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说 我国通常将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是衰老或者化,这是人类生命新陈代谢的必然过程和规律。机体逐渐出现某些衰老现象,主要表现为内脏器官与组织的萎缩,细胞数量减少,再生能力降低和多种生理功能障碍。 衰老和老化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不同的概念。衰老是老化的结果,老化是衰老的动态过程。衰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老化: 1.体表外形的衰老变化 人衰老时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组织、器官的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如细胞减少、萎缩、变性、组织弹性减低等。 (1)头面部变化:很明显的表现为头发变白,脱落。随着年龄增长,酪氨酸酶活性减少或消化,直接影响黑色素合成和聚积发生障碍,导致色素颗粒失脱而毛发变成白色。中年以后从头顶部开始少量脱落,而且顶部可以全部脱光,头两侧及枕部不大容易脱光。 由于水分、皮下脂肪减少,结缔组织老化,胶原蛋白变性分子增多,弹性纤维减少或消失,弹性降低等综合因素造成皮肤松弛,继而出现皱纹,眼角及嘴角因重力而下垂。局部皮肤出现肥厚,通常手掌、脚底过度角化、肥厚。老年人的手背、脸面、上臂上出现一些棕褐色的斑点,这是由于脂褐色素聚集于皮下而形成的老年斑。 一般在50岁左右“老花眼”即出现,这是人的眼球和它的附属组织老化,晶体弹性减低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将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听力下降也很明显,对高音的听力比对低音的听力减退为快,所以往往要大声才能使老年人听到。 老年人的嗅觉和味觉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这会使老年人进食时,总是嫌食品无味道或者不香。 老年人的咽部、扁桃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组织萎缩。一般在30岁起就已开始缩小,大约在50~60岁已几乎消失。因而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微生物就易侵入机体,易患病。 (2)全身变化:由于椎间盘萎缩和脊椎骨弯曲度增加,下肢变曲,骨质疏松等原因使老年人身高普遍下降。 2.各系统的衰老变化 (1)神经系统:老年人的神经系统,无论在形态、机能、代谢等方面都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在:脑萎缩,包括脑重量减轻、脑回变窄、脑沟加深、脑细胞数减少;脑神经细胞减少;脑血流量及氧的利用量也减少,神经传导速度也变慢;神经肌肉功能降低,反应时间延长,温度觉、触觉、振动觉的敏感性下降,视觉、听觉、味觉的敏感性也下降;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记忆力、判断力也减退。神经系统的功能衰退,可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衰退、免疫能力的降低。 (2)循环系统:老年期心脏呈褐色萎缩,除病理情况外,体积及重要均减轻,心包脂肪沉着,各瓣膜硬度及厚度增加。80岁以后的老年人心脏淀粉样物质沉着,大中血管及冠状血管均常见明显粥样硬化性改变。心肌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情况不等的缺血性改变。功能上的衰退主要表现在心搏出量减少,射血时间逐渐缩短,心率和心律出现改变,安静时心率减慢
并常出现期前收缩。老年人动脉壁弹性丧失较多,可导致收缩压上升及舒张压下降。 (3)呼吸系统:老年人肺变小变轻,肺泡变大或畸型,肺组织弹性降低,广泛的肺气肿样改变;由于胸壁变硬,胸椎间盘退化,而呈现胸椎后突,胸廓前后径增加;同时呼吸肌萎缩及胸椎关节硬化,引起胸廓活动受限。一部分肺泡间壁破裂,肺泡融合,腔内呈蜂窝状小囊肿。小囊周围布满毛细血管,有时中下叶明显水肿,肺脏呈纤维化,由于呼吸道粘膜萎缩,而保护性反射减弱,加之免疫功能低下,常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功能上的衰退表现在总容量和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增加,换气功能障碍。老年人呼吸频率增加,频率不齐,常出现短暂性呼吸紊乱。 (4)消化系统:老年人消化道粘膜和肌层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也减少,唾液腺分泌减少,往往导致钙、铁及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由于肠壁平滑肌的萎缩无力,胃肠弛缓性扩张,蠕动无力,还可导致食糜转化延缓,便秘及内脏下垂,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各种酶活性降低。肝脏整体的萎缩,肝细胞数减少与代偿性肥大并进。 (5)泌尿系统:老年人肾变小,重量减轻,肾小球数量减少,肾小管萎缩,其功能肾单位可减少至青年期的1/2至2/3,肾单位与代偿性肥大肾单位相间存在,间质硬化。肾小球滤过率和有效肾血流量均降低。泌尿功能神经调节减弱,而体液调节反而增强。老年人膀胱粘膜萎缩而易发生膀胱炎,因前列腺肥大常致尿潴留。 (6)生殖系统:两性生殖腺均可见实质萎缩与间质的硬化、增生,其性功能逐渐衰退。 (7)内分泌系统:老年人体液调节特点,要取决于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的传递代谢以及组织对它的敏感性三者而定。一般认为,老年人内分泌腺的初发变化起因于脑垂体的改变。人到80岁以后,垂体的重量约为60岁以前的80%。此外,老年人血内游离甲状腺素量不变,但由于血中甲状腺素结合能力降低,故老年人甲状腺的效应功能减退。老年人血内游离和结合的胰岛素渐高,但因血内抗胰岛素物质增加,终致胰岛素不足,加以老年时该激素的性能也有所变化。所以,老年糖尿病发病率增多。 (8)血液系统:老年人的造血功能变化,表现在骨髓中的红髓成分减少,脂肪含量增多。外周血液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血球比容值均比青壮年为低,男性稍高于女性。白细胞总数也伴随老化而渐减,淋巴细胞数自40岁起有明显下降,至90岁时降至1.5×109/L,这似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9)运动器官:人到老年骨质开始萎缩,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并变细,骨密度减少。软骨骨化,关节软骨变薄,弹性降低、增生骨化,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老化,加上滑液的变化,则往往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即慢性老年性关节炎。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