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生命的甘露

水是人类生命的“甘露”。专家们曾如此建议,一个健康的人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每怀240毫升)的水,人活着就要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体中,水的重量约占体重的65%—70%,人的新陈代谢就是通过水为介质来进行的,所以,水就如空气、阳光一样是生命生存的很基本要素。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需要水2—2.5升,儿童约需1.5升。美国加利福尼亚庄洛杉矶国际体育医药研究所提供的每天饮水量公式是:假如你运动不多,每公斤体重应喝水30毫升;假如你是运动员,每公斤体重应喝水40毫升。专家认为,每天如能按此公式饮水,不但会使身体健康,也会使你身体趋于苗条。水不仅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创造一切生灵的“上帝”,因为生命现象很早发生在海洋,有史以来,水流向哪里,总是带给自然界丰沛肥美和绿的希望。水是生物体内的琼浆玉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珍贵的财富。 过去提出的生命衰老理论,多从遗传基因方面考虑。很近,巴基斯坦一位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体内的水失去平衡是衰老的主要原因。这位科学家认为,水是生物体中提供能源的重要物质,也是各种营养物的传送媒介。生命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失水代谢物。该代谢物如在生物体中的毛细管积累,阻碍了体内液体流动,就会使新陈代谢变慢,表现在人体就是衰老开始。目前还没有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是如果能够阻止或推迟生物体内的失水过程,就能延续生命。因此,要想长寿,就必须保持水平衡很佳状态,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水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每颗水珠的平均直径为5.5毫米,它由100万个微粒组成,每个微粒中有好几百万个水分子。在一颗水珠里存在着大量异物,如藻类、孢子、矿物质、灰粒等。人体组织65%由水组成,血液的80%是水。水为我们在体内输送盐分、脂肪、激素等。水还起散热作用,通过毛孔使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才使我们的肌体避免过热。水有溶解各种物质的特性。它能帮助消化、滋润皮肤、润滑组织细胞,调节体温等。它与体内无机盐类保持一定的平衡作用。水在体内参与消化并将养分送到全身各器官,又将体内的废物通过肠、肾与皮肤排除体外。夏天体内水分可以吸热并通过皮肤出汗而散热;眼内的水分还可润滑眼球;唾液与胃液可以帮助吞咽和消化食物;肺部潮湿有水分,才能呼吸。人体缺水,就无法溶解并排出体内的尿酸、尿素、肌酸和氨等废物。如果出汗过多,或者由于腹
泻等引起失水,人就会头晕、乏力、口干、消瘦,就需要赶快补充液体。一位健康的人每天平均要饮用3升左右的水,在炎热的夏季参加体力活动的人一天甚至要饮用十多升的水。水和空气、食物一样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一个人如果没有水,4天左右就会进入昏迷状态。8到12天就会死亡。如果有水而没有食物,生命往往可以维持21天左右。 专家认为不喝水,会因自身产生的废物而中毒。当肾排走尿酸和尿素时,这两种东西必须溶于水中。如果人体内没有足够的水分,废物便不会有效地排泄,其中的物质积聚起来形成肾结石。水分对消化和代谢的化学反应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将养料和氧气通过血液带到细胞,并通过排汗帮助冷却身体。水分还是人体关节的润滑剂。 人体需要水来帮助呼吸,肺必须是湿润的才能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单是呼吸就可能每天消耗约0.5升水。因此,如果不喝够水,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都可能受损。一位美国肥胖症治疗专家说:“要是不喝足水,许多人就会出现体内脂肪过剩,肌肉弹性下降,消化功能减弱,体内毒性增加,关节和肌肉酸痛、水分潴留。”水分潴留的原因是,不喝够水。专家们还认为,喝适量的水是减肥的一个关键。想要减肥的人如果不喝够水,体内就不能充分地代谢脂肪。 实践证明,人体失去10%的水,就会产生酸中毒,失去20%25%的水分就会死亡。水是构成全身组织和液体的主要成分,它能调节水温,在人体内是主要的溶剂,一切生理代谢活动都在水中进行,从而来完成体内物质的吸收和运送,如养料,氧气的运送和废物的徘出。水还能调节生理机能,使肌肉、皮肤更富于弹性。 至于水的需要量,则取决于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消耗的多少,还要因年龄、环境、活动量、食物的质量以及健康的状况不同而不同。婴幼儿时期,年龄越小,对水的需要量则越多。幼儿期体内水分相对较成人多,约之体重的70%至75%。当气温高、湿度小,活动很大时,应有较多的水来补偿消耗;在发烧、呕吐、腹泻时更应注意补充水分。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要喝2.5升水,一天喝一升水,只能勉强地活下去。身体高大的人,要比瘦小的人多喝一些水。哺乳妇女,要分泌奶水,每天要多喝一升水。在炎热的夏天,大量出汗,要喝更多的水。气温在38摄氏度时,参加劳动或体育活动,喝水成几倍增加,有时一天能喝进去15升水。老年人要多喝点水。因为步入花甲以后的老人,体内水分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呈现慢性脱水现象。如皮肤细胞水分减少,使皮卜脂肪和弹性组织减少,皮脂腺分泌降低,皮肤变得干燥、皱纹增多;水分不足还会影响唾液、胆汁、胃液分泌,老人因而会感觉精神萎靡、消化功能障碍、便秘等。老人长时间不饮水,使体内血液循环中水分降低,易致心脑血管的血栓形成。这些都是由于老人大脑中的饥渴感受中枢变得迟钝所造成的。 因此,为了健康长寿,老人要养成即使口不渴也要每天喝点水的习惯。一般每天喝水以1000—1500毫升为宜,每日三餐前半小时喝点水,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 有一些疾病,排尿增加,需要随时喝水补充,糖尿病人排尿在8升以上,有的高达15升。尿崩症病人,排尿更多,个别病人一夜排尿48升,病人口渴难忍,要不停地喝水。夏天常常流行腹泻病,病人腹泻呕吐,短时间内可以失去大量水分,一般说,大便量在3升以上,就能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这
时,紧急补充水分是救命的特效方法。严重的病人,喝水不能被吸收,只好求助于静脉滴注。严重脱水,开始一两个小时就要滴进3—6升液体,一天要滴进8—12升液体。人体失去水分,就要补回来,口渴就应喝水。健康人不必担心水分过多,因为人体有一套复杂而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人体内水的出入量,保持人的平衡。 专家们认为人体饮水与各种疾病有关。根据日本《东京新闻》报道,癌症、脑血栓和心脏病是夺取生命的三种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很低的县是长寿县冲绳。主要原因据说在于该县的饮用水中含碳酸钙。冈山大学名誉教授小林纯说:“调查发现,冲绳河水中钙和碳酸钙的含量相当于日本河水中钙和碳酸钙含量的平均值的10倍。从各都道府县的死因数据和水质的关系来看,水中钙和碳酸钙含量的多少,显然同心脏病,癌症和脑血栓发病率的高低有关。小林纯教授说,一般认为,水质的酸性现象容易引发脑血栓,但是,服用饮用水中碳酸钙的含量丰富,就能防止这种病的发生。水林纯教授主张每日摄取一定量的碳酸钙。他说:“为了预防脑血栓,我每天都服用两克沉淀碳酸钙,并坚持了35年。我想,我从不生病也是与此分不开的。” 美国专家认为,目前有许多人处在一种失水的病态。如果没有水,人就要被自身产生的废物毒死。人体肾脏消除的尿酸和尿素,都必须靠水溶解,若没有足够的水,废物就不能有效消除,导致积累成肾结石。在消化和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中,水也起着重要作用,水经由血液运送营养和氧气供给细胞,通过排泄汗液使身体表面降温。人体甚至需要水来进行呼吸,肺必须保持湿性才能吸收氧气而排出二氧化碳,估计人体每天由呼吸散发出几乎半升的液体。若不充足地喝水,那么在人体生理机能上的每个方面皆会倍受损伤。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寿命新说

下一篇:“补”不能滥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