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常常是由于饮入过量的酒类饮料以后引起的。日常的酒类中,均含有不同份量的酒精。比如一般的黄酒约含10~15%,白酒约含40~60%,葡萄酒约含10~15%,啤酒约含2~5%的酒精。 酒精属于微毒类食物,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刺激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一种类似鸦片的化学物质,作用于大脑。开始时,抑制大脑皮质的功能、使人处于兴奋状态,继而影响延脑和脊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扩张。严重时还能引起呼吸抑制和循环衰竭。 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酒精中毒症状出现的早晚和轻重常因人而异。由于空腹喝酒时酒精吸收迅速,所以症状出现更快。病人呼气带有强烈的酒味。先是出现头昏乏力、两眼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精神兴奋、语无伦次而话多、动作不受约束等症状,进一步则恶心、呕吐、眩晕昏睡、鼾声大作、皮肤湿冷。严重时深度昏迷,呼吸表浅,甚至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慢性酒精中毒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而引起的。出现智能衰退,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注意力涣散,时有震颤性谵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以及并发肝硬化、慢性胃炎等等。 酒精中毒的治疗:轻度的可以自愈,但是要注意保暖,可以多饮些浓茶和咖啡,也可以用葛花30克,或者樟树子20克煎水服用。重度的酒精中毒应该迅速催吐,用温水、药用碳、2%碳酸氢钠溶液等洗胃。有呼吸抑制症状的可皮下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0.5克,每2小时一次来兴奋呼吸。静脉注射5%葡萄糖60~100毫升加普通胰岛素20单位,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毫克。注意不可以用吗啡、苯巴比妥等有呼吸抑制作用的药物。 酒精中毒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过量饮酒,特别空腹时不应多次酒。对于有心、肺、肝、肾等脏器的慢性疾病的病人,由于原本的肝、肾代谢排泄功能不良,心、肺的耐受功能比较差,更加不应该过量饮酒。这些病人一旦醉酒,预后较差,应该提高警惕。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