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生于食死也于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句至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吃喝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医学专家认为,人的很多疾病固然跟遗传基因有关,但与进食关系也很大。生于食病也于食,死也于食。长期进食不合理、不科学,不仅会造成诸如:高血压、癌症、肥胖症、心脏病等许多难治之症,给自己增加痛苦,影响工作学习,而且会缩短寿命。因此,防止“病从口入”,注意进食合理、科学、卫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嘴馋是青少年们的通病。自然一些中老年人也有此种现象。为了解馋,他们常常大吃大喝,暴饮暴食。有的见到好吃的、对味的东西,就饱食一顿,有的见肉就馋,炖鸡可吃一只,炖肉能吃两斤。以自己有“海量”而自豪,即所谓的“福”。殊不知这样贪食,后患无穷。据美国一项很新研究表明,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牛、羊、猪肉,可能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这项研究是根据1980年至1986年间对全美8.9万女护士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的调查为基础的。长久以来,专家们一直怀疑牛、羊,猪肉所含的脂肪能诱发心脏病和癌症,但要确证牛、羊、猪肉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其中部分原因也包括缺乏大规模的调查。这项很新研究则提供了迄今以来很有力的证据,证明进食大量牛、羊、猪肉确实会助长至少一种癌症的滋生。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以牛、羊、猪肉为主菜的妇女,患结肠癌的可能比一个月只吃一次肉的妇女高2.5倍。举例说,每周吃一次牛、羊、猪肉的妇女,患结肠癌的可能比完全不吃牛、羊、猪肉者高40%,每周吃2—4次者高55%,每周吃5—6次者高80%。 医学家认为,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均可引起胰腺炎,进一步可并发腹膜炎,甚至会丧失性命。肥胖症自然也是贪吃贪喝所致。身体欠佳的人,暴饮暴食害处更大。如:溃疡病人,进食大多,往往引起旧疾疼痛加剧,由于胃扩张使胃壁变薄,更容易导致溃疡穿孔和胃出血;糖尿病人,可使血糖增高而促使病情恶化;冠心病患者,由于胃对心脏的压迫,很可能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如幼儿饮食过量,不但会猛增胃肠的负担,干扰心、肝、胃等正常功能,导致胃肠疾病,而且会出现部分食物不能完全消化的现象。不仅“积毒”难返,“积食”也难返。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滞留在胃肠中,容易造成腹胀、腹痛,还易被肠道细菌腐蚀而变质,产生一定的毒素,影响孩子胃肠粘膜以及肝肾的功能。家庭应很好地控制孩子的饮食量。由此可见贪吃贪喝,暴饮暴食,不论大人小孩都对身心健康无益,而且害处很大。现在世界上越来越重视对进食的有效控制。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出现了“控食警察”,对那些大腹便便的贪食者和肥胖者,进行监督。每顿食物都要经“警察”检查,限制食量,超过者立即调整,这些大腹便便者不仅要忍气吞声地
服从,而且还付给工钱。可见,贪食成性者,利用行政手段进行控食也是一条有效的办法。 古语说:“纵口欲而百病生。”古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言道:“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饥渴洧兴,乃作饮食,以遂其生。彼昧者,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显然,过量的饮食首先要产生营养过剩,会引起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次,过量的饮食还会破坏胃、肠、胰、胆等消化器官的正常功能,会造成急性胃肠炎,急件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诱发心脏病等,由此可见“饮食之欲,于身尤切”。可是,人们往往忽视吃也能带来灾祸。正如明代御医龚延贤在他的《寿世保元》中指出的“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如果一味让滋味煎其腑脏,醴醪鬻其肠胃,恣意纵口欲,陷溺于大吃大喝,那么,肠胃必将遭受一场大劫难,于身于心,皆不利。有一些人一听说某种食物有益,就不分青红皂白,无所顾忌地拼命摄取。其结果,不仅没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造成危害,甚至连皮肤也随之改变了颜色。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过多地食用胡萝卜、柑橘、笋爪、菠菜、黄玉米、豆类、奶油、鸡蛋、芜菁、甘蓝、南瓜、黄萝卜、红薯和木瓜会发生皮肤变黄,颜色在掌部、鼻唇沟、鼻孔缘、前额、下巴、耳后以及指节处很为明显。 番前红素系红色的胡萝卜素样色素,见于番茄、甜菜、辣椒和各种水果及浆果内。过多食用这些食物,可导致皮肤谈红色色沉和肝功能异常。 国际有一皮肤病学名著描述了两个有趣的病例,一男一女,全身皮肤显示橘黄——青铜色,尤其掌部。这两人有进食大量胡萝卜、番茄和番茄汁的历史。停用黄色或红色食物,半年以后颜色恢复正常。 如果皮肤一旦变了颜色,则显示你的身体可能发生了变化,除了恢复饮食的均衡外,还应该及早去医院诊治。因此,你不妨重新审查一下你的食谱,删减多余的菜肴。千万“勿令生我者害我,俾五味得为五内贼”。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