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伤是很常见的,有的受伤部位表皮有些破损,更常见的是皮肤无破损,皮下瘀血青紫,又肿又痛。人们常用红花油、正骨水或其它跌打药酒涂搽及按摩患处,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因为跌打损伤早期,组织充血、水肿,马上用跌打药水涂擦及按摩,会因跌打药的活血化瘀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及按摩的机械刺激作用而加重皮下出血和组织水肿。正确的做法应如下: 1.伤后24小时内,只要不破皮,一般不应搽跌打药水,很简单的方法是用冷水毛巾湿敷伤处,也可直接将伤处浸在冷水中20~30分钟,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组织水肿,起到止血消肿止痛作用。但要注意冷水湿敷时间一次不要过长,每次20~30分钟后应停15~30分钟再敷,或者3~4小时冷敷1次,因冷敷时间过长,血管过度收缩可引起血液循环不良。受伤24小时以后可适当应用热敷,搽跌打药水(酒)、红花油等,以促使组织吸收,肿胀消退。 2.对未破皮之瘀血肿痛部位的外敷方法(1)鲜韭菜3份、面粉1份,共捣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2次。 (2)生明矾、五倍子各等份;研末水调敷患处,每日1次。 (3)茜草、黄柏各9克,研末水调敷于患处,每日1次。 (4)生大黄末3克、鲜葱白5根、生姜汁9克、面粉适量,共捣成泥,加白酒少许,敷于患处,每日1次。 (5)生栀子120克、鸡蛋清两个、面粉30克,将栀子研末,加蛋清、面粉,水调成糊状,厚敷患处,每日1次。 (6)生栀子30克,白胡椒15克,共研细末,黄酒调敷患处,每日1 次。 (7)红花、栀子、土鳖虫、面粉各等份,共研细末,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1次。 (8)一枝蒿末30克,麻黄15克,樟脑15克,细辛15克,泡白酒500毫升,每日外擦伤处2~3次。 (9)将芋头外皮剥掉,磨成泥状,加入同量面粉和少许姜泥,搅拌均匀
敷于患处,每5小时换1次。 (10)用醋调面粉涂伤处,干后再换,可获奇效。 (11)黄珍珠粉30克用高粱酒加少许面粉调匀,贴于痛处,用纱布包好, 12小时取下。如未好,可再敷1~2次,即愈。 (12)用冷茶水将患处洗净,再将茶叶嚼烂后吐在碗中,加1小匙硫磺,搅拌后敷于患处,12小时换1次,两天即见效。 3.配合内服的中药(1)炒香附12克、姜黄18克,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3克。孕妇忌服。 (2)土鳖虫焙干研末,每月服2次,每次3克,黄酒冲服。 (3)一枝蒿研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0.3克,黄酒冲服。此药有毒不可过量。孕妇、小儿忌服。 (4)马齿苋500克,洗净捣烂,分3次服用,1日服完。 (5)跌打丸等,可遵医嘱服用。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