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阳历

§4091阳历概说 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阴历是很原始的历法。随着生产事业和科学的发展,先是在阴历中掺进阳历的成分,由阴阳历代替阴历;后来,阴历成分完全遭摒弃,阳历又取代了阴阳历。现在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 阳历的首要成分是历年。它是按回归年长度设计的:平年365日,被舍去的尾数0.2422日,积4年后满1日,置上一个366日的闰年,使其平均历年接近或等于回归年。 阳历其次也参照朔望月的长度,把一年分成12个历月。其平均历月为 365.2422÷12=30.4368日。因此,大月为31日,小月为30日;大月数占43.68%,小月数占56.32%。照此比例,一年应有5个大月和7个小月。阳历的历月是从历年派生出来的,不是独立的计时单位。 概括地说,阳历的基本原则是:——平均历年=回归年;——平均历月=回归年÷12。 阳历历日的轮转,体现太阳的周年运动和季节的轮回。因此,其每一历日,都有大致不变的太阳黄经和相当确切的季节含义。这是阳历的很大优点。阳历的历月,同一定的太阳黄经度相对应,而同月相盈亏毫不相干。 §4092公历:从儒略历到格里历 现行阳历的前身叫儒略历,是儒略·凯撒(一位颇有作为的罗马帝国统治者)于公元前46年仿照古埃及历法制定的。它定365日为一年(平年),每4年1闰,闰年为366日;平均历年为365.25日。 儒略历在制定历月时有它变通的考虑。按阳历的一般原则,平年时应有5个大月(31日)和7个小月(30日),全年为365日。儒略历为匀称方便起见,改为6个大月和6个小月。大小月相间:逢单为大,逢双为小。超出的1日从二月扣去,使它成为一个29日的特殊小月,闰年时才改为30日①。 儒略·凯撒于次年(公元前45年)遇刺身死,他的臣僚们为纪念他制定新历法的功绩,决定把凯撒出生的月份(七月)改称儒略月(July)。但在凯撒死后,原来规定每隔3年置1闰年(实即4年1闰),被误解为每3年 ①按当时罗马习俗,二月是岁末(春分所在的三月是岁首)行刑的月份,被认为是不吉样的,故使它成为一个较短月份

置1闰年。这就使儒略历每12年多置1闰。自公元前45年到公元9年的36年中,造成了3日的误差。为了纠正这一误差,凯撒的继承者奥古斯特下令:自公元前9年到公元3年,不安排任何闰年;自公元4年起,实行4年1闰的制度。但在此之前(公元前27年),他仿效前人,把自己出生的八月也冠上自己的名字,称奥古斯特月(August),并将八月改为大月。同时,他又把九月以后改成逢单为小月,逢双为大月。这额外超出的1日(由6大月改为7大月),又从二月中扣去。于是二月平年为28日,逢闰年才有29日。 经过这一番改动后的儒略历,也叫奥古斯都历。如今,阳历月份大小参差,次序混乱,这种不合的情形,完全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它没有任何天象上的依据。 儒略历(或奥古斯都历)平年365日,4年1闰,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00日,比回归年长0.0078日(11分14秒)。这一差值逐年累积,季节的日期便不断往前推移,约经128年相差1日,或400年相差3日。 为了宗教事务上的方便,罗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于公元1582年修改了儒略历。改历的内容有二个方面:一是使当时的春分回到3月21日;二是使以后的春分固定在3月21日。具体措施是:   1582年   10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修正公元325年宗教会议①以来所积累的10日的误差,格雷果里下令:把这一年10月4日以后,一下子将日期跳到15日(图431),以便”m”“”“”’””—”“使第二年的春分由3月11日回复到原来的3月21日。这样,历史上就留下了10天空白。 图431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于1582年修改儒略历,把这一年的十月删去10日,以便使次年春分回到3月21日。在这一页月历上,1—4表示儒略历日期;1531表示格里历日期,历史上留下了10天空白 ——调整儒略历的置闰法则,改4年1闰为400年97闰,以消除新的误差,使春分固定在3月21日。它仍然保留儒略历4年1闰的规则,凡能被4所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只是另加一条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即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须能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不再是闰年。这样,就在400年中减去了3个闰年。经过这样修改后的阳历,被叫做格里历。历史上通常把儒略历叫做旧历,而把格里历叫做新历。     ①公元325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的主教会议,史称“尼西亚会议”。会议规 定:复活节须在每年春分(3月21日)后的第一次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那时候,3月21日是春 分的同义语。由于每年0.0078日的误差,自公元325年到1582年,春分日从3月21日提前到了3月11 日,使复活节的推算在3月21日和真正的春分日之间无所适从。为了克服这个混乱状况,格雷果里决定 修改儒略历。
为了将旧历中发生的事件,转换为新历的日期,须在旧历日期上加上该世纪新、旧历之间的差值。例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历(属旧历)1917年10月25日,按照新历的日期,它是同年的11月7日。 综上所述,阳历自儒略·凯撒创立以后,由奥古斯都改正被搞错了的置闰规则,却搞乱了历日制度;格雷果里十三世修正了置闰规则,把平均历年的精确度提高到365.2425日,同回归年仅差0.0003日(25.9秒),却保留了奥古斯都历的十分混乱的大小月安排。相比较而言,上述各种阳历中,格里历自然是较为完美的。到20世纪20年代,它成为世界通行的历法——公历。我国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采用公历。 §4093公元 目前世界通行的纪元——公元(AnnODomini),亦称“基督纪元”。这种纪年法以传说中的基督诞生为元年。AnnoDomini拉丁文意为“主的生年”,缩写为A.D;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Christ的缩写)表示,意即“基督以前”。公元并非公历的组成部分。公历(阳历)颁行于公元前46年;公元则开始实行于公元532年。当时,意大利的一名基督教僧侣狄奥尼西,提倡基督徒不宜用异邦纪年法,必须用“基督纪元”.然而,《圣经》中并无耶稣基督诞生年月的记载。狄奥尼西却宣称基督是距当时532年前诞生的。于是,次年便是纪元533年。 狄奥尼西提出532这个数字,有它丰富的天文学内涵。532是28和19的乘积。28又是7与4的乘积:7是一星期的日数,4是儒略历的置闰周期;经过28年后,各月的日期又有同样的星期序数。例如,1995年各个日期的星期序数,与28年前的1967年完全相同。19是阴阳两历调和的周期,按“十九年七闰法”,经过19年后,阳历各月的日期有相同的月相。例如,1995年各个日期的月相,与19年前的1976年完全一样。月亮在古代的宗教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复活节”规定要在春分后的第一次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像这种与月相和星期有关的节日,过了532年后,又会碰上相同的日期,并按同样的顺序重复。这对于其它宗教事务都带来方便。这便是狄奥尼西所持的理由,并非什么“基督诞生”。 基督纪元开始在教会中实行,十六世纪先后为欧洲各国采用,如今已成为世界通行的纪年法,故称“公元”。我国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 §4094拟议中的阳历改革 现行阳历——格里历存在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缺陷,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各月的日数参差不齐,从28—31日不等;大小月的安排杂乱无章。其次,四季长度不等,夏季(6、7、8月)有92日,冬季(12、1、2月)平年只有90日;上半年(平年)只有181日,而下半年却有184日。这对于生产计划、财政预算,乃至气象和水文资料统计都带来不便。另外,各月日期和星期序数没有固定的关系。还有,岁首即元旦(太阳黄经约为280°)缺乏明确的天文意义。 历法改革的创议者们,试图把格里历修订成更和谐和更方便的形式。本世纪初的前二十年,在世界范围内曾掀起一场历法改革的热潮。1910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万国历法改良”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数十个对现行格里历的修订方案。会后,一些国家还成立了改历的专门机构。会议决定于1914年在瑞士举行第二次会议,以便对上述方案作出很后抉择,后因爆发第一次
世界大战而中止。前“国际联盟”于1925年设立历法改革的专门委员会。它曾研究和发表了147种新历设计方案。 在所有新历设计中,很受人们推崇的一种叫“世界历”。它分一年为四季,每季91日。每季的第一个月是大月(31日),其余两月是小月(30日)。每季都含完整的13个星期,每次新年和每一个季度都从星期日始,岁岁不变。四季总日数是364日,剩余的1日不编入任何月份和星期,放在岁末作为年终假日;如逢闰年,则将第二个号外日安插在六月末,是谓闰年假日。 历法改革不仅属天文学的范畴,它是民俗、宗教、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问题。改历能否实施取决于公众的接受程度。若没有某种契机,历法改革虽是方案迭出,而实施无着。因此,人们对于改历不必抱过高期望。由于年、月、日及星期四种周期不能公约,要制订一个十全十美、能为各方所接受的历法是不可能的。可以提出的方案都已提出,所有这些方案在本质上不可能有重大改变,若再沉迷于创“世界先进水平”的历法改革方案,那将是徒劳的。 为便于使用现行公历,历家编有一首《阳历推算歌》,抄录如下: 阳历称方便,人人会推算。 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天。 大月三十一,小月三十天。 七前单月大,八后单月小。 二月二十八,闰年加一天。 何时始逢闰?四除公元年。 复习与思考 ●为什么历法要分为阴历、阴阳历和阳历三类?各类历法如何安排它们的历年和历月?假如回归年长度变为354.3672日,那么,历法还有无必要分成三类? ●我国传统历法为何要设置二十四气?它怎样推算大月和小月?安排平年和闰年?何谓干支纪法? ●某年9月25日逢中秋节,问:第二年的这个日子呈什么月相?●下表列出1998年夏历(戊寅年)各月初一和有关中气的公历日期,试 定各该月份的月序和大小月(按中气定月序,据两朔间隔日数定前月的大小)。 夏历月序 初一的阳历日期 有关中气的阳历日期 大小月 ______月 3月28日 4月20日 谷雨 _____月 ______月 4月26日 5月21日 小满 _____月 ______月 5月26日 6月21日 夏至 _____月 ______月 6月24日     _____月 ______月 7月23日 7月23日 大暑 _____月 ______月 8月22日 8月23日 处暑 _____月
●比较格里历(新历)和儒略历(旧历)。格雷果里为什么要改历?他对儒略历采取何种改进措施?庆祝“十月”革命为什么在11月7日?牛顿
生于旧历1642年12月25日,按照新历,他的生日应是何年何月何日? ●假如回归年长度为364.2000日,按编历原则,你认为阳历的大小月及闰年,应如何安排才合理?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阴阳历

下一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