥,兑入茯苓汁,煮开2~3沸。每日早晚各服1次。 (3)陈皮粥 【组成】陈皮10至15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 【用法用量】陈皮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入粳米50克,再加水4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肺脾两虚型 (1)杏仁粥 【组成】杏仁21枚,牛乳500克,桑白皮30克,干姜5克,大枣7枚,粳米50克。 【功能主治】补益肺脾,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杏仁去尖研细,放入牛乳中略浸,绞去滓。将余药煎20分钟,去渣取汁。将粳米加入药汁中煮粥,再加入杏仁牛乳,再煮沸。不计时服之。 (2)鲫鱼杏仁红糖汤 【组成】鲫鱼1条,甜杏仁10克,苡仁10克,茯苓10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化痰逐饮。 【用法用量】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同上药共入锅加水适量煮熟,调入红糖,吃鱼喝汤。 脾肾阳虚型 (1)猪肺汤 【组成】新鲜猪肺1具,麻黄15克,细辛15克,制附子15克。 【功能主治】温肾助阳,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猪肺洗净切块。先煮麻黄、细辛、附子,加水6碗,煎至5碗。去药渣及上沫,再入猪肺块煮熟,加盐少许。分6次食完,每天早晚各1次。 (2)核桃粥 【组成】核桃仁30~5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 【用法用量】粳米加水500毫升煮粥,核桃仁去皮捣烂,调入稀粥内,再用文火数沸。见粥表面有油为度。早晚各服1次。 3.肺炎的食疗 肺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了肺部的疾病。很常见的肺炎是细菌性肺炎,除此以外还有病毒性、立克次体性、衣原体性、支原体性等肺炎。这里讲的是很常见、症状很典型的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症状有突然高热、恶寒或寒战、咳嗽、胸痛、咳黄脓或铁锈色痰、呼吸急促等,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感染肺部的细菌以肺炎球菌很常见,另外还可能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正常人的上呼吸道一般都存在着这些细菌,因为呼吸道有防御功能,所以不会发病。当上呼吸道病毒等感染破坏损伤了支气管粘膜,或者受寒、饥饿、疲劳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削弱了全身的抵抗力时,这些细菌就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并迅速生长繁殖。再通过呼吸将细菌吸入肺泡,细菌到达肺泡,在肺泡内繁殖,顺着细支气管在肺组织内蔓延开来,就形成了肺炎。肺部炎症使肺泡内充满细菌、炎性分泌物,聚集了赶来消灭细菌的白细胞、单核细菌等吞噬细胞,肺部变实;成实性的了,所以x光摄片和胸透可以看见阴影,和上述一系列急性病症状。 根据发病季节、症状表现等,中医认为肺炎是邪气很盛的急性热病,很容易化燥伤阴,而且变化迅速。如果治疗及时,病人平素身体强壮,正气没有过分损伤的话,病程转归正常,可以分为初期、热盛期和恢复期。如果延误治疗,或者病人的身体平素就很虚弱,正气不强,就可能从热盛期阶段迅
速转变为中毒期,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初期病邪从口鼻进入,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出现恶寒、寒战等症状。邪气进一步进入,到达肺部,就迅速化热,使肺部被热壅塞。热将肺部的津液熬炼成痰,痰热阻塞在肺部,使肺的清肃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这时热势就上升,体温持续不退,还出现咳嗽气急,甚至鼻翼翕动,咳出黄脓或者铁锈色的痰。病人可能会便秘,小便色深,烦躁,汗多,咽燥口于等。如果治疗得当,人体的正气得到扶持,虽然出现了一点气阴受伤的表现,但病人仍然能够渐渐转入恢复期,热度退去,逐渐好转。如果此时正气一天天虚弱,邪气就陷入到深部,出现像昏迷、谵妄、抽搐等中医所说的“邪陷心包”、“热盛动风”等表现,使病情恶化,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中毒性肺炎”,预后就比较差。 由于肺炎发病急,病情重笃,变化快,所以除了要及时有效地彻底治疗外,护理调养也很重要。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既要注意保暖,被褥又不能盖得过于热。住处要保持空气新鲜,要多喝水,热盛期吃流汁饮食。 临床各期症状如下: 初期:恶寒,发热或寒战,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 热盛期:高热不退,口干咽燥,咳嗽,气急鼻翼翕动,咯痰黄脓,或吐铁锈色痰,胸闷或者胸痛,或者有腹部胀满,便秘,汗出多烦躁,苔黄脉滑数。 恢复期:身热渐退,或有低热,干咳盗汗,口干纳少,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 辨证食疗: 初期 (1)银桔粥 【组成】银花50克,桔梗12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将银花、桔梗入砂锅内,加水300毫升,浸透,煎1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粳米煮成粥,兑入药汁,煮开即成。每日3次温服。 (2)银芦薄荷饮 【组成】银花30克,鲜芦根60克,薄荷1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清肺散热。 【用法用量】将银花芦根入锅,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沸3分钟,滤汁加白糖温服。 热盛期 (1)桑白皮粥 【组成】桑白皮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功能主治】清泻肺热。 【用法用量】桑白皮入锅,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入粳米,加冰糖,再加水400毫升煮成粥。每日2次温服。 (2)鱼腥草伴莴笋 【组成】鲜鱼腥草50克,莴笋250克,盐、酱油、醋、味精、麻油等调味品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
【用法用量】鱼腥草去杂质洗净,沸水略焯捞出,加盐腌渍备用。莴笋去皮洗净,切成粗丝,加盐渍,沥出水,与鱼腥草同入盘,伴辅料,佐餐。 恢复期 (1)甘蔗粥 【组成】甘蔗汁150毫升,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润肺阴止咳。 【用法用量】取新鲜甘蔗榨取汁150毫升,兑水适量,加粳米煮粥。每日2次。 (2)百合杏仁粥 【组成】鲜百合10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 【用法用量】米将煮熟时,放入百合、杏仁(去皮尖),煮成粥加糖,1日2次温服。 4.支气管哮喘的食疗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病名叫哮症。它的发病特点是突然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和喉间哮鸣声。西医认为哮喘是因为机体过敏、支气管发生炎症等等原因,使病人的支气管受到了刺激,痉挛,变狭窄,空气通过受到阻碍,呼吸就会发生困难。空气通过变狭窄了的支气管,还会发出一种尖调的声音,有点像吹哨子的声音,叫作哮鸣音。支气管哮喘与病人的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病人大多数是过敏性体质,一个家族中常常有好几个人都有哮喘病。在吸人了过敏性的气体,接触了过敏性物质,受凉感冒后继发呼吸道炎症,以及过度劳累,受了精神刺激等情况下,都可以诱发。 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病是因为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却正常。因为肺主持人体内的气机宣发和肃降,脾主持饮食津液的消化和运行,肾主持人体水液的输布和蒸化。这三个脏的功能失常,气的通行就不畅,饮食物也不能正常消化,运行化为津液,而变成痰浊,水液的蒸化和输布也不正常了。结果痰滞留在人体内,胶固凝结,就成为哮喘经常发作的宿痰。宿痰停在胸隔之间,每当外来的风寒等病邪侵袭,或者饮食不当,或者情志不舒畅,或者过度劳累的时候,都会引动内伏的宿痰,使痰浊上泛,阻塞在气道内。痰和气在气道中相搏击,哮喘就发作了。清代医家李用粹将本病精辟地归纳成三句话:“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形象地说出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还根据发作时受到的病邪的寒、热性质不同,病人本身体质的不同和病机转化的趋势不同,以及由此所出现的寒的和热的不同症候群,分为“冷哮”和“热哮”。 哮喘的发作有时间性。有的病人在特定的季节里发作比较频繁,而且常常发生在夜间。发作的时候病人呼吸非常困难,被迫采取坐位和立位,“张口抬肩”,异常地痛苦,但发作以后呼吸又恢复到和平常人差不多。所以本病有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病比较顽固,经常反反复复地发作,发作次数过多,病程拖得长了以后,除了加重宿痰,肺气越来越虚以外,肺部的病还要影响到脾,进一步影响到肾,导致肺脾气虚,甚至肾不纳气,出现上盛下虚的虚喘症状。所以哮喘病时间久了以后,常常出现邪实正虚的多种症状。在缓解期,也会有肺、脾、肾三脏不同程度虚损的表现。发作时是以邪实症状为主,缓解期以正虚症状为主,就是本病的特点。根据脏腑虚损不同,分为脾肺气虚和肺肾两虚等类型。哮喘的常见临床症状如下:
发作期: 冷哮:咳嗽喘促不已,可有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喉中痰哮如水鸡声,咳痰清稀量多,或白如泡沫状。胸隔作闷,面色苍白,或者清灰,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热哮:发热头痛,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咳嗽痰黄,咳吐不利,胸闷烦躁,口渴喜饮,大便干,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缓解期: 肺脾气虚型:咳喘短气,面色恍白,自汗畏风,纳呆便溏,或有四肢浮肿,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濡弱。 肺肾两虚型:咳嗽短气,自汗形寒,动则气促,腰酸膝软,耳鸣头晕,或有遗精,舌质淡,脉弱。 辨证食疗: 发作期 冷哮 (1)红葵酒 【组成】天天果2000克,千日红花1000克,60度白酒15000克。 【功能主治】散结止咳定喘。 【用法用量】天天果浸干7500克白酒中,千日红花浸入另7500克白酒中。1个月后,压榨、过滤,取两种浸酒澄清液合并,再加10~15%单糖浆,装瓶密封备用。发作时每次服10~20毫升,1日3次,坚持服用半月以上。 (2)杏仁粥 【组成】苦杏仁1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定喘止咳。 【用法用量】苦杏仁去皮、尖,捣成泥,加水200毫升,煎1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放米入锅加水500毫升煮粥,兑入杏仁汁,煮2~3沸。每日早晚服,5~7天为1疗程。 热哮 (1)白果汤 【组成】自果仁12克,麻黄6克,冬瓜子15克,白糖或蜂蜜适量。 【功能主治】清肺平喘化痰。 【用法用量】麻黄、冬瓜子用纱布包,与去壳白果同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加白糖或蜂蜜,连汤服食。 (2)丝瓜鸡汤 【组成】嫩丝瓜3条,鸡肉200克,盐味精等佐料适量。 【功能主治】清化痰热,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丝瓜切薄片与鸡肉共堡1小时,入佐料。佐餐,每日1次,5日为1疗程。 缓解期 肺脾气虚型 (1)牛肺饭 【组成】牛肺200克,糯米适量。 【功能主治】养肺健脾益气。 【用法用量】将牛肺洗净,与糯米同煮,文火焗饭,调姜汁服。每日1 次。
(2)防喘汤 【组成】冬虫夏草10克,黄芪12克,大枣10枚,猪肺1具。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保肺。 【用法用量】取猪肺洗净,与诸药清水炖烂即成,饮汤食肺。1周服1 次。 肺肾两虚型 (1)核桃人参汤 【组成】核桃肉20克,人参6克,姜3片。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敛肺定喘。 【用法用量】上3药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眼汁。每晚临睡前温热眼。 (2)芡实粥 【组成】芡实100克,核桃肉20克,红枣20枚。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敛肺止喘。 【用法用量】将芡实、核桃肉打碎,红枣泡后去核,同入砂锅内,加500毫升煮20分钟成粥。每日早晚服食。 (3)核桃补骨脂煎 【组成】核桃仁30克,补骨脂10克。 【功能主治】补肾敛肺。 【用法用量】两药同煎,加水3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去渣喝汁。每日1~2次。 5.肺结核的食疗 肺结核病中医称之为“肺痨”、“痨擦”。它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血、胸痛、午后潮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等。这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了肺部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经常发生在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病后等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结核杆菌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到健康人的肺部引起发病的,也可以通过消化道等管道以及血行,传播到病人自身的其他部位,在肺结核的基础上再继发肾结核、肠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等。 中医理论也认为本病由“痨虫”侵蚀肺叶所引起,认识到本病有传染性。“痨虫”感染虽然是发病的外因,但人体正气的虚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内因。当人体抗病能力降低的时候,“痨虫”乘虚而入,就要发病。人体正气不虚,抵抗力较强的时候,即使受到感染,也可能不发病,或者发病很轻微。正气的强弱,还与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正气强,病变可以只局限在肺部,如果正气虚,病变就可能由肺部发展到其他部位。 “痨虫”侵犯肺叶以后,的伤肺部的阴津,使肺阴受到损伤,阴不能制约火,肺部的虚火上亢。所以本病的基本病理性质是阴虚内热,出现的午后潮热、盗汗、咳嗽少痰或无痰等症状都是肺热阴虚的表现。虚火过旺,还要灼伤肺络,热逼血在行,就出现胸痛、痰中带血、咯血等症状。 本病如果病程久长,迁延不愈,日益加重的话,虚火还会损伤病人的气,损伤阳,或者导致气血瘀阻,就从阴虚火旺发展成气阴两伤,甚至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或者气虚血瘀等严重状况。病变也可以从肺部延及脾和肾,使肺、脾、肾三脏都亏;或者从后天之气的损伤发展到先天元气亏虚,出现骨蒸、男子精少、女子闭经等症状。 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中医将本病分成为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两
伤、阴阳两虚等类型。 各型的临床表现如下: 肺阴亏损型:干咳,痰中带有血丝,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间盗汗。 口干咽燥,舌苔薄,舌尖红,脉细数。 阴虚火旺型:咳嗽气急,痰少而粘,或者无痰,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心烦口干渴,胸痛,舌质红终而干燥,舌苔薄黄,脉细数。 气阴两伤型: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神疲乏力,纳谷不馨,痰中有血,午后潮热,舌质红,边有齿痕,脉细弱而数。 阴阳两虚型:咳逆少气,午后潮热,形寒肢冷,自汗,盗汗,消瘦,舌光质红少津,舌胖有齿痕,脉微细而数或脉虚大无力。 辨证食疗: 各型通用 (1)大蒜粥 【组成】大蒜30克,白芨粉1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抗痨杀菌止血。 【用法用量】大蒜去皮,入沸水煮2分钟捞出。粳米加入煮蒜水中,煮至米开花。放入大蒜、白芨粉煮成粥。每日早晚温服,10~15天1疗程。 (2)菠菜籽粥 【组成】菠菜籽50克,粳米100克,白糖50克。 【功能主治】利肺治痨,止咳化痰。 【用法用量】菠菜籽水煎。取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加糖。作早晚餐服,3个月为1疗程。 肺阴亏损型 (1)百合粉粥 【组成】百合粉30克,糯米50克,冰糖10克。 【功能主治】润肺阴,止咳嗽。 【用法用量】百合粉、糯米、冰糖入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粥。早晚各服1次。 (2)二冬膏 【组成】天冬、麦冬各250克,川贝粉60克,蜂蜜100克。 【功能主治】滋润肺阴,清热化痰。 【用法用量】将天冬、麦冬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去渣取汁。入川贝粉及蜂蜜,文火煎炼收膏。每日3次,每次10毫升。 阴虚火旺型 (1)二鲜饮 【组成】鲜茅根150克,鲜藕200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止血。 【用法用量】茅恨、藕洗净切碎,加水600毫升煎汁。以汁代茶,频饮。 【组成】鲜生地200克,粳米50克,白蜜适量。 【功能主治】润肺清火,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生地洗净切块,煎浓汁滤出备用。粳米加水煮成粥,加生地汁、白蜜,煮开。每日早晚各服1次。 气阴两伤型
(1)珠玉二宝粥 【组成】生山药60克,薏苡仁60克,柿霜饼25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退虚热止劳嗽。 【用法用量】先将山药、薏苡仁共捣烂,煮至烂熟,调入柿霜饼,温热服用。每日1次,30天1疗程。 (2)冰糖黄精汤 【组成】黄精30克,冰糖50克。 【功能主治】补脾润肺,益气养阴。 【用法用量】黄精入砂锅,加水500毫升,浸透。入冰糖,文火煎1小时。每日早晚吃黄精喝汤。 阴阳两虚型 (1)虫草粥 【组成】冬虫夏草6克,白芨10克,糯米50克,冰糖10克。 【功能主治】培本固元,敛肺止血。 【用法用量】虫草、白芨研粉备用,糯米、冰糖入砂锅加水500毫升煮为粥。兑人药粉,再煮5分钟。每日早晚服1次,5~7天1疗程。 (2)羊肉麦仁粥 【组成】羊肉250克,小麦仁100克,生姜6克,盐与调味品适量。 【功能主治】调补阴阳,敛肺。 【用法用量】羊肉切碎,与小麦仁同煮粥。适加盐等佐料。早晚餐食,每日1次,连服半月。 6.支气管扩张的食疗 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反复复发生咳嗽,痰多,还常常咳出血来。本病的病因可能是因为经常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的肺组织反复发炎以后,使一些支气管阻塞,里面的分泌物不容易排出,或者受到损伤。多次反复后支气管就变形、扩张。扩张的支气管成为大量痰液贮存的场所,一旦感染,痰量很多,咳嗽剧烈。特别是病人夜间平卧时痰贮留在扩张的支气管里,早晨起床身体位置一改变,痰、咳就明显增多。咳出来的痰如果放在玻璃瓶里静置后,会出现上层是泡沫、中层是粘液、下层是脓性坏死组织这样明显的三层。因为痰留在支气管里不容易咳出,就容易反复感染。支气管管壁受到损伤,伤害到血管还会咯血,比较大的血管破损,就咯血多而不容易止。 中医把支气管扩张症归纳在“咳血”、“咯血”、“肺痈”等病症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变部位在肺,基本的致病因素是火邪。肺热炽盛是病机。中医把肺你作“娇脏”,因为肺很容易受侵犯,容易损伤。热邪侵犯肺部,或其他外邪犯肺以后化热,都会灼伤肺络。一是化为痰热,痰热壅阻肺部,使肺的宣发、清肃功能都受到妨碍,就咳嗽,痰多,日久反复,病情加重,痰量多,变成脓性。二是火邪会灼伤肺的络脉,会逼迫血液妄行,出现咯血反复不止。 本病病久以后,有几种可能的病机变化产生。一是肺部的痰和火郁结,阻塞气机,气滞血瘀。加上久病以后,瘀血进入脉络,都可以使出血不容易止,或者可能使血止以后再次反复。二是肺热损伤肺阴。肺阴受伤以后,日久严重还会影响到肾脏的阴精受伤,产生虚火。虚火上炎,更加加重肺络的损伤,出现许多阴虚火旺的表现。三是部分病人由于咯血过多,气血受到伤
害,或者是脾胃素来虚弱的人,病久会导致肺脾同病。中医认为,脾虚、气虚,都不能摄血,即血不容易止住,咯血症状反复,加重,还出现一系列气虚表现,使病不容易痊愈而反复、缠绵。 支气管扩张症在临床上有发作期和迁延期。发作期是急性期,出现恶寒、发热,咳嗽剧烈,痰量增多,大量脓性痰等急性感染症状,或者表现为大量咯血不止。迁延期是慢性期,咯血已不是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的症状也已经缓解。主要症状是咳嗽痰多,痰中带血丝,以及胸闷、胃口差、乏力等一系列虚弱的表现,其主要症候表现为虚多实少。各期的症状如下: 发作期: 肺热炽盛型:身热咳嗽,痰多黄脓,胸痛胸闷,口干喜饮,便秘,咯血鲜红,舌红苔黄,脉滑数。 咯血不止型:咯血反复不止,血色鲜红,心慌烦躁,汗出口渴,胸闷胸痛,舌质红少苔,脉数急。 虚人上炎型:咳嗽身热,或午后潮热,咯血多,咳痰少,咽干口燥,或可有遗精盗汗,舌红或绦,少苔,脉细数无力。 迁延期: 肺脾两虚型:咳嗽痰多,痰白或黄,神惫懒言,面色少华,胸闷乏力,纳呆腹胀,偶有咯血或痰中带血,大便溏薄,舌胖淡,脉虚细。 肺肾阴虚型: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乏力短气,心悸眩晕,咽干口渴,舌红苔薄或少苔,脉弦细数。 辨证食疗: 发作期 肺热炽盛型 (1)芦根粥 【组成】鲜芦根150克,梗米50克。 【功能主治】清肺泄热,排脓痰。 【用法用量】芦根洗净,切段去节,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入粳米,再加水250毫升,同煮为稀粥。每日2~3次温服。 【组成】薏苡仁60克,杏仁20克,冰糖、粳米适量。 【功能主治】宣肺化脓痰。 【用法用量】杏仁去芯洗净。薏苡仁入锅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继煮成粥,加冰糖。每日2次,早晚服。 咯血不止型 (1)茅根良粥 【组成】鲜茅根25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情肺泄热,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茅根洗净,去须及节间小根,切碎,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300毫升,加冰糖适量。每日早晚温服。 (2)白芨鲜藕粥 【组成】白芨15克,鲜藕20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肺凉血,收敛止血。 【用法用量】鲜藕洗净切片,与粳米同入锅,加水600毫升煮成粥。白芨研细粉捣入粥内,煮沸。每日早晚温服。 虚火上炎型
(1)二鲜饮 【组成】鲜茅根150克,鲜藕200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将茅根,藕洗净切碎,加水600毫升,煎汁。以汁代茶频 饮。 (2)生地黄粥 【组成】鲜地黄200克,粳米50克,白蜜适量。 【功能主治】滋肾润肺,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生地洗净切碎,煎浓汁备用。粳米煮粥,加入生地汁、白蜜,再煮沸。每日早晚温服。 迁延期 肺脾两虚型 (1)萝卜羊肉粥 【组成】萝卜100克,羊肉50克,粳米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化痰消食。 【用法用量】萝卜洗净去皮切小块,羊肉切成小块,沸水中焯2分钟。放入砂锅,加水800毫升沸后文火煮30分钟,入萝卜块,同煮至羊肉烂。日常佐餐。 (2)茯苓藕粥 【组成】茯苓12克,鲜藕120克,山药12克,百合10克,大枣10枚,粳米适量。 【功能主治】滋肺健脾。 【用法用量】鲜藕洗净切片,再与4物合煮熬浓汁,代茶饮。每日2~3 次。 肺肾阴虚型 (1)生地黄粥见本病发作期虚火上炎型。 (2)银耳粥 【组成】银耳10克,粳米100克,大枣5枚,冰糖适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止血。 【用法用量】将银耳洗净泡透,同粳米、大枣、冰糖入锅,加水500毫升,共煮成粥。每日早晚温服。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