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等老年病是有一定帮助的。 (3)合理咀嚼:吃饭时坚持细嚼,能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能有效地防止齿龈结缔组织的老化,可避免造成齿龈脓漏,能加强大脑皮质活化,从而预防脑老化和老年性痴呆。细嚼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加速调节体内糖的新陈代谢,能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和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另外,细嚼还能治疗口臭、老年性便秘,预防老年性哮喘,治疗阳痿等。 2.能量标准法 (1)热量: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身体活动的减少及细胞基础代谢需要的减低,身体对热量需要也明显地减少。老年人热量需要标准为:女性大约每天1800千卡,男性2200千卡。 (2)碳水化合物:一般认为,老年人每天摄入的能量应有50%由碳水化合物来提供,特别是应选用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易于吸收的蔗糖也是可以采用的。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多数是正常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消化能力和代谢水平自由地选择碳水化合物食品。 (3)脂肪:老年人食入的脂肪所产生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20%。脂肪除了作为身体的能源之外,还可提供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但是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都有所降低,所以应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而注重摄入脂肪的质量。脂肪是由脂肪酸构成,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饱和脂肪酸将会增加血中的胆固醇,而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所以老年人应选食植物油,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奶油、羊油、牛油和猪油。 (4)蛋白质:老年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在每千克体重2.5~0.8克之间。患病期间,特别是消耗疾病的恢复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有所增加,但其总量仍随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减少,老年人饮食中的蛋白质应有25~50%是动物蛋白质,其余的可用植物蛋白质来补充。对于健康的老年人来说,每天需要的能量至少应有15~20%由蛋白质来提供。 (5)维生素:对于健康的老年人来说,重要的是防止维生素摄入量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增加身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良好的混合膳食基本能够提供足够的必需维生素,一般不需额外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当患病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可能增加,需要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制剂来进行治疗。 (6)矿物质:良好的膳食一般能满足老年人对矿物质的需要量,但应特别注意钙和铁的摄入量,50岁以上的女性和60岁以上的男性每天至少需要钙1200毫克,这样才能避免钙从骨组织中丢失,从而防止发生骨质疏松症。膳食质量不佳的老年人易于发生缺铁性贫血,应适当补充铁剂,以弥补膳食中铁含量的不足。 老年人的饮食除了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应多饮水,以保持每天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使代谢废物充分随尿排出体外。此外,给予适量的补益之品也是很必要的,如薏米仁、莲子、桂圆、木耳、香菇、百合、大蒜、枸杞子、核桃、芝麻、蜂乳、海参、牛奶、羊奶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各种老年病的发生。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利用饮食防治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样值得推广和发展。下面介绍几种防老益寿食品。 1.土豆 土豆含淀粉、果胶、蛋白质、钾、铁、钙、磷、柠檬酸、维生素B、C
和食物纤维,常食土豆可祛病延年。土豆还具有防止高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的功能。土豆中的果胶能改善肠功能,缓解便秘,对胃和十二指肠疗效显著。 2.芝麻 芝麻分为黑芝麻和白芝麻,但性能基本相同。芝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蛋白质、蔗糖、芝麻素、维生素E、钙、磷、铁等物质。中医学认为,芝麻味甘性平,为滋养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补肝脾、养发等功效。多用于治疗动脉硬化、神经衰弱、老年气喘、头发早白、贫血、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芝麻是古今人们常吃的滋补强壮、抗衰老的佳食。 3.大枣 大枣是良好的延年益寿食品。大枣含有糖类、枣酸、粘液质、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钙、磷、铁等。谚语中有“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之说。大枣有安中养脾、补气、生津液、久服轻身延年的作用,而且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肝脏病等都有治疗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抗感染、抗癌细胞。 4.木耳 木耳分黑木耳和白木耳两种,两者所含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纤维素和大量的钙、磷、钾、铁等。由于木耳营养丰富,滋味鲜美,被人们誉为“素中之荤”,古时南楚人称木耳为“树鸡”。中医认为黑木耳有滋养、益胃、活血、润燥之功,白木耳有生津、润肺、滋阴、养胃、益气、活血、补脑、强心之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延年益寿的珍品。黑木耳含有一种阻碍血液凝固的成分,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5.鱼 鱼肉的化学组成与人体肌肉的化学组成很接近,消化吸收率可达96%,鱼肉所含的钙、碘、磷比其他肉类高,还含有维生素A、D、B1、B12等。很近日本科学家在鱼类中发现一种既有明显抑制血小板凝集功效而又无副作用的二十碳戊烯酸(EPA)。食鱼多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脑血管病及冠心病明显降低。因此,人们常吃鱼类可以防老长寿。常用于治病的鱼有鲤鱼、鲫鱼、墨鱼、黄花鱼、青鱼、带鱼等。 6.香菇 香菇历来作为素食佳珍,有许多美味佳肴配以香菇,不仅风味陡增,营养价值亦明显提高。经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香菇具有朋显的诱生干扰素的功能,因为诱生干扰素是一种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繁殖、抗细胞分裂、防细胞癌变、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效应。特别是干扰素活性的发挥,能有选择性地针对细胞的有害因素,如对受害病毒感染的细胞、癌细胞等起治疗作用,对正常生理功能则没有多大影响,因此常食香菇,就能提高或保持人体干扰素的水平,增强抗病能力和人体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抗病延年,健康长寿。 下面介绍一些补肝肾、防衰延寿的食养方。 (1)人参粥 【组成】人参末3克(或党参末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量。【功效】益元气,补五脏。适应老年体弱、五脏虚衰、久病羸瘦、劳伤 亏损,食欲不振,慢性腹泻、心慌气短、失眠健忘、性机能减退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的病症。
【用法用量】人参末(或党参末)、粳米、冰糖同入砂锅(忌铁器)煮 粥。 【注意事项】凡属阴虚火旺体质或身体壮实的中年老人或在炎热的夏季,均不宜服用。在吃入参粥期间,不可同时食萝卜和茶。 (2)返老还童茶 【组成】乌龙茶3克,槐角18克,何首乌30克,冬瓜皮18克,山楂肉 15克。 【功效】化痰清热,益血脉,有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治动 脉硬化的作用。 【用法用量】上4味药水煎去渣取汁冲泡乌龙茶,作茶饮。 【注意事项】宜选用新鲜山楂。此茶尤其适宜老年肥胖者食用。 (3)枸杞子粥 【组成】枸杞子30克,大米100克。 【功效】补益肝肾。可治疗一切肝肾虚症。 【用法用量】大米洗净后,与枸杞子共煮粥。粥熟后加少量白糖,食用。 【注意事项】白糖宜少放。 (4)大枣粥 【组成】大枣10~15个,粳米100克。 【功效】可补气血,健脾胃。适应于老年人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者,以及贫血、慢性肝炎、过敏性紫癜、营养不良、病后体虚、羸瘦衰弱者。 【用法用量】大枣、粳米同煮粥。可供作点心或早晚餐食。 【注意事项】痰湿较重的肥胖中老年人忌食。 (5)冬虫夏草酒 【组成】虫草数枚,白酒500克。 【功效】滋补肺肾,止血化痰。可用于肺阴不足、肾阳虚所致的虚喘痰嗽有血。对于肾虚型腰膝酸痛及病后虚损不复皆可用之。 【用法用量】取冬虫夏草数枚用酒浸泡3日。日服1~2次,每次半小杯。【注意事项】此药性温和,有病无病皆可饮用,可称“保养佳品”。高 血压者忌用。 (6)白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消肿。适应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脾虚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用量】白茯苓、粳米同入砂锅煮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食。 【注意事项】阴虚无湿或老年人脱肛和小便多者不宜服食。 (7)双耳汤 【组成】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 【功效】滋阴补肾,润肺。适用于肾阴虚损之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肺阴虚引起的咳嗽喘息。 【用法用量】将黑、白木耳用温水泡发,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置于蒸锅内,约蒸1小时即成。可经常食用。 【注意事项】不宜多放冰糖。 (8)首乌鸡蛋汤
【组成】何首乌50克,鸡蛋2只。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治疗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目花、遗精、早衰等病症。 【用法用量】何首乌、鸡蛋共放于清水中煮。煮沸10分钟,取出鸡蛋去壳,蛋再放入煮。50分钟后,取汤温服,食鸡蛋。1日1次,连服10~15天。 【注意事项】高脂血症者不宜久用。 (9)冬瓜鳖裙羹 【组成】鳖1只,冬瓜500克,鸡汤及各种调味料各适量。 【功效】滋补肝肾,利尿清热。是中老年人适用的保健佳肴。 【用法用量】鳖宰杀洗净去内脏,取裙边切成块,旺火中煸炒。放入鸡汤并加葱、姜、盐、食油等调料,焖煮后盛入炖盘中,加冬瓜清炖即成。吃时加味精调味。此汤汤质清醇,裙边柔糯,冬瓜糜烂,营养丰富。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10)栗子粥 【组成】栗子粉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 【功效】补肾强筋,健脾养胃。适应于老年肾虚腰酸腰痛、腿脚无力、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将栗粉同粳米(或糯米)煮粥。四季均可,供早晚餐食。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慎用。 (11)核桃仁粥 【组成】核桃仁50克,大米60克。 【功效】补肾,健脑,通淋。适应于失眠、健忘、肾虚腰痛、泌尿道结石、小便余沥不净、小便白浊,亦可作为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用能增强记忆力。长期食用能却病延年。 【用法用量】将大米和核桃仁洗净同放锅内煮熟。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 食。 【注意事项】经常腹泻便溏者慎用。 (12)牛乳粥 【组成】粳米100克,鲜牛奶250克。 【功效】补虚损,润五脏。适应于中老年人体质衰弱、气血亏损、病后虚羸、口干作渴,以及噎嗝、大便燥结等症。 【用法用量】先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鲜牛奶再煮为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牛奶宜新鲜。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