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牡丹产业直面问题求发展 

牡丹产业直面问题求发展 
近年来,我国牡丹产业发展迅猛,但其中出现的
问题也不少,有的甚至成为阻碍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已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花协牡丹
芍药分会第六届年会上,参会代表的探讨和研究或许
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牡丹产业取得了快
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业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露。 
首先是科研方向、成果和生产栽培实践脱节。 
洛阳精品牡丹园总经理吴敬需深有感触地说,牡
丹产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目前这些问题基
本上要靠花农自己去摸索。然而受经济实力和个人能
力所限,他们解决问题或者费时很长,或者取得的成
效不显著。以牡丹反季节促成栽培为例,洛阳和菏泽
的花农都已经做了很多年,但现在仍有很多问题没有
解决,影响了产品质量。而在一些科研机构,许多科
研人员也在从事牡丹科研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这些成果中能切实为花农解决问题的却很少。 
其次是生产面积、品种数量盲目增长。近两年,
 
我国牡丹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到目前为止,全国牡丹种植面积近 10 万亩。但是,
规模的扩大与经济效益的增长并没有成正比,却使产
品价格急剧下跌。不少生产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亏
损。面积盲目扩张的同时,有些种植者的思想观念里
还存在着拥有品种越多越好的误区,因此无法让品种
和数量按比例发展。例如在牡丹出口过程中,对有的
品种国外客户一要就是几千株、上万株,但是由于农
户单个品种的种植量都比较小,因此无法满足客户要
求。还有些企业或花农在选择种植品种时盲目跟风,
缺乏长远考虑,也容易造成该品种数量猛增,价格下
跌。 
第三是观赏园重复建设严重。建设观赏园是牡丹
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随着会展经济的发
展,牡丹观赏园越发红火,但是一哄而上的负面效应
也很明显。以洛阳为例,以往举办牡丹节,游客主要
集中在几个观赏园内。但现在观赏园多了,为吸引游
客, 有人甚至采用了不正当手段拉客, 导致恶性竞争。  
第四是牡丹出口市场恶性竞争情况严重,影响牡
丹产业正常有序地发展。中国林木种子公司副总经理
罗宁介绍,在 20世纪90年代初,牡丹每株的出口价
格在15至20美元左右,而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
 
时,牡丹出口单价已经跌至2.7美元左右。这主要是
因为国内牡丹生产和经营企业或个人为争夺市场,互
相压价。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国家对进出口
渠道的日渐放开,大家如果不能在此方面达成共识,
情况将会更糟。 
如何让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牡丹能开遍中国,走
向全世界呢? 
许多牡丹生产者希望科研工作者能够根据牡丹生
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立项。例
如目前牡丹切花品种太少,一方面是因为育种上后劲
不足,导致销售不畅,使生产者、消费者失去了兴趣;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切花采后保鲜技术不过关。而牡丹
切花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有生产者表示,他们愿意
为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 
针对牡丹生产面积急剧增长的现状,有人指出,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给予协调,使之
有一定的计划性。在牡丹观赏园的建设方面,政府应
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建立审批制度。 
恶性竞争导致牡丹价格一落千丈,大家呼唤专业
销售机构或组织的出现。在日本,牡丹生产者集中精
力搞生产,销售则依赖国内3大专业销售公司。销售
者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从而避免盲目
 
竞价。 国内的牡丹销售也可以借鉴日本的模式, 生产、
销售都走专业化之路,以稳定市场。 
此外,协会应积极发挥作用,促进牡丹产业提升。
在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第六届年会上,针对与会代
表提出的问题,协会领导表示,今后要把开展的各项
工作与牡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争取每年进
行一次牡丹催花、切花牡丹评比,争取牡丹品种在中
国登录,尽快制定牡丹盆花、切花生产标准,建立牡
丹出口价格指导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