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宽容”一点好

宽容是处世做人的一种品格,对有缺点的人,对反对过自己的人,甚至损害过自己的人,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仅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向前的远识。 被人曲解和伤害,本能的反应就是报复。报复虽能发泄怒气、减轻心中的负荷而痛快一时,但永远不能平息伤痛,甚至会激化矛盾,步入“冤怨相报何时了”的境地。要避免误入“歧途”或走出困境,只有一条路——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也不例外,人总是要犯错误,这些错误常常要刺激人、伤害人、迁怒人,使平静的生活风波骤起。朋友不忠、邻里不睦、夫妻不和、同事不谐等等,都会使你陷入感情沼泽,使你悲伤、痛苦、气愤甚至憎恨。即使你压抑、克制,不让“火山”喷发,但怒气很难消失,它会像阴影一样时刻伴随着你,影响你的思想、感情、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时如果不用宽容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就会得理不饶人,做出损害别人的事,造成同志疏远,家庭不和,甚至以错反错,在公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历史上有两则有名的“宽容”故事。一则是楚庄王,一次他夜宴群臣,殿上的蜡烛忽然熄灭。这时有人暗中牵王后的衣服,王后怒而扯下他的冠缨,并要求庄王查办。楚庄王没有这样做,而是命令大家都扯下冠缨尽情欢乐。后来吴兵攻楚,有一人抗击敌人特别英勇,庄王问之,他说:“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另一则是毛主席,1948年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正开征粮会议,一声雷响某县长触电而死。这件事传出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毛主席?原来边区政府征粮任务重,群众有意见,便借雷劈一事发泄不满。毛主席知道原委后并不追究骂自己的人,更没有去抓什么“反革命”,而是指示有关部门减征了公粮。这件事使党群关系更加亲近,毛主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都不是弱者,他们没有惩办犯错误者,而是宽容了对方。宽容没有使他们丧失威望和尊严,而使他们显得更加高尚和伟大。 波斯诗人萨迪说:“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厚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做了一个“人”,是要具备宽容的品格的。如果人人都学会宽容,都献出一片爱心,一片善意,“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宽容包含着温柔和友爱,显示了气度和力量。宽恕会使你“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把友爱看得更有价值,把自己塑得比较完善。宽容需要勇气,需要爱心,需要付出,需要奉献,把“宽容”的礼物送人。如果我们不能宽容别人,就有可能从别人那里获不到宽容。所以要允许别人犯错误,给别人机会和时间改正错误。有人认为宽容是姑息错误,是弱者的表现。恰恰相反,宽容是爱心和坚强的展示,因为只有弱者才吝惜宽容,在同志间请不要吝借“宽容”。


电话:
微信:

标签: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