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虽任何人随时随地皆可行之,但必须掌握一些要领方可收到养生防病的效果。其主要要领有以下几点:1.散步前应使全身放松,适当地活动肢体,调匀呼吸,平静而和缓,然后再从容散步。养生学家称,全身放松是增加散步锻炼效果的重要步骤,倘若身体拘束紧张,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2.散步时宜从容和徐缓,不宜匆忙,更不宜使琐事充满头脑;步履宜轻松,有如闲庭信步。这样,周身气血方可调达平和。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行不宜疾”,始能收“气血畅达,百脉流通,内外谐调”之效。3.散步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清人曹廷栋撰的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写道:“居常无所事,即于室内时时缓步,盘旋数十匝,使筋脉活动,络脉乃得流畅。习之既久,步可渐致千百。” 4.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日久天长,自然有效。以为散步十天半月便能见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至于散步的时间和形式则可灵活掌握,不必拘束。清晨散步,空气清新,可调气养精神。饭后稍息 30 分钟再散步,可健脾消食,古人云:“食毕须坐卧,稍畅而步行。”饭前散步亦有益处,医书云:“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可治消渴症。睡前散步,可使心神宁静,睡得舒适。散步的形式可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如漫步观赏花卉,结伴漫游,访贤问友,步行参观展览,或登山涉水。乘雅兴安步当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增加乐趣和见闻,可谓一举两得。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