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遗产。他对自己摄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经验归结为:“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少欲,并告诫人们凡事不可要求太高,以免愿望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心灵撞击过于猛烈而造成不良后果。 我的一位老同学,前不久给我来信说,他年轻时官运不通,怀才不遇,一直精神不好,身体欠佳,后来经明人指点,顿开茅塞,一切都想通了,看开了,他说就是四句话、四个字,并写得恭恭正正用挂号给我寄来了,我仔细品味,觉得也有点道理。第一句是“成绩是党的”,第二句是“官位是临时的”,第三句是“钱财是子女的”,第四句“唯有身体是自己的”。集中起来就是四个字“淡泊名利”。这四句虽然有些四大皆空的味道,但毕竟能起到自我安抚的作用,缓解自己与现实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无可讳忌地也存在争名争利,争官争位问题,恐怕到了共产主义也不能完全消除,但争也要有个度,“淡泊”可以是一种理想的缓冲剂。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来看,现阶段名和利,官和位是客观存在的,是市场经济下多数人要追求的一种目标,但绝不能是唯一目标,更不能为名丧志,见利忘义。为官而不仁。我们要正确处理追求进取与淡泊名利的关系。只能要合理合法的名和利、官和位。名和位是领导和群众对我们劳动的评价,对我们业绩的承认。作为自己应淡泊名利,不要背包袱。要能上能下、能起能落,更不能为了争名争利、争官争位而去搞歪门邪道,遗臭后人。 老年人更需要有点“淡泊”精神。因为从岗位上退下来,总有点失落感。身子进入了退休境地,思想总还与在岗人攀比,看人家有车坐、有酒喝、有人送礼、有人吃请、有外块可拿,心里总觉得不平衡,想不开、看不惯,常常处于牢骚满腹的状态。所以,淡泊对老年人尤为重要,是医治牢骚很好的清凉剂。争名争利花不来,也达不到。老年人除了可在退休生活中自寻乐趣外,更重要的,还是自己要看得开,放得下,人生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思想、仇恨、债务、人情、权利、义务甚至财产、子孙,都用不着记挂在心。日本全国老人协会理事长加藤泰纯博士强调,高龄者幸福生活的三大秘诀是:“忘记残废,忘记钱财,忘记子孙”。中国有一首古诗,名曰:《空空诗》,原文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功?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犹如采花蜂,采来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这首四大皆空的诗,对于奋争的人们是不可取的。但年纪大了,能够想得开、看得空,不无益处,或许能帮助你做一位长寿翁。 所谓想得开、看得空,并不是消极、悲观、绝望、沮丧而是要从生活中去酿造属于自己的春天,为自己的老年拟妥“安老计划”,使得在清静中透露生机、无为中却是有为、闲逸中自有情趣,仍然是沉浸在希望、期待、充实与快乐的气氛之中。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