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制笔

笔、墨、纸、砚,又称文房四宝,其中笔又是书画的必备工具,追其源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相传,秦代的蒙恬发明了笔,实际是对毛笔作了改进。近代中国主要的名笔有“湖笔”和“宣笔”。湖州的王一品笔斋,郭沫若先生曾专门作过题字。

  按照制作原料与弹性强弱,毛笔可分为软毫、硬毫和兼毫三类。

  软毫笔,性能较软,常以羊毛制作,称“羊毫”。羊毫按规格、用途可分为“抓笔”、“斗笔”、“提笔”、“联笔”、“屏笔”、“大楷”、“中楷”、“小楷”、“精工”等。初学书法者宜用羊毫,易练出笔力。

  硬毫笔,性能较硬,用山兔肩毛作的笔称为“紫毫”,用黄鼠狼尾巴毛作的笔,称为“狼毫”。硬毫适合写小楷字。

  兼毫笔,是介于软硬两毫之间的中性笔。其原料也是选用软硬二种以上的毛所制作的。

  无论是哪一种笔,其加工过程大致是一样的。分选、齐、切、梳、扎、装等几个步骤。

  选:又称“捡”,即选择长短大致相同、干净的毛,也就是说对羊毛或其他动物的毛,根据用途大致进行分类,除去杂物。

  齐:把毛根部搞齐,具体做法是将毛浸湿,然后一排排放在木板上,一束一束地把毛根整齐。

  切:即用很锋利的刀,切除部分毛根,目的是使其更为整齐。同时也取一支笔所需的毛,切去其毛头的不齐部分。笔的头部,毛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其长短必须整齐,这是制成好笔的甚为关键的一步。

  梳:目的是把毛梳理整齐,像人梳头一样,把所有的毛都理直。

  扎:就是把笔毛按每支笔用毛的多少,一小捆一小捆地把它扎好,扎在笔毛的基部,一条线上扎许多笔毛,一串串地挂起来晾干。

  装:就是把晾干的笔头,装到笔杆中,笔杆一般是用苦竹做的,把笔杆一段段取好,其中一端挖出装笔头的孔,然后把笔头装入笔杆的孔中。为使笔头装牢,过去一般用生漆胶合,现在大多是用树脂胶,把笔头胶在笔杆上。这样一支毛笔就基本做好了。

  一般笔杆用苦竹,有些用塑料做成笔杆或在竹的笔杆上装上一个塑料的头,就显得好看。有些贵重的笔,还用牛角或象牙做笔杆。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铁工

下一篇:小五金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