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药同芍药一样,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茎秆直立,株高50—90厘米,不多分枝,茎淡绿略带紫色,无毛。根肥大,呈圆柱形或卵形。叶互生,二回三出复叶,长25 厘米,顶生小叶片,很大,侧生叶片较小,有短柄。花单生于茎顶,淡绿色或淡红色。花瓣通常6—8,倒卵形,先端钝,色粉红。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落生蓇葖果,长圆形,表面粗糙,成熟时开裂。种于近球形。蓝黑色。花期5—6 月。果期8—10 月。
赤芍药,由于生长在林木之下,山沟草坡中,形状多有不一,如分布在四川的川赤芍,和黑龙江的草芍药形状就各异,至于美丽芍药、毛叶芍药、块根芍药以及变叶芍药就都不同了。
芍药原系我国华北、华中野生花卉,后来人工栽培,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名贵花卉之一,现各地均有栽植引种。芍药性喜温和、较为干燥的气候。故耐旱忌湿,喜阳光而又耐半阴。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
芍药花的繁殖多用分株法,因播种生长缓慢,非新品种培育外,多不采用。
分株繁殖多在9 月下旬及10 月上旬进行,过早新芽尚未形成,过迟则天气变冷地温低,不利于生长发育。分株时,先将地上茎叶从靠近地面处剪去,然后将全部根挖出,抖去泥土,根据原窝根的多少,3—5 个萌生新芽为一丛,分为若干个丛株,其切口处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阻止细菌入侵,晾1—2天,使根变软栽植时不易折断即可。栽埋深浅,以植根舒展,新苗芽头低于地面5—8 厘米不怕冻坏为宜。芍药分株年限,可根据栽植需要来定,若是药用栽培以采根为目的,3—5 年即可分株一次;若系观赏,可5—7 年分株一次,年限长点较好。
浙江的杭白芍,则用芽头育苗法进行繁殖。取芽头下种,以50—60 厘米的株行距培植3—5 年,于6 月下旬挖出种苗,加以分株,每株有1 个芽,1—2 条根,根长以23—25 厘米为宜,同时剪去侧根,然后堆放贮藏,用稻草洒湿遮盖,至秋分后、立冬前定植。
芍药幼苗要加强管理,经常除草,疏松土壤,排除积水。芍药为喜肥植物,除施有充足的底肥外,每年要追肥3—4 次,第1、2 次以氮肥为主,第3、4 次以磷、钾肥为主。药用的每年药期要除蕾,只留顶生一个。冬季还要疏根,剪去多余的小根,留取肥大的粗根,以增加药用产量,提高药用效果与经济效益。
芍药的病害类似牡丹。可参照防治。虫害主要是红蜘蛛、蚜虫,可喷洒1500—3000 倍乐果杀除。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