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都要看看病人的舌头。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了解脏腑的虚实寒热,病情的轻重深浅。 正常人的舌头为淡红色。如果红色变淡,反映气血不足;红色加深,是热症表现;出现瘀斑,是瘀血征象;淡白肿胀,属虚寒性质;深红瘦裂,属阴虚燥热;转动呆滞,表示病情严重。临床观察还表明,在诸多疾病中,舌头也有各种表现。如脑溢血偏瘫病人舌头伸出来总是偏向一侧;脑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舌头伸出时常出现颤抖;猩红热病人,舌刺红肿,状如草莓;恶性贫血病人,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维生素B1缺乏病人,舌头肿胀,每有齿印;维生素B2缺乏病人,舌乳头消失,舌尖与舌边反复出现溃疡;肝硬化病人,舌头常肿胀充血,呈紫红色;白血病病人,舌头常见溃疡;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舌头呈紫绀色;阻塞性黄疸病人,舌边常有黄色素沉着;尿毒症晚期病人,舌上有时可见白霜样尿素结晶。 正常人舌头表面有层薄苔,呈白色,干湿适度。舌苔色泽,厚薄的变化,又与饮食治疗密切相关,如舌苔白而增厚,表示有痰湿或食积,说明脾胃功能虚弱,饮食应注意清淡易消化,忌肥腻及甜食。舌苔黄而浑腻,多为湿热阻滞,饮食忌肥腻厚味,注意戒酒。舌苔干燥黄厚,且大便秘结,表示胃热炽热伤及津液,宜吃润肠生津食物。舌面光滑无舌苔,且伴有口干,则表示阴虚伤津,宜吃凉性生津食物,忌温热食品。 许多疾病都和舌头有关,舌头堪称人体健康的镜子。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