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中耳炎引起的耳痛,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耳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中耳炎常由上呼吸道炎所引起,亦可并发于麻疹、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转化为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发病初期,耳内先有闭塞、发胀感,后有耳痛如钻刺状,并有随脉搏跳动的感觉。急性中耳炎好发在小儿,先是烦躁啼哭,抓耳挠腮,不要吃奶,夜眠不安,有时一直闹上4~5天,农村里说他是“夜哭郎”,后来鼓膜穿孔,耳道里流出粘液,“夜哭郎”才能安静下来。就医时,全身治疗可用磺胺类药或抗生素,局部先用3%双氧水清洗脓液,再用0.25%氯霉素或红霉素等液滴耳。简易疗法如下: 1.偏方疗法 (1)猪胆1个,白矾末6克,两味混匀放于碗内,并在火旁烤干,研成面,吹入患耳内;也可将白矾放于铁勺内加热,熬成枯矾,研成细末。用时,先将患侧耳内清洗干净,然后将枯矾吹入耳内薄薄一层,隔日吹1次,疗效显著。 (2)先用双氧水等将急性中耳炎耳内脓水擦净,滴入鲜鲤鱼胆汁几滴,再用干净消毒棉球填塞耳孔,1日1次,直至愈止。 (3)将活泥鳅洗净、捣烂,摊于消毒纱布上,贴敷于耳周围,对急性中耳炎有卓效。 (4)鸡蛋3个,煮熟,去蛋皮及蛋白,将蛋黄放于勺内,用微火徐徐炼
出油,除去蛋黄渣,取油滴于患侧耳内,1日3次,或加冰片少许效果更好。 (5)将鲜荷叶或鲜抽叶适量洗净、捣烂取汁,滴于患侧耳内,均可治急性中耳炎。 2.验方疗法 (1)将虎耳草叶(又名金丝荷叶)、鲜菊花叶、鲜薄荷叶、鲜石葛蒲、鲜生地、万年青嫩叶及根、生白头翁、鲜苦参、鲜凤尾草、鲜车前草等各50~100克洗净、捣烂取汁,滴入耳内,1日2~3次。 (2)川黄连、大黄、青蒿、葛藤研细末,调香油,点于患侧耳内,1日2~3次。 (3)鱼腥草50克,水煎,分2次服;鲜竹心50克,水煎,取汁,加白糖,分3次服;杭菊花、紫花地丁各50~10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皂刺15克,蒲公英25克,金银花2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以上各方对急慢性中耳炎均有效,可酌情选用。 3.针刺或按摩中耳炎时取翳风、合谷和下关、风池、外关(见图39),二组穴交替使用,每天1次,用中强刺激,可止痛。如按摩上述穴,也有明显止痛作用。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腰痛

下一篇:眼痛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