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职业选择:四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

职业选择:四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看你自己。
国有行,上限低。
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想往上爬,很难,可以参考一下各个国有行管理层的履历就知道了,不是科班博士也是985本硕。
有能力,但是吃大锅饭,业绩压力不大,知名度也高,自然有人来办业务,安稳,收入还行,可以干到退休。
招行银行这种银行,有能力,即便是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年薪百万一抓一大把,你在国有行不可能,总行行长也才140万。
但是累,需要业绩,能力去支撑自己不断往上爬,没那么安逸,内部竞争很大。
但是留下来的都是人中龙凤。
刚毕业,有拼劲,就去招行。
我个人觉得不试试去拼一下,就在四大行养老,人生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然如果毕业求个稳定,安逸,不求大富大贵,国有行你可以过得很舒服。
买个帕萨特,郊区买个房,问题不大。
在说下体制,招行的人才培养和晋升渠道相对明确,工行比较踏实沉稳(就是要你资历,工作年限)。
不在柜员岗按个三五年出柜很难,除非进去的时候不是柜员。
招行一般有内部晋聘,这个时候你的业绩,工作表现,简历,部门评分都会呈现在你想要面试的部门老总那边,你足够优秀,你可以走去自己喜欢的岗位。
至于岗位,我个人主观,能进招行这种地方就不要看岗位了,拿到门票再说。
进去了,不是合同签的是什么岗位,而是你干了什么东西。
这种比较灵活的国有氛围不高的银行,最适合有能力的年轻人去打拼。
举个例子,工行柜员跟招行柜员,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按照规定都是要三年柜员。
但是有能力招行直接提前出来了,工行得有关系+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在哪个单位就是那么现实,职业发展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了,而是自身+资源+人脉。
只不过招行自身能力可以占的比例大一些,自己还有机会打拼。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很多国有银行的暮气比较重,就是年轻人不多,平均年龄比较高,即便是多了,大家好像也没什么拼劲。
因为体制的问题,拼了也不会很高工资(大锅饭),也不会很快晋升。
我这么说完,好男儿志在四方,巾帼不让须眉。
毕业到结婚之前,是这辈子最有时间,最有精力去给自己充电,学习,打拼的时间,就那五六年不多。
这五六年可能决定了三十岁以后的职业发展。
五六年,安逸或者压力,都可以选择,没有绝对的好跟不好,人各有志。
————————————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这也是事实。
未来想跳槽去国有行很难。
如果未来有跳槽国有银行的打算,那就直接进国有银行。
那如果未来没有呢?我没有任何看不起国有行的意思,国企单位,单反在里面呆过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些朋友在人寿,石化等等。
我觉得如果手上没有更好的可以将国企或者说国有银行当作自己在银行业的跳板。
因为里面的节奏相对来讲慢很多,压力也小,稳定,至于在里面有什么成长,建树。
看运气,没有背景上升的很慢,不让你辞职你自己也会辞。
股份制跳槽去国有基本不可能,早就开始逐渐取消社会招聘,大部分人员都是校招或者内部提拔。
可是国有银行的优点显而易见。
大锅饭,轻松,压力小,节凑慢,不需要很努力。
如果从一开始就考虑过进国有行,去养老也好,想着轻松一点的也好,就不要说去股份制历练了,历练完就去不了国有行了。
想把国有行当跳板的,我觉得也没什么必要,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国有行身上背的任务可完成可不完成(没完成后果不算严重),三四年下来也没什么长进。
还想着往哪里跳?三五年以后。
国有一般都会压到柜员,如果压你在柜台三年,估计第二年就崩溃了。
如果一开始不是柜员那还有点出路三五年以后,在股份制的人早就出柜了,在别的部门混了一两年了已经,在股份制体力打不过年轻人,能力干不过同龄人,资历比不过前辈。
最怕这种尴尬境地。
轻松就有轻松的代价,压力小就有压力小的代价,国有作为跳板没有问题,别人加班你休息,别人培训你休息,发工资的时候,再就业的时候,就是难受的时候。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