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泌尿系统病症的食疗

1.概说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4部分组成。肾不断产生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蓄积到一定量时,经尿道排出。 (1)生理特点: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位于腹后壁前方脊柱的两旁,每个重约125~150克,占体重的0.4~0.5%。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对调节和维持人体内内环境中体液的量和成分有重要作用。肾脏的解剖生理单位称为肾小单位(或称肾单位),每个肾有100多万个肾小单位。每个肾小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构成。肾小球(或称肾小体)位于肾皮质内,是肾小单位的起始部分,由血管球和球囊组成,血管球旁有血管球旁器,能分泌肾素。肾素在正常情况下作用不显,当肾脏缺血、缺氧时,肾素分泌增高,可引起血压升高,这是肾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肾小管是一条连接球囊的细长管道,迂回曲折,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3部分。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的主要作用是对原尿进行重吸收。 输尿管是细长的肌性管,起自肾盂,开口于膀脱底,长约25~30厘米。输尿管全长有3处狭窄,一是在肾盂下端,二是平骨盆上口处,三是在膀胱壁内。肾结石下行时容易留在这些狭窄处,从而引起腰部剧痛(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 膀胱是囊状的储尿器官,正常容量为350~750毫升,通常储尿达400毫升时,便可产生尿意。 男、女性的尿道在功能上和形态上都不相同。女性尿道短而宽,专门排尿,这是女性易患尿路感染的一个原因。男性尿道除排尿外,还有排精的作用。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其中有些含氮化合物和盐类,对身体有害或无用,应及时清除。这些物质绝大部分需要经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泄。肾不仅具有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的作用,而且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调节电解质浓度及总量,调节酸硷平衡,调节血压和分泌红细胞生成素等,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 (2)病理特点:肾脏疾病的症状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是各种疾病的特殊症状,如肾盂肾炎有尿路及全身感染症群,肾结石有尿路梗阻等症群,胶原性及过敏性紫癜疾病有全身及皮肤表现等,各有其特征性。另一类是肾脏病变所引起的表现,如浮肿、高血压、血尿以及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等。 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因很多,内科中常见的病因有: 变态反应性疾患: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胶原性疾病所引起的肾脏病变。 感染:包括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和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所引起的局灶性肾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疟原虫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等。 肾血管病变: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硬化症、肾血管性高血压和少见的肾静脉血栓形成所致的肾病综合征。 代谢异常及先天性疾患:如肾结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淀粉样变、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囊肾及范可尼氏综合征等。
药物、毒素和严重循环衰竭对肾脏的影响:如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原因未明:如类脂性肾病。 祖国医学对肾脏疾病早有记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里有“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寝汗出、憎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的记载,已明确指出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密切关系。当然中医所说的肾与现代医学的肾脏概念不完全相同。 在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石病)的急性早期并不出现“肾”病证候(指“肾阴”、“肾阳”),如急性肾炎多归之于外感风邪,肺气不宣,或称之为风水(阳水),急性肾盂肾炎多归之于下焦湿热。但到慢性阶段,则常有“脾虚”及“肾虚”症状,治疗上就要按扶正法邪,攻补兼施的原则。如慢性肾盂肾炎常在清热利湿时加用健脾补肾药物,可改善机体抗病能力而加强清热利湿的效果。而肾石病久病以后,加用补肾药物可避免耗散正气之弊,提高排石的疗效。至于慢性肾炎,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3)保健重点及措施:综上所述,引起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很多,针对病因进行防治能减少发病。预防感染,祛除病因,适当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合理、科学的饮食,是防治泌尿系统疾病的保健重点。对于尿路感染、肾石症应该增加饮水,以利于控制感染、排出结石。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因此应避免长期、大剂量地服用这类药物,或者在服用时应增加饮水以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食疗会有助于肾脏疾病的治疗、保养和康复。这里着重介绍肾炎的食疗、尿路感染的食疗(肾盂肾炎)、肾结石的食疗,对有这类肾疾的患者提供一些简便、实用的保健饮食,以利于早日康复。 2.肾炎的食疗 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以双侧肾脏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种肾的原发性疾病。在病因学方面,急性肾炎中不少病人的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但其他型的肾炎特别是慢性肾炎的病因,大多不明。对肾炎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从病人尿内可检出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FDP),和有时用消炎痛、阿斯匹林等抗炎药物能控制蛋白尿等事实,提示肾炎发病机理中有炎症因素,但对于炎症系因肾脏受刺激后的非特异性反应,还是免疫引起的特异性病变,尚难肯定。目前盛行用免疫反应来解释肾炎的发病。 肾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水肿、高血压,或有肾功能衰竭。根据临床表现,肾炎大致属于“水肿”、“淋病”、“尿血”、“虚损”等范畴内。中医认为肾炎多由风邪外袭,或冒雨涉水,居处潮湿,或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三焦气化功能失司所引起。急性肾炎多由风湿外邪侵袭,致使三焦阻滞,其病变部位偏在肺卫。慢性肾炎或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或因内伤而发,其病变部位偏在脾肾。肾炎从中医辨证并不限于肾,肾炎早期多属实属热,病主要在肺、小肠、膀胱,到了后期,出现正虚时,才关系到肾,而且“肾多虚证”。 中医辨证肾炎可分5型: 外邪犯肺、三焦阻滞、下焦湿热、邪迫血分型(急性肾炎):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气喘,头面四肢浮肿,尿少赤涩,大便干燥,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滑或紧数。
肺失宣降、脾运不健型(慢性肾炎,复感外邪):恶寒发热,咳嗽或喘,胸闷咽痛,有汗或微汗,高度浮肿,以头面为重,腹胀便溏,纳差少尿,苔薄白,脉滑数。 脾肾两虚、精气外泄型(慢性肾炎,以蛋白尿为主):面色苍白无华,神疲体倦,腰酸膝软,尿有蛋白,舌质淡,脉虚弱乏力。 肝脾肾虚、水湿泛滥、精血亏虚型(慢性肾炎,以水肿为主):面色苍黄,全身亮,高度浮肿,腹胀如鼓,尿量极少,神疲怕冷,肢体麻木,便溏次频,苔薄白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沉缓。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慢性肾炎,兼高血压症):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五心烦热,口干欲饮,夜寐不安,腰酸腿软,苔白质红,脉弦细数。 辩证食疗: 外邪犯肺、三焦阻滞、下焦湿热、邪迫血分型 (1)黑鱼汤 【组成】黑鱼1条,茶叶6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补脾利尿。用于急性肾炎。 【用法用量】黑鱼去腮内脏洗净,腹内加入茶叶,丈火煮1小时。喝汤吃鱼。 【注意事项】宜淡食。 【按】黑鱼性寒味甘,功能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茶叶性凉味苦甘,功能清热,解渴,消食,利尿,化痰,止痢,解毒。 (2)茅根车前茶 【组成】茅根60克,车前草60克,绿茶1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用于急性肾炎。 【用法用量】茅根、车前草水煎20分钟,加绿茶。分2次服,日服1 剂。 【按】茅根性寒味甘,功能清热利尿,凉血生津,止血。车前草性寒味 甘,功能清热明目,利尿法痰。茶叶性凉味苦甘,功能清热,解渴,消食, 利尿,化痰,止痢,解毒。 肺失宣降、脾运不健型 赤豆杏仁姜粥 【组成】赤豆100克,杏仁20克,粳米50克,姜7片,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运脾消肿。用于慢性肾炎,复感外邪。 【用法用量】杏仁去皮尖碾碎和生姜水煎去渣留汁,入赤豆兑水先煮半烂,再入粳米煮粥,粥熟放红糖适量。l日服完,每日1料。 【按】赤豆性平味甘酸,功能行水消肿,解毒排脓。杏仁性温味苦,功能止咳定喘,润肠通便。粳米性平味甘,功能补中健脾,养阴生津,明目益智,坚肠止泻。姜性微温味辛,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红糖性温味甘,功能补中缓肝,和中散寒,活血祛瘀,清热解毒。 脾肾两虚、精气外泄型 葡萄三子粥 【组成】葡萄30克,拘妃子15克,菟丝子15克,金樱子15克,鹿角霜10克,粳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固肾,滋阴助阳。用于慢性肾炎以蛋白尿为主者。
【用法用量】将枸杞子、菟丝子、金樱子水煎去渣留汁,加入葡萄、鹿角霜、粳米兑水煮粥。可分2次服完,连食1~3周。 【按】葡萄性平味甘酸,功能滋阴生津,补益气血,壮腰强筋,利湿通淋。枸杞子性平味甘,功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菟丝子性微温味甘酸,功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金樱子性平味酸涩,功能收涩,固精,止泻。鹿角霜性温味甘咸,功能固肾壮阳,敛精止血。粳米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健脾除湿。 肝脾肾虚、水湿泛滥、精血亏虚型 泥煨鲤鱼 【组成】鲤鱼1条(500克左右).黄芪30克,肉桂3克,阿胶15克,鹿角胶15克。 【功能主治】益肝,补脾,温肾,填精养血,利尿消肿。用于慢性肾炎水肿不退者。 【用法用量】鲤鱼剖腹留鳞,去肠杂、腮,洗净,将黄芪、肉桂、阿胶、鹿角胶填入鱼腹中,用纸将鱼包严,以棉线扎紧,外面糊上一层和匀的黄泥,将其置于烧柴禾的炉灶火灰中煨熟。剥去封泥,揭纸,淡食鱼肉。l日吃完,常食。 【按】鲤鱼性平味甘,功能开胃健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下乳安胎。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功能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阿胶性平味甘,功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鹿角胶性温味甘咸,功能补阳,止血。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玉米羹 【组成】玉米粉60克,花生30克,枸杞子15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利尿降压,用于慢性肾炎兼有高血压症。 【用法用量】花生、枸杞子兑水煮熟,调入玉米粉,煮熟成羹,加白糖适量即可。1日2次分食,每日1料。 【按】玉米性平味甘,功能健胃调中,降糖,降血脂,降血压,利尿,退黄。花生性平味甘,功能润肺止咳,养血止血,润肠通便,催乳增乳,降胆固醇,降血压,健脾利尿。枸杞子性平味甘,功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3.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的食疗 尿路感染是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的总称。 细菌侵入泌尿道有4种途径: 上行性感染:又称逆行性感染。细菌由尿道口上行经膀胱和输尿管到达肾脏,近年来对于膀胱一一输尿管反流的观察,更说明了上行性感染的重要性。当泌尿道特别是下泌尿道梗阻或膀胱功能紊乱、输尿管括约肌闭合不全时,尿液可自膀胱反流,细菌随同进输尿管及肾盂,条件适宜时即发生感染。 淋巴系统感染:细菌可由输尿管周围淋巴管以及右半结肠、盲肠、阑尾与右肾之间的淋巴管到达肾脏,产生炎症,但其重要性远较上行性感染为小。 血行性感染:各种败血症,以及由于体内感染病灶引起菌血症时,细菌可从血液进入肾脏,产生肾盂肾炎。 直接感染:从肾邻近组织和脏器的感染蔓延而诱发本病,但很罕见。单有细菌侵入泌尿道并不一定致病,若同时有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尿路梗 阻,则发病机会显著增加。可见人体抵抗力和泌尿道的病变对发病有很大关
系。 肾盂肾炎可单侧或双侧,可局限或广泛,可轻可重,可伴有梗阻与先天性畸型等各种病变。可分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2种。 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生育年龄的女性很多,孕妇的发病率尤高。在小儿中由于尿布不洁,易诱发本病;老年患者也较多。起病一般急骤,主要有下列症状:畏寒发热,腰痛,膀肤刺激症状,胃肠道症状。急性肾盂肾炎经治疗后,症状及尿常规一般迅速好转,但若治疗不彻底而复发,从而转入慢性期。不少病例的急性肾盂肾炎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已入慢性期。 慢性肾盂肾炎: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往史,除急性发作外,症状大多较轻微,如易感疲乏,轻度厌食,不规则低热,腰酸腰痛,轻度尿频(特别是夜间),小便发浑,尿常规中经常有少数白细胞或脓细胞,约有1/4患者可有高血压。晚期可有肾功能不全的各种表现,直至出现尿毒症。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即使出现氮质滞留,尚可生存数年。 泌尿系感染相当于中医学的“淋证”、“癃闭”。中医认为肾气不足,湿热蕴结于下焦,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而湿热的产生有这几方面:过食肥甘厚味、嗜酒致使脾运失司;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脾受肝制,湿浊内蕴;劳伤过度,脾肾两亏。 泌尿系感染按辨证可分2型: 下焦湿热、膀眯蕴毒型: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腹胀,恶心或呕吐,食纳不佳,身重体倦,口渴不思饮,午后低烧,尿浑色黄,苔白腻心黄,脉滑数。 脾肾两虚、下焦蕴奏型:劳累后小便频数,无明显的尿痛、尿热。 偏于脾虚:眼睑浮肿,下肢肿胀,食少纳差,大便搪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缓。 偏于肾虚: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痛腿软,舌体消瘦、舌质淡红,脉象沉细。 辨证食疗: 下焦湿热、膀胱蕴毒型 (1)车前叶粥 【组成】鲜车前草叶60克,葱白1茎,粳米6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通淋。用于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尿血、身重体倦等症。 【用法用量】将车前草叶洗净切碎,同葱白煮汁后去渣,然后放入梗米煮粥。1日服完。可连服至症状消除。 【注意事项】车前草甘滑通利,故患有遗精、遗尿的病人不宜食用。【按】车前草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明目,利尿法痰。葱白性温味辛, 功能散寒解表,通阳止痛,利尿健胃。粳米性平味甘,功能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利尿止泄。 (2)鲜拌莴苣 【组成】鲜莴苣250克,食盐、黄酒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乳。用于小便不利、尿血及目痛。【用法用量】鲜莴苣去皮洗净,切丝,放适量食盐、黄酒调拌,佐餐食 用。连食数日。
【注意事项】凡体寒、脾虚者,不宜多食。 【按】莴苣性寒凉味甘苦。 脾肾两虚、下焦蕴毒型 (1)芪苓薏苡粥 【组成】黄芪30克,茯苓30克,薏苡仁120克,大枣7枚。 【功能主治】补中健运,利水渗湿,和胃止泻。用于偏于脾虚的尿路感 染。 【用法用量】黄芪、茯苓水煎取汁弃渣,然后加入洗净的薏苡仁、大枣兑水煨煮,至薏苡仁、大枣熟烂即成。每日1料,可以分次服完。 【注意事项】凡肝阳上亢及阴虚火旺者要慎用。 【按】黄芪性温味甘,功能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茯苓性平味甘淡,功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功能利水渗湿,除瘁,清热排脓,健脾止泻。大枣性温味甘,功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 (2)海参山萸粥 【组成】水发海参100克,山萸肉2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补益肾气,利湿解毒。用于肾虚尿频、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先将水发海参洗净切片煮烂后,同去核山萸肉、粳米一起煮成稀粥,可淡食,也可加糖甜食。每日1料。 【注意事项】每日早晨空腹食之(也可早晚2次分服),疗程不限,病愈即止。 【按】海参性微寒味甘咸,功能补肾益精,养血抗衰。山萸性微温味酸涩,功能补益肝肾,固涩利尿。粳米性平味甘,功能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利尿止泄。 4.肾结石的食疗 肾结石又称肾石病,系指肾盂或肾盏内结石形成。在临床上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并可引起尿路梗阻和继发性感染,由此可发生肾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30~40岁的男性。在美国、英国、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发病率甚高。在我国广东、山东、江苏、安徽、河北、陕西、浙江、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发病率较高。 影响结石形成大致有四个因素:尿路结晶成分排泄异常;尿液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尿路感染与梗阻;饮食与药物。 肾结石很少由单纯一种晶体组成,大多有2种或2种以上,而以其中1种为主体。90%肾石含钙质,如草酸钙、磷酸碳酸钙和磷酸铵镁。不含钙的有尿酸和胱氨酸结石,以草酸钙为主的结石可有以尿酸或胱氨酸形成的核心。在X线片上绝大多数肾石均能显影,根据结石在调线片上的密度以及其表面光滑或不规则程度,对判断结石成分有一定的帮助。 结石分布以肾盂内很常见,肾盏次之,肾实质罕见。肾盏结石多位于下肾盏,双侧肾结石较少见,发病率不到10%。 肾结石可引起肾盂肾盏的损伤、感染和阻塞。通常肾结石所引起的梗阻,多为不完全性,尿液可经结石周围流过,肾盂可扩大。但若结石嵌顿于肾盂与输尿管交界或输尿管,则产生肾盂积水,肾盏扩大,肾皮质可萎缩及破坏并可发生肾盂积脓。肾结石也可与肾盂鳞状细胞癌及感染同时存在。 肾石病的症状取决于肾石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和有无感染、阻塞等并
发症。 无症状:表石光滑的小结石,能自动排出,不引起症状;固定在肾盂或下肾盏内不移动而又无感染的结石,可长期存在,不引起症状,或仅有轻度腰部不适酸胀感。 腰痛与肾绞痛:肾石移动时可引起腰痛,呈持续或阵发性发作,性质为隐痛、钝痛、胀痛或绞痛。肾绞痛多发于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因结石移动而嵌顿于输尿管,引起输尿管强烈蠕动与痉挛,发生阵发性剧痛,起始于腰背部或胁腹部,继而沿输尿管并向膀胱、外生殖器、大腿内侧等处放射。患者蜷曲位,坐立不安,历时数分钟至几小时,发作时常伴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可出现虚脱现象。结石停止移动或进入膀胱后,疼痛可突然消失。有时结石可随尿排出。 血尿:由于结石移动擦伤肾盂和输尿管的粘膜引起镜下或肉眼血尿。约20~25%结石排出时无血尿。 尿闭:因结石引起急性肾后性尿闭见于肾或输尿管结石梗阻,对侧肾发生反射性肾排泄功能暂时停止。 根据结石的形成病因、种类、大小、数目、部位以及有无并发感染、尿路梗阻及肾功能情况而作出防治措施: 预防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去除肾结石的发病诱因,保证充分饮水、饮食、药物。 对结石的处理:非手术治疗:凡直径小于1厘米的光滑圆形结石以及双侧多发性或复发的小结石或泥砂样结石可考虑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凡直经大于1厘米的结石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结石应考虑手术治疗;震动碎石:还要靠中药帮助排石。 肾结石属于中医学“砂淋”、“石淋”、“血淋”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大多由于多食肥甘酒热,以致湿热蕴积于下焦,反复与尿中沉浊物互结,遂逐渐结聚成块,小者为砂,大者为石;或能排出又产生。又热伤血络,迫血妄行,于是小便涩痛带血。 临床辨证: 下焦湿热、蕴积成石型:腰腹绞疼,沿尿路放射,尿频,尿急,尿痛,尿涩而余沥不尽,尿血,有时尿中杂有砂石,舌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气滞血瘀、脾肾虚弱型:结石久停,腰背酸痛,血尿淋漓不尽,小便涩痛,神疲体倦,脘闷腹胀,苔薄白质暗红,脉弦涩或沉细。 辨证食疗: 下焦湿热、蕴积成石型 (1)鲜葫芦汁 【组成】鲜葫芦(又名瓠瓜、蒲瓜、夜开花、壶卢、葫芦瓜等)、蜂蜜适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等。 【用法用量】鲜葫芦捣烂绞汁,调入蜂蜜适量。每次半杯,1日2次,连服数周。 【按】鲜葫芦性平味甘淡,功能利水通淋。 (2)金钱草粥 【组成】金钱草60克,海金砂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通淋,和中。用于石淋、砂淋(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也可用于胆道结石和黄疽型肝炎。 【用法用量】金钱草、海金砂(包)水煎,去渣留汁,加入粳米兑水煮粥。粥成加适量白糖,可当点心服食。每日1料。 【按】金钱草性微寒味甘咸,功能利水通淋,清热消肿。海金砂性寒味甘,功能清热通淋。粳米性平味甘,功能补中健脾,养阴生津,明目益智,和胃坚肠。 气滞血瘀、脾肾虚弱型 (1)苜蓿坤草粥 【组成】苜蓿(又称草头)150克,益母草60克,粳米50克,白糖适 量。 【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清热利水通淋。用于结石久停、气滞血瘀者。【用法用量】苜蓿捣汁备用。益母草水煎去渣留汁,加入粳米兑水煮粥, 粥成加苜蓿汁及适量白糖调匀。1次服食,连服数日。 【注意事项】苜蓿坤草粥只能作为肾石病的辅助食疗,若结石久停,应分析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按】苜蓿性平味苦,功能清热利湿通淋,舒筋活络,利大小肠。益母草性微寒味辛苦,功能法瘀活血,调经,利水。 (2)胡桃酥 【组成】核桃仁250克,麻油150克,冰糖250克。 【功能主治】补益脾肾,消石利尿。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而脾肾虚弱者。 【用法用量】核桃仁入麻油中炸酥,加冰糖,研成糊状。每次吃1匙,每日4次,连续服完为1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注意事项】若结石久停不排,应分析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胡桃酥可作辅助食疗。 【按】核桃仁性温味甘,功能补肾强腰,温肺定喘,消石利尿,润肠通便。麻油性平味甘,功能滋养肝肾,补气润肠。冰糖性微温味甘,功能补脾缓肝,润肺和中。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