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城市建广场该防大而无当 

城市建广场该防大而无当 
广场不是越大越好,特大和大城市中心的广场有
10公顷就足够,一般城市3~5公顷就够大,而小城
镇,有2~3公顷就可以。
 
广场是人们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特大和大城
市中心的广场有10公顷就足够,一般城市3~5公顷
就够大,而小城镇有 2~3 公顷就可以了。中小城市
特别是小城镇没有必要建一个硕大无比的广场。但目
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广场大而无当,如有的县城,广场
面积达15~25公顷。 
国内不少城市近几年修建的广场,大多尺寸偏
大,周边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配衬,功能单一,缺少
应有的特色和活力,很难衡量其空间品质和艺术性。
孙教授说,他们在设计中就经常遇到地方政府对他们
说,能不能再大点?这反映了人们对广场功能的误
解。 
对这种竞相比“大”的现象,国家有关方面应出
台规定,硬性规定不同规模城市所建广场的面积。且
建广场要先立项,由上一级政府审批。 
许多广场模式单一。城市广场不应是办公楼加大
草坪及树木,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目前许多广场模式单一:一个庞大的办公楼、一
块大草坪、再种一些树做点缀。广场不像广场,公园
不像公园。 
广场和行政办公楼搁一块儿,是对城市广场的误
解。 以办公楼为依托建广场, 会强化广场的政府性质,
 
弱化大众需求,会追求办公楼的高大、神气、威严,
草坪和树木无形中就变成办公楼的花园,缺乏亲和
力。我国的办公楼和国外的市政厅不一样,国外市政
厅基本上是开放式的,市民可随意进出,而我国的办
公楼只是政府官员办公的处所,不对外开放。 
真正的广场应有很好的围合,应有一些建筑将广
场有机地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博物馆、文化宫、
音乐厅、表演场地等,但不宜建办公楼。我国近年建
的广场,以草坪为主,开始为了通透还不让种树,后
来因夏天太热不得不种,用树来分隔空间,但效果欠
佳。 花了许多钱建喷泉, 可因运行费用太高常不喷水,
白占地。这和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广场几乎
如出一辙。美国当时经济上升,各地雄心勃勃大规模
地搞城市建设,一种夸大的表现欲驱使各地建造了一
些城市广场。但后来许多广场都因太大、单调乏味、
少有人气而纷纷进行改造。我们不应重蹈覆辙。国外
经典的广场如欧洲的古典广场则不然,有些完全不种
树,不种草,但总体感觉很舒服。其特点是规模适度,
有良好的比例关系,与城市有机融合,步行为主,少
有绿化,细部精美,艺术性高,总体完整统一,人气
足。 
建广场应因“市”制宜,大、中、小城市特征鲜
 
明,有良好的空间品质 
各地的广场应有不同的特色,大、中、小城市应
各具特点,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也应有所不同。中小
城市要打破单一模式, 建有特点的广场。 要活泼精致、
有良好的空间品质,让人能够亲近,以人为本,不要
囊括所有功能,搞成大杂烩、拼盘式的堆砌。 
要克服急功近利心态,规划设计要慎重;建什么
样的广场,宜听取多方面意见 
目前建广场是政府行为,所采用的方案往往根据
政府部门的要求设计,标准单一。有的地方为了得到
好的设计方案,也搞设计大赛,但由专家们评选出的
很佳方案很后却未被采纳。还有的地方,过分追求政
绩,一两个月仓促拿出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
孙凤岐说,没有高水准专业设计人员参与设计的建
筑,哪里谈得上百年建筑?!他强调说,城市广场的
规划设计要慎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花一两年
时间搞设计是毫不为过的。 
城市广场对城市景观影响很大。孙凤岐建议,城
市建广场应有一定之规,由建筑设计专家设计,市民
提出建议,综合多方面意见形成方案。条件成熟时,
也可开听证会。 
对于一些大中型的著名老城市,建广场要更加慎
 
重。不必贪大,应结合城市特点,在一些十字路口搞
小型的、多样化的城市广场。这会使城市面貌有截然
不同的改观。 
建城市广场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国外著名的
城市广场都是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文化的积淀才
逐渐形成的。对此,我们要有耐心。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