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避免摄入对产妇康复不利和对乳汁分泌的食物,如大麦芽、麦乳精、麦芽糖及大麦制品啤酒等。麦类食品有回乳的作用,哺乳者不宜食用。产后产妇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除了少进食油腻之外,过于寒凉的食物会损伤脾阳,影响消化。中医历来有“产前宜清,产后宜温”、“胎前多实,产后多虚”的古训。产后身体百节空虚,恶露易瘀阻不净,故药食均应偏于温润,不可一味寒凉,柿子、梨、西瓜、冬瓜、黄瓜、丝瓜、绿豆、白萝卜、百合、田螺肉、螃蟹、蛏子、鳖等寒性食物均应忌之,同时各种冷饮、凉拌生菜(如生拌萝卜丝、拌海蛰、拌凉粉、小葱拌豆腐)和冷荤也应不吃少吃为好。产后还要忌食辛辣燥热、坚硬粗糙和酸性食物。由于产后大量失血、出汗,加之组织间液较多地进入血循环,机体阴津明显不足,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咖睡、茴香、干炒食品都会伤津耗液,加重口干、便秘、痔疮等。另外,坚硬及酸性食物容易损伤牙齿,使产妇留下日后牙齿易于痰痛的遗患。如坚硬的食物坚果类花生、香榧子、蚕豆、黄豆、栗子、腰果等;酸性食物如青梅、杨梅、葡萄、山植、李子、酸枣等;粗糙食物如芹菜、竹笋、韭菜、咸菜等;还有一些难以咀嚼的食物如牛肉干、牛筋、海蛰皮、墨鱼等应尽量避免食用。食醋虽然其含有醋酸,但其浓度仅3~4%,作调味品与牙齿接触时间不长,但可以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在炖排骨、鱼等时,加入适量醋还有助于帮助这些食物骨头内钙、磷溶解。作为调味品盐应以偏淡为宜,特别是在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产妇的食品不宜过咸,过咸的食品有回奶的作用,不利于乳汁的分泌。 产妇的产褥期过后,还要继续加强营养。母亲本身的机体恢复以后,还要喂哺婴儿,母亲乳汁的质量完全依赖其体内储备和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素。母亲分泌乳汁的能力,可随婴儿体重的增长及活动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7个月时为高峰,到9个月时开始逐渐下降。母亲泌乳量一般每日500~1000毫升,每产生100毫升乳汁,须摄入约85千卡热量。每100毫升的母乳中含蛋白质1~2克,钙34毫克。维生素具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也是婴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因此,产后营养供给不足,势必影响母子健康。产后营养不是短期内重视,一个月内突出可得的,而要在妊娠期奠定基础,在产后继续按需供给直至断乳。 (1)龙眼鸡蛋汤 【组成】龙眼肉50克,鸡蛋1只。 【功效】益气血,养心脾,适用于产后调养。 【用法用量】将龙眼肉洗净,用清水煮15分钟后打入鸡蛋。饮汤食龙眼肉和蛋花。 【注意事项】食欲不佳者、舌苔厚腻者慎用。 (2)太子参猪肉羹 【组成】猪肉500克,太子参30克,何首乌15克,龙眼肉20克,葱白、姜、料酒、盐、味精适量。 【功效】滋阴养血,解毒利湿。 【用法用量】瘦猪肉洗净切丁,3味中药用纱布包扎好,与调料一同放锅内加清水。先在旺火上烧沸,改用微火偎2~3小时。猪肉煮至熟烂时,捞出药物等,便可佐餐食用,分2~3顿食用。 【注意事项】瘦猪肉应取新鲜的。 (3)翡翠白玉
【组成】丝瓜200克,虾仁50克,黄酒、精盐、干淀粉、素油、味精适 量。 【功效】清热利肠,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 【用法用量】丝瓜去皮、切成段后,再切成条,洗净,沥水。虾仁洗净,用洁布吸干水分,加黄酒、盐、干淀粉和上劲。锅上旺火,加素油熬熟后,倒入丝瓜煸炒。出水后加入精盐,舀入半勺清汤烩一烩,用味精调味,用湿淀粉勾稀荧,起锅装盘。锅洗净、抹干,舀入素油,烧至六成油温时,倒入虾仁。变色后捞起,沥油,洒在丝瓜上即成。 【注意事项】素油不宜放入太多。 (4)蒸鳝鱼猪肉 【组成】黄鳝250克,猪肉100克,葱、盐、姜、黄酒、酱油各适量。 【功效】补中益血。 【用法用量】鳝鱼宰杀后除去内脏,洗净,切成片。猪肉洗净,切成片。鳝鱼片、猪肉片放入碗内,加酱油、盐、葱、姜拌匀,将鳝鱼碗上笼用武火蒸至熟透即成。 【注意事项】猪肉必须新鲜。 (5)益母草汤 【组成】益母草30克,红糖适量。 【功效】活血养血,化瘀生新,适用恶露不绝者。 【用法用量】先将益母草水煎取汁,再加红糖,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上法取用益母草冲剂服用同效。 (6)章鱼炖猪爪 【组成】章鱼(于品)200克,猪脚爪2只,葱、姜、盐、味精、黄酒各适量。 【功效】益气血,填肾精,健腰脚。 【用法用量】章鱼用温水(60℃)浸泡4小时,切成1寸长、6分宽的块。脚爪除去毛桩、洗净,一剖两爿。猪脚爪、章鱼、葱、姜、黄酒、盐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熟烂,再加味精搅匀而成。 【注意事项】有荨麻疹病史者忌用章鱼。 (7)鸡汁粥 【组成】母鸡汤1000克,粳米50克,盐、味精、葱、姜适量。 【功效】滋补气血,安养五脏。 【用法用量】粳米淘洗干净。粳米、鸡汤(撇去表面浮油)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熟即成。每日早、晚2次,作点心食用。 【注意事项】盐不宜放太多。 (8)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100~200克。 【功效】补血通络,散寒开胃。 【用法用量】羊肉洗净,将羊肉、生姜、当归切片,3味共煮汤。待羊肉熟烂以后,取汤服用,食肉。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腹泻、食欲不振者少用。 (9)羊脂蜜膏 【组成】生地60克,生姜汁50毫升,羊脂100克,蜂蜜200克。
【功效】养阴生津,补中润燥。 【用法用量】生地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浓汁3次,合并,以小火煎煮浓缩至稠粘如膏时,加生姜汁、羊脂和蜂蜜。至沸停火,待冷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 【注意事项】腹泻者忌用。 (10)猪蹄葱白煮豆腐 【组成】猪蹄1只,葱白15克,豆腐90克,黄酒50毫升。 【功效】补气通阳,适宜于产后虚弱者。 【用法用量】将猪蹄切成8块,与葱白、豆腐同放入砂锅,加清水1碗半,用文火煮成1碗。再倒入黄酒和适量酱油即可吃。每日1次,一般用5~7次后见效。 【注意事项】食欲不佳者慎用。 (11)豆浆炖海带 【组成】豆浆1000毫升,海带150克。 【功效】补益下乳。 【用法用量】将海带用温水浸泡24小时以上,洗净。海带和豆浆共炖,待海带炖烂后淡吃,连服5~6天。 (12)枇杷叶糯米粽 【组成】糯米适量,新鲜枇杷叶若干。 【功效】补中益气,暖脾和胃,止汗。 【用法用量】糯米清水泡一夜,新鲜枇杷叶去毛洗净水浸软,用以包棕。 蒸熟食,每日1次,每次100~150克,连服3~4日。 【注意事项】食欲不振者忌用。 (13)糯米酒鸡 【组成】糯米酒、鸡肉适量,红枣(去核),生姜若干片。 【功效】健肝脾益气血,适用于产后或体弱者。 【用法用量】将以上几味共蒸,鸡肉熟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糯米酒加鸡蛋功效同上。将糯米酒煮沸后,加入打好的鸡蛋,食用。有咳嗽发热、痰黄粘者忌用。 (14)攒鸡儿 【组成】肥鸡1只,葱、姜、盐、小椒末、醋各适量,干面条100克。 【功效】补中益气。 【围法用量】将鸡宰杀后,除毛桩、内脏、洗净。将鸡放入锅内,加葱、姜、盐、醋、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鸡熟。捞出鸡,鸡肉切成鸡丝。鸡汤用武火烧沸后,放面条煮熟,捞入碗内,将鸡丝放在面条上即成。 【注意事项】面条可先在开水中过汤后,再放入鸡汤内煮。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