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瞩目的马尼拉之战,使人们在为谢军而欣喜的同时,对齐布尔达尼泽这个名字,也开始熟悉。但是,多数人只是知其名并不知其人。
玛雅·齐布尔达尼泽 1961 年 1 月 17 日出生在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8岁时接触国际象棋,接受哥哥指导。10 岁那年齐布尔达尼泽被称为苏联棋坛上的“神童”,她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地宣称,自己的很大心愿是当世界冠军。果然,此后齐布尔达尼泽便向世人逐步地展示了她的才华。12 岁荣膺全
苏中学生冠军;13 岁获得国际象棋大师称号;14 岁晋升国际特级大师;16岁又在强手林立的全苏锦标赛上摘取桂冠。1978 年,年仅 17 岁的齐布尔达尼泽实现了自己童年的夙愿,以 8.5:6.5 的比分将有“世界棋坛不倒翁”之称的加普林达什维莉击败,开创了世界棋坛“齐布尔达尼泽时代”,并将这一“时代”延续了 13 年。
苏联著名教练古菲尔德曾这样评价齐布尔达尼泽:“我于 1976 年开始担任她的教练。谁知两年后,她就可以反过来当我的教练了。男棋手和她对阵后将睡不着觉。玛雅让人觉到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样,甚至比男子更好。
齐布尔达尼泽经常通过参加男子比赛提高自己的棋艺。在 1984 年印度新德里及南斯拉夫巴亚罗卡举行的男子国际特级大师比赛中,齐布尔达尼泽两度傲视群雄,名列榜首,还因此获得了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的荣誉,令世界棋坛为之震惊。
齐布尔达尼泽悄悄出现在马尼拉。1991 年 9 月 27 日,“世纪大战”拉开战幕,齐布尔达尼泽首轮经过 41 回合的激战也只能与谢军握手言和。虽然在以后的第四、五盘中连奏凯歌,但终因精力不济在第 15 盘后将世界冠军的称号拱手让给挑战者谢军。
法新社这样描写很后一盘棋的情况:“齐布尔达尼泽重新挽回败局将比分扳平是不可能的,尽管她摆出难以预料的开局并取得一点主动,但还是无法挽救‘苏联帝国’的崩溃。当她向谢军伸出手祝贺胜利时,脸上带着悲哀的笑容,随后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赛场。”
即将回国的齐布尔达尼泽失败后心情无疑是沉重的,但仍落落大方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说:“我这次下得很差,我必须向菲律宾和世界棋界表示歉意,我应该下得好一些。
谈到这次失利的原因,她认为首先自己思想上存在着问题。苏联队领队拉·高格泽也有同感,他说:“玛雅对这次冠军赛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提前来马尼拉集中训练了三个月。后来苏联国内发生麻烦使她不得安宁,以致犯了一系列错误。”
“其次还有气候问题。”齐布尔达尼泽补充说:“我喜欢户外活动,这有助于我消除紧张的心理。可是,我在饭店的房子里关了 40 天,怎么受得了!”高格里泽说:“玛雅 8 岁下棋,保持世界棋后荣誉 13 年,她已没有什么动力了,她也需要休息一下子。”
这位 31 岁的前棋坛皇后在言语中也流露出对建立家庭的向往。“我现在该考虑谈恋爱的问题了。”
齐布尔达尼泽还这样谈到了她的对手:“谢军是位好棋手,也是一位很甜的姑娘。这次她下得比我好,在整个比赛中,她的准备比我充分。”但她又说,“我现在还没有考虑两年后是否还与谢军再比高低的计划。我现在感到很累,需要休息,但我希望能重新见到谢军!”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