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图6—8大地水准面(实线)对于参考扁球体(虚线)的偏离(不能由此得出:地球的形状像梨) 图6—8所表示的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曾给人以梨形的印象。此图一出,人们以讹传讹,“梨形地球”的说法曾不胫而走。其实,该图只是用来说明,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扁球体的偏离,因南北半球而不同,而不能表示地球的真实形状。这是因为:第一,它为突出这种偏离,不得不忽视参考扁球体的“扁”,不考虑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近21千米的巨大差异,以正圆代替椭圆;第二,过份夸大了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扁球体的偏离,用来表示南北两极间40米差值的比例尺,比用于表示地球半径的比例尺,扩大了57000倍由于这种“舍本求末”的夸大,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才“像梨”。事实上,南北两极间区区40米的差异,对于长半径为6378.140千米,扁串为1/298.275的地球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它只是使地面各部分的曲率产生微小的变化而已。大地水准面的任何部分都是凸面,没有凹陷,更不会有棱角。 §603—2地内物质分布和地球形状 地球的自引力和自转的惯性离心力,都是系统性的因素。在它们作用下,地球形状必然是有规则的。既然地球形状是不规则的,那就一定有非系统性因素在起作用。这个因素就是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和密度随深度而不同。通常我们总是把地球看成由均质的同心球层所组成。但严格地说,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异没有很后完成,地球内部的球层,既不是真正的均质,也不是真正的同心。这种情况必然要影响地面的重力分布和大地水准面的形状。由于这个原因,地球的质量中心,并不位于它的几何中心。 物质分布不匀的情况,在地壳表现得尤为显著。地球表面有海陆差异和高低起伏。前面说过,地球形状是指海面的形状,忽视地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的差异。这是为了简化地球的形状,在几何上排除这些因素。但是,海面形状本身,则不能不受到海陆差异和地形高低的物理影响。地面的高低起伏,并不单纯是地面上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而且,高山所在的地方,地内物质并不特别多;深海所在的地方,地内物质并不一定特别少。所有这些复杂的情况,无一不影响大地水准面,使得地球扁球体变成不规则的形体。 从几何上说,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但是,在物理意义上说,地球的形状又是规则的。这是因为,全球静止海面,不论几何上怎样复杂,总是一个等位面。在这个等位面上,物体具有相同的重力位能。 地球上海面的形状是同地面上重力分布相联系的。自转的惯性离心力影响地面重力,使地球由正球体变成扁球体。同样地,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不匀,造成地表重力的局部差异,从而形成海面的局部起伏。在重力加速度较大的海面,海面本身在几何上必然较低;反之,在重力加速度较小的海面,海面本身在几何上必然较高。只有这样,海面才可能是一个等位面。不然,海水就会发生流动,而流动的结果,必然是等位面的形成,也就是地球形状在几何上的规则性遭到破坏。因此,地球形状在几何上的不规则和在物理上的有规则,是互为条件的。 复习与思考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人们怎么知道地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又怎么知
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为什么会成为扁球体?比较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为什么地理纬度大于地心纬度?为什么两种纬度间的差值以南北纬45°为很大? ●什么是参考扁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各部分怎样地偏离参考扁球体?为什么笼统地说“地球的形状像梨”是不确切的?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