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是人发出声音的主要器官,声音嘶哑是喉部病变的特有症状。病变轻时发音的音调失去清亮、圆润的音质,变低,变粗。严重时声音嘶哑,甚至只能像耳语一样,或者完全失音。引起声音嘶哑的主要疾病有急性或慢性喉炎、声带结节、声带或喉息肉、喉良性肿瘤、喉神经麻痹等。 急性喉炎多数因上呼吸道其他部位的急性炎症,比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等蔓延到喉部而引起。除了声音嘶哑外,还可能有发热、恶寒、咳嗽痰多、喉痛等症状。5岁以下儿童因为喉腔比较小,喉部淋巴管丰富,炎症以后容易发生喉梗塞使呼吸困难,所以小儿感冒发热以后咳嗽变调、声音嘶哑时要特别引起注意。急性喉炎如果治疗不彻底,会变成慢性喉炎,声带增厚使声音嘶哑变成持续性的。另外经常受到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酒的刺激,或者用嗓过度和不恰当,也都会诱发慢性喉炎。慢性炎症的分泌物一直刺激声带和喉部,还会产生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和喉息肉。这些都加重了声音嘶哑,使声音嘶哑不容易好转。喉部肿瘤如果生长在声带上,影响声带的闭合,也会声音嘶哑。喉部受许多神经的支配,如果外伤、炎症、肿瘤压迫等影响了这些神经的功能,喉部肌肉得不到神经支配,发生麻痹,发声遇到障碍,也会声音嘶哑,失音。 中医认为人发声与肺的功能有关系,肺在五行属于“金”,有“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肺被实邪壅闭,就会发声不响亮,如果肺脏虚弱,也会声音嘶哑。实邪壅阻常见的有风热之邪和痰凝、气滞、血瘀,壅阻在喉部影响发声。肺脏虚主要是肺阴虚和肺气虚,肺的气阴不足,引起虚火上炎,壅闭在喉。不论是实邪的风热还是肺阴不足的虚火,都会使喉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所以治疗声音嘶哑时常用的是清肺利咽喉、养阴生津等方法。食疗也是这样,用的大都是清热、利咽、生津、养阴之品。 邪实和肺虚声嘶的临床症状如下: 邪实声嘶型:咽喉疼痛,有梗塞感,声音嘶哑,痰涎多,可以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舌苔白或黄,脉紧或数。 肺虚声嘶型:咽喉干痛,声音嘶哑,甚至耳语,失音,病程长,经久不愈,劳累时加重;或者喉部有异物感,常有清嗓习惯,伴神疲体倦;或者颧红唇赤,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舌胖,脉虚弱或带数。 辨证食疗: 邪实声嘶型 (1)牛蒡子茶 【组成】牛蒡子200克。 【功能主治】散风消肿。 【用法用量】牛蒡子拣去杂质,置炒锅内,小火炒至微鼓起,外呈黄,略带香。取出,放凉,研成细末,开水冲泡当茶频饮。 (2)柿霜茶 【组成】柿霜3克。 【功能主治】清肺热,利咽喉。 【用法用量】放入温开水中化服。每日3次。 (3)萝卜皂角汤 【组成】白萝卜1只,皂角3克。
【功能主治】散瘀解毒,利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吃萝卜喝汤。每日2次。 (4)萝卜生姜饮 【组成】白萝卜500克,生姜80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瘀,利咽喉。 【用法用量】上2物分别捣烂取汁,两汁混合,加白糖50克,加适量水沸后频服。1日1剂。 (5)芥菜干汤 【组成】腌陈芥菜干15~30克。 【功能主治】通肺开胃,利气豁痰。 【用法用量】将腌陈芥菜干用开水冲汤,略浸待凉后含漱或内服。1日1剂,频服。 (6)罗汉果汤 【组成】罗汉果1个。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利咽喉。 【用法用量】罗汉果切片,加水煎约20分钟,待凉频服。 (7)雪梨蜂蜜羹 【组成】雪梨2个,核桃仁50克,蜂蜜50克。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利咽。 【用法用量】雪梨去皮切片,与核桃仁共煮数沸,调入蜂蜜。日服1次,3天1疗程。 (8)胖大海饮 【组成】胖大海3枚,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开肺清气利喉。 【用法用量】滚开水泡沏胖大海,饮时加入白糖少许。频饮。 (9)甘桔饮 【组成】桔梗6克,生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喉。 【用法用量】桔梗、甘草碎为粗末,共置杯中、以沸水浸泡,温浸片刻。 代茶频饮,每日2次。 肺虚声嘶型 (1)胖大海橄揽茶 【组成】胖大海3枚,橄榄6克,绿茶6克,蜂蜜1匙。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利咽喉。 【用法用量】橄榄打碎,放水煎沸片刻,然后冲泡绿茶、胖大海。闷盖片刻,调入蜂蜜,徐徐饮汁。 (2)葡萄甘蔗汁 【组成】葡萄350克,甘蔗500克。 【功能主治】生津润肺,利咽喉。 【用法用量】两物绞汁,混匀,用温开水送服。1日量,分3次服。 (3)咸橄榄芦根茶 【组成】咸橄榄4枚,干芦根30克或鲜芦根60克。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咽喉。 【用法用量】芦根切碎,咸橄榄去核,加清水2碗半,煎至1碗。每日
1次,代茶饮。 (4)枇杷果酱 【组成】枇杷果肉1000克,冰糖1200克。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护嗓音。 【用法用量】冰糖捶碎,加清水适量熬,加入枇杷果肉熬稠,冷却装瓶。(5)桂圆参蜜膏 【组成】党参250克,沙参150克,桂圆肉120克。 【功能主治】清肺金,补元气,开声音。 【用法用量】上3药加适量水浸泡透发唇,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汁1次,共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粘稠如膏时,加蜂蜜1倍,熬至沸,待冷装瓶备用。开水调服2匙,日2~3次。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