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循环系统疾病的食疗

1.概说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机构组成。循环系统疾病包括上述所有这些器官的疾病,它们在内科疾病中占较大比重,且多较严重,常明显地影响病人的劳动力,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1)生理特点:人体内,心脏、大血管及其分支直至交织如网的毛细血管,构成一循环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起着运输血液,分配血液以及物质交换的作用;毛细血管网遍布全身各部的器官和组织中,在其中流动的血液将氧、各种营养物质、酶和激素等物质供给组织,又将代谢产物运走,从而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心脏处于循环系统的中心,由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及左右房室瓣和半月瓣四个瓣膜组成。它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如同泵一样推动血液循环:将自腔静脉回流来的含氧量低的血液(血氧饱和度66~88%)泵入肺动脉,又将自肺静脉回流来的在肺泡壁毛细血管氧合后含氧量高的血液(血氧饱和度95~100%)泵入主动脉,供应全身脏器。心脏的泵血主要在于心肌的舒缩。心脏本身的血供主要来自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冠状动脉,其大分支分布于心肌表面,小分支进入心肌,经毛细血管网汇集成心脏静脉,很后形成冠状静脉窦进入右心房。 血管是循环系统的周围结构,为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向组织,管壁含有较多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将小动、静脉相连,在组织中呈网状分布,管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少量纤维组织构成,血液在此可直接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提供氧、激素、酶、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故毛细血管又称功能血管,其渗透性和静水压与血液胶体渗透压调节着血液与组织间的体液平衡;静脉将血液从组织汇入心脏,其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能容纳很大的血量,又称容量血管。 心脏虽有自律性,但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受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激素、电解质等神经体液的调节。 在通常安静的情况下,成人心脏每分钟搏动60~100次,每分钟从心室排出约5升血液(心排血量)。当运动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心排血量可增加到20升/分,为正常时的4倍。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是由血管内血液的充盈,以及心脏射血的力量所产生的。通常以测量肽动脉血压力标准。在安静状态时,我国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0~18.7千帕(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12.O千帕(60~90毫米汞柱)。安静时,舒张压持续超过12.o千帕(90毫米汞柱),即可认为是高血压。如舒张压低于6.67千帕(50毫米汞柱),收缩压低于12.0千帕(90毫米汞柱),则是低血压。 (2)病理特点:循环系统疾病又常称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居其他疾病发病率之上,死亡率也仅次于癌症而居第2位。循环系统疾病中又以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很为常见,亦即中医常见的“头痛”、“眩晕”、“中风”、“胸痹”、“真心痛”等病证。这些病证可以从青少年开始,由于生活起居、生活环境、精神情志、饮食习惯等不谨慎、
不合理而循序缓慢起病。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的自觉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水肿、紫绀、昏厥、咯血、头痛、头晕等等。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应首先注重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然后再根据情况作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其他检查。有些病人需作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检查,很后对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循环系统与人体其他各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循环系统疾病可以引起其他系统器官的病变;其他系统疾病亦可以累及循环系统而引起循环系统疾病。因此在研究与分析循环系统疾病时,无论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或防治等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到整个人体。 (3)保健重点及措施: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应着重于病因的预防和治 疗。 目前,循环系统疾病在国内外部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对其研究已进入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的时期。为了提高防治水平,必须中西医结合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同时吸取和发展近代医学中的有用部分。循环系统疾病的食疗正是从整体考虑,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对食品的营养分析,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对心血管疾病科学合理饮食的总的原则是:低钠(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尤其是要减少低密度脂蛋白)、不吸烟、不酗酒、不饱餐。 以下就循环系统中常见的高血压病食疗、动脉硬化食疗、冠心病食疗作分别介绍。但有一点须请读者注意,循环系统疾病的食疗只能作为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辅助手段,一旦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仍必须抓紧时间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 2.高血压病的食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正常人的血压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焦虑、紧张、应激状态、体力活动时都可升高;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而增高,40岁以下收缩压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以后年龄每增长10岁,收缩压可增高1.33千帕(10毫米汞柱)。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 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以下,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90毫米汞柱或以下。 高血压(成人):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或以上,和(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或以上。 临界性高血压:血压值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而低于95毫米汞柱,或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而低于160毫米汞柱。 高血压作为一个综合征可见于两类疾病之中: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高血压力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人中的90%。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此种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可有可无,可为暂时性或为持久性,约占高血压病人中的10%。 此外,还有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高于正常,但舒张压则正常或低于正常,脉压增大,多见于动脉硬化,也可见于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机能亢进、运动、发热、贫血、脚气病、周围动静脉漏、动脉导管未闭、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这里主要谈高血压病的食疗。 高血压病是长期的、顽固的、危害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属于中医的“头痛”、“眩晕”、“肝阳”、“肝火”、“肝风”、“中风”等范畴。高血压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近,一般40岁以上发病率较高,所以国际上把高血压病列为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一般城市居民高于乡村居民,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噪音大的环境下也可使高血压发病率增高。高原地区有高山反应性高血压。女性常有绝经期高血压。高血压病常有家族遗传性。高血压病有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 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是缓进型,患者病情发展缓慢,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出现轻度而暂时的血压升高,以后病情发展,血压可逐步升高并趋向持续性或波动幅度很小。近半数的病人可无症状,有的病人可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夫眠、烦闷、乏力、心悸、四肢麻木感等。这些症状部分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也并非都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故其轻重与高血压程度并不一致。急进性高血压病病情凶险,约占高血压病患者的1~5%,患者多为年青人,预后较差,故又称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大致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使动脉压持续升高而形成,而肾脏、内分泌系统、电解质等亦参与了发病的过程。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机体阴阳消长、平衡失调所引起的,特别是肝肾两经阴平阳秘的调节功能失常,形成上盛下虚的病理机制。上盛为肝气郁结,肝火、肝风上扰,气血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失滋养,而致肝阳偏盛。患病日久,阴损及阳,又致阴阳两虚。大致可分早期眩晕、中期肝阳、晚期中风三个阶段,但不能机械划分。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尽管各家学说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饮食起居、七情不慎可致肝肾阴阳失调而罹病。 高血压病虚证多于实证,阴虚多干阳虚。阳亢是表,阴虚是本。临床上阳亢、阴虚多同时存在,但有偏胜,有的偏于阳亢较甚,有的偏于阴虚较甚,并有挟火、挟痰、挟风之不同。若妇女更年,月经不调,腰酸尿频,头痛头晕者,此属冲任不调。冲脉、任脉属人体奇经八脉,调理冲任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以调理冲任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有较满意的效果。 中医对高血压的分型如下: 阴虚阳亢型:眩晕头胀,心烦耳鸣,失眠多梦,面赤目红,烦躁易怒,腰酸口苦,舌红或黯红,苔薄白或苔黄,脉弦。 阴阳两虚型:头痛眩晕,目糊耳鸣,肢冷腰酸,气促汗出,多梦脚软,尿频尿多,舌红绛或淡胖,苔薄白,脉弦细或结代。 冲任失调型:头痛,颈板,腰酸,失眠,面红,升火,急躁,出汗,苔薄腻,脉弦紧或弦细; 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精神调节、合理作息,避免情绪波动,饮食要限制钠摄入量(低盐)、低脂肪,避免肥胖,应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辨证食疗: 阴虚阳亢型 (1)芹菜凉拌海带
【组成】鲜芹菜100克,海带50克,香油、醋、盐、味精适量。 【功能主治】平肝清热,降血压。 【用法用量】鲜芹菜洗净切段,海带洗净切丝,然后分别在沸水中焯一下捞起,拌一起倒上适量香油、醋、盐、味精拌和食用。常服能防冶早期高血压。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食。 【按】芹菜性凉味甘,功能平肝清热降压。海带性寒味咸,海带淀粉硫酸脂具有降血脂之功,可以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 (2)冬瓜草鱼汤 【组成】草鱼(以鱼尾较好)200~250克,冬瓜500克,盐、味精少许。 【功能主治】平肝祛风,利水降压。 【用法用量】草鱼洗净,先用油煸一下,然后倒入洗净切块的冬瓜,加水适量炖3~4小时,加少许盐、味精等调料即可。常服能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注意事项】虚寒滑泄之人慎服。 【按】草鱼性温味甘,功能平肝祛风,暖胃和中。冬瓜性凉微寒味甘淡,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暑,由于含钠量较低,又是冠心病、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佳蔬。 (3)蓬蒿蛋白饮 【组成】鲜蓬蒿250克,鸡蛋清3只,香油、精盐、味精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养心安神,降血压。 【用法用量】鲜蓬蒿洗净,放清水中煎煮,将要熟时加入鸡蛋清再煮片刻,加香油、精盐、味精适量即可。常服可治高血压头眩少寐。 【注意事项】泄泻者忌服。 【按】蓬蒿性平味辛甘,功能清热养心,可治高血压头眩少寐。鸡蛋性平味甘,功能养血安神,蛋白中几乎没有脂肪,可除高血压患者惧高脂肪之虑。 (4)菊花粥 【组成】杭菊花15克,粳米60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肝除烦。 【用法用量】粳米煮粥,粥熟后调入杭菊花末再稍煮1~2沸即可。常服可治肝火头痛、眩晕、高血压等。 【注意事项】可淡食,也可少放些糖或盐食之。 【按】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功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降肝阳。粳米性平味月,功能益气和胃。 阴阳两虚型 (1)双耳汤 【组成】黑木耳10克,银耳10克。 【功能主治】补脑养心,凉血止血,降低胆固醇。 【用法用量】黑木耳、银耳洗净浸软,加冰糖,放碗内蒸1小时后顿服。 每日1次,常服治血管硬化、高血压和眼底出血等。 【注意事项】木耳润肠,故大便溏薄者忌用。 【按】黑木耳性平味甘,功能补气益智生血,凉血止血。银耳性平味甘淡,功能润肺养胃,补脑养心。
(2)淡菜芹菜汤 【组成】淡菜10克,芹莱50克。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降血压。 【用法用量】淡菜、芹菜洗净切丁,一起煮汤,少加调味(或不加)。 代茶常喝,可益肝肾,降血压。 【按】淡菜性温味甘咸,功能补肝肾,益精血,降血压。芹菜性凉味甘,功能清肝降压。 (3)天杞肉糜粥 【组成】天麻30克,枸杞15克,精肉糜30克,粳米60克。 【功能主治】补肝肾,平肝止烦。运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 【用法用量】天麻、枸杞水煎取汁,加入粳米、精肉糜兑水煮粥。可少放食盐、味精等调味。1日顿服或早晚2次分服。每日1料,常服可治高血压眩晕、少寐。 【注意事项】湿热内蕴、脾虚滑肠者慎服。 【按】天麻性平味甘,功能平肝息风,通络止痛。枸杞性平昧甘,功能益肝肾,补精血明目。瘦猪肉性平味甘咸,功能补肝肾,治眩晕。粳米性平味甘,功能益气,和胃,止烦。 (4)蘑菇炒双丝 【组成】茄子200克,胡萝卜100克,鲜蘑菇100克,豆油50克,食盐、味精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宽中,降压降脂。 【用法用量】茄子、胡萝卜洗净切丝,鲜蘑菇洗净切片。豆油入锅,待油热一起倒入煸炒,然后加少许水加盖焖熟,再加入适量食盐、味精翻炒几下装盘当菜。常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 【注意事项】高血压宜低盐,不可口重贪咸。 【按】茄子性凉味甘,功能活血散瘀,理气健脾,能降低胆固醇,保护毛细血管,能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胡萝卜性平味甘,功能降压强心,抗炎,抗过敏。蘑菇性凉味甘,功能健脾开胃,理气化痰,降压降脂。豆油性平味甘,功能健脾宽中,降压降脂。 冲任失调型 (1)蓬蒿蛋白饮见阴虚阳亢型。 (2)菊花粥见阴虚阳亢型。 (3)甜浆粥 【组成】鲜豆浆500毫升以上,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宽中,利水止烦,降血压。 【用法用量】鲜豆浆代水与粳米煮粥,粥成加入冰糖适量。常服可调冲任,降血压。 【注意事项】多食易生痰动嗽,故脾虚、咳嗽有痰者慎服。 【按】豆浆系黄豆磨浆制成。黄豆性平味甘,功能健脾宽中,润燥利水除湿,常服可防治高血压。粳米性平味甘,功能益气,和胃,止烦。冰糖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降浊解毒。 (4)二仙猪肉汤 【组成】仙茅、仙灵脾、当归各9克,瘦猪肉片30克,食盐少许。 【功能主治】温肾阳,调冲任,降血压。适用于妇女更年期高血压。
【用法用量】仙茅、仙灵脾、当归、瘦猪肉片共煮成汤,加食盐少许调味,去渣喝汤。顿服,1日1料。 【注意事项】凡湿热内蕴、痰浊阻滞、食滞、便泄者不可服。 【按】仙茅、仙灵脾性温热味辛甘,功能均可温肾壮阳,祛除寒湿,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当归性温味甘辛,功能活血调经,降血压,降血脂。猪肉性平味甘,功能补肝肾,治眩晕。 3.动脉硬化的食疗 动脉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动脉壁增厚、变硬而缺乏弹性的全身性血管系统的病变。它可以累及大、中、小三类动脉,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AS)、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常发生于老年人头颈、肢体动脉,使血管变硬,缺乏弹性,但一般不影响血液供应,因此常不产生明显症状,临床意义也不大。小动脉硬化常使末梢小动脉的内膜有不定形沉积物,呈透明变性,使管腔缩窄,对脑和肾的血液供应减少。这种病变多与高血压有关。动脉硬化中以动脉粥样硬化很为严重,它影响大、中动脉,受累动脉的内膜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复合糖类的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膜的逐渐退化与钙化。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相当严重的后果。习惯上谈及动脉硬化即指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佯硬化、肠系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 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锻炼等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因素。另外,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又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预防因素。因为1周岁时就会有轻度的动脉硬化改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到20岁左右约1/3的人可能发生动脉硬化。其主要原因是幼儿食品中脂肪含量过高,以及高糖饮食等营养过剩,使儿童过于肥胖,而这正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所以预防必须自幼年开始。不过动脉硬化病变不到一定程度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动脉硬化不等于动脉硬化症。大约50岁以后动脉硬化症的发病率开始明显增多起来,所以中年人应列为动脉硬化的重点预防对象。 祖国医学认为动脉硬化是由寒凝气滞、瘀血痰浊阻碍络脉,逐渐影响气血运行所引起的。当身体某一部分出现动脉硬化症时,中医有相应范畴的病证进行描述,如头痛、眩晕、胸痹、瘁证、耳鸣等等。 辨证食疗大致可分为两类,即青少年的早期预防和中老年的重点预防。但动脉硬化按中医的说法有气滞血瘀痰凝、络脉瘀阻、久病气血不行及脏腑亏损诸说,只是病变程度不一,而且参差存在,不可强行划分。 动脉硬化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因为动脉硬化与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早期预防食疗尤其应侧重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到重点预防时除了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外,还应注意行气活血化瘀,疏通络脉,注意补益气血和补益各脏腑。 早期预防 (1)糖醋大蒜 【组成】大蒜500克,醋500克,白糖250~500克。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行滞消食,降血脂。
【用法用量】大蒜洗净晾干浸入糖醋内,l周后即可食用。每天食用适量,带喝些醋汁。 【按】大蒜性温味辛,功能消食行滞健脾。现代医学证实大蒜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白糖性微寒味甘,功能和中益脾。醋性温味酸苦,功能调味助消化。 (2)如意菜 【组成】黄豆芽250克,食用油30克,盐、味精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宽中。 【用法用量】黄豆芽洗净,食用油热后清炒,放适量盐和味精,当菜食用。常服可防治动脉硬化,降脂降压。 (3)玉米饼或糕 【组成】玉米面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降糖,降脂利尿。 【用法用量】玉米碾面,做成饼或糕代饭食用,连食3个月,以后断续常食。 【按】玉米性平味甘,功能健脾降糖,降脂利尿。 重点预防 (1)鲜山楂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行气散瘀,有降血脂,降血压,强心,收缩子宫等作用。 【用法用量】每日饭后吃3~5枚鲜山楂或适量山楂制品(如山楂糕、山楂片、山楂酱等)。 (2)桃仁山楂粥 【组成】桃仁10克,山楂糕60克,粳米30~60克。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消食和中。 【用法用量】先把桃仁洗净捣烂用布包,山楂糕切丁,一起入粳米加水同煮为粥(山楂糕已烊化)。可少加白砂糖悦味,作点心服。每日1料。 【注意事项】勿空腹服,慢性脾胃虚弱者慎用。 【按】桃仁性平味甘苦,功能破血行瘀、润肠。山楂性平味甘酸,功能 消食和中、行气散瘀,可防治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粳米性平味 甘,功能益气和胃。 4.冠心病的食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很常见类型,也是危害性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病。冠心病分类一般可分6型:猝死;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隐匿性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我国很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记载。《灵枢·厥病篇》描写:“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圣济总录》说:“胸痛者,胸痹痛之类也,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即似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 冠心病诊断根据如下: 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而无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证据。 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上的病人,休息时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
或心电图运动测验呈阳性,无其他原因可查,并有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如无有关临床症状,可诊断为无症状冠心病。 40岁以上的病人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或乳头肌功能失调,伴有休息时心电图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而不能用心肌疾病或其他原因解释,并有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 有可疑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并有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者:40岁以上;高胆固醇血症;休息时或运动后心电图可疑。 据统计,冠心病的患病率一般男性高于女性,男:女=2.5~5:1,但女性在50岁以后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吸烟、工作竞争性强、精神紧张、脑力劳动者易患此病。尽管目前在医学上仍把冠心病放在老年病的范畴进行研究,而且的确40岁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开始增多,几乎每10岁增加1倍,但事实上,当病人出现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时,其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和管腔狭窄的程度已到了中晚期。有资料表明,动脉粥佯硬化自幼年即有发生,所以预防必须自幼年开始,常年保养,而饮食调养是主要预防措施之一。 冠心病在临床上多以虚、寒为主,但常有标实症状,如气滞、血瘀、痰湿等。 气虚寒凝、胸阳不振型:心慌,气短,乏力,胸闷疼痛,牵引后背,苔厚质暗,脉弦紧或结代。 本虚标实、气血瘀阻型:心胸刺痛,胸闷气促,心烦不安,舌紫暗或舌下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紧或涩。 辨证食疗: 气虚寒凝、胸阳不振型(1)薤白粥 【组成】薤白15克(鲜品30克),粳米60克。【功能主治】益气散寒通阳。 【用法用量】薤白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煮成粥。顿服,1日1料。常服可治冠心病胸闷不舒或心绞痛。 【按】薤白性温味辛苦,功能散寒通阳,温中寻滞。粳米性平味甘,功能益气和胃。 (2)拨粥 【组成】薤白15克(鲜品30克),面粉60克或粳米60克,葱白2茎。【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散寒通阳。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薤白、葱白洗净切碎,与面粉用冷水和匀,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改用粳米与薤白、葱白同煮成粥),可加少许盐调味。顿服,1 日1料。 (3)淡菜冬瓜汤 【组成】淡菜30克,冬瓜250克,盐、味精适量。 【功能主治】降脂,降压,利水。 【用法用量】淡菜洗净,冬瓜洗净切块,二者同煮汤,加入少许盐、味精,1日分几次喝尽。 【按】淡菜性温味甘咸,功能降血脂、降血压,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冬瓜性凉微寒味甘淡,功能利水解毒、清热消痰,由于含钠量较低,因此是冠心病的佳蔬。
(4)海带汤 【功能主治】降血脂。 【用法用量】海带60克,每日1剂煮食。淡食或可加些适量调味品。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食。 【按】海带性寒味咸,海带淀粉硫酸脂为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血脂之功效,能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使血中胆固醇降低,因而对血管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等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本虚标实、气血瘀阻型 (1)桃仁粥 【组成】桃仁1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先把桃仁洗净捣烂如泥,用布包,入粳米,加水同煮为粥,少加糖悦味。食粥顿服,每日1料。有益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 【按】桃仁性平味甘苦,功能破血行瘀、润肠。粳米性平味甘,功能益气和胃。 【组成】山楂片30克,茶3克。 【功能主治】舒张血管,降脂降压强心。 【用法用量】山楂片、茶开水复泡续饮(1日量)。常服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恢复期。 【按】山楂性平味酸甘,实验证明其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脂降压强心作用。茶性凉味苦甘,茶中所含咖啡因和茶单宁酸协同作用,可防止人体内胆固醇的升高,扩张血管,有防止心肌梗塞的作用。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