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小儿缺钙的食疗

钙是人体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素中的无机元素(泛指人体生理需要的各种化学元素)之一,它是人体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特别是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长骨骼很迅速的时期,对钙的需求也就相对较大,若钙的摄入量不足,或代谢失调,引起缺钙,则极易发生佝偻病。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钙的吸收与利用,与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相关。因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使肠道里的钙吸收入血液,通过血流分布全身,再促进血液里的钙沉积入骨,以保证人体骨骼、牙齿正常钙化,使小儿的软骨渐渐发育成坚硬的骨头,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 缺钙,无论男女老幼均可出现,因而有人认为,钙是人的一生中须特别注意不断补充的重要物质。但若因缺钙而致佝偻病,则主要发生在3岁以内的小儿。 钙还有安定神经、调节汗腺、促使肌肉发育与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因此,小儿轻度缺钙,主要表现为夜啼、多汗和抵抗力差,这种孩子睡眠少,而且容易惊醒,甚至一夜惊醒好几次,醒来哭闹不休,或玩耍一阵,才能入睡,白天也睡不安稳。患儿多汗,以头、胸和背部出汗很多,可使衣服、枕头和被子俱湿。由于小儿后枕部多汗,时间一长局部会引起瘙痒,常在潮湿的枕头上摩擦,以致此处的头发渐渐脱落,形成“枕秃”。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患儿抵抗力差,经常感冒发热,或患扁桃体炎、咳嗽等病。若因此而影响到生长发育,部分病儿会显得比一般孩子软弱,坐、立、行走都较晚,出牙偏迟,或者伴有食欲不振、贫血等。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引起骨骼的病变。比较常见的有方头、串珠肋、肋缘外翻和下肢骨胳变形等。所谓“方头”,是由于额骨两侧中心和左右顶骨中心增厚突起,头上出现四个“角”,因而略呈方形。所谓“串珠肋”,是指患儿的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常呈半球状突起,十根肋骨的球形隆起,上下连起来看,就像一串珠子。有些患儿的胸廓下部靠近肋弓边缘处,出现一条水平方向的沟,使肋缘下边向外翻,西医称这条沟为“哈氏沟”。1岁以上的小儿开始站立。由于缺钙,患儿的骨骼较软,在上身重量的压迫下,下肢渐渐变形,而出现“O”形腿或“X”形腿等畸形现象。这些因缺钙未及时治疗而引起的骨骼病变,就是佝偻病。有些患儿,由于血清钙低下,因而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出现惊厥和手足搐搦等症状。其表现为多次无热惊厥,屡发屡停,每次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惊厥时大多知觉丧失,手足发生节律性抽动,面部肌肉痉挛引起小抽动。严重病例可见喉痉挛所致喉呜、呼吸困难与紫钳。严重缺钙时因抽痉、喉痉挛可致窒息死亡,须迅速送医院抢救。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脾肾虚有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骨骼生长缺乏物质基础;肾主骨,促进生长发育,肾虚则全身骨骼发育障碍。所以治疗以健脾益气、补肾壮骨为主。 本病在平时须注意摄取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可让孩子偏食,特别是注意适当多吃动物肝脏、鸡蛋、黄豆制品、绿色蔬菜。但不宜多食菠菜,因菠菜中含有多量的草酸,草酸进入人体后,可与肠道中其他食物中的锌、钙等矿物质结合而排出体外。另外,要注意让孩子适当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因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可使皮下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对缺钙有辅助治疗作用。当然,日光照射时间不可过长,特别是天气炎热季节更应注意,以
免紫外线照射过多引起皮炎。 辨证食疗: (1)蛋皮末 【组成】鲜蛋皮适量。 【功能主治】缺钙,小儿软骨病。 【用法用量】焙干研末,掺食物中,长期食用。 (2)胡萝卜粥 【组成】胡萝卜、粳米适量(据饭量而定)。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适用于消化不良、夜盲症、小儿软骨病、营养不良等。 【用法用量】胡萝卜洗净切碎,2味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至米花粥稠即可。但不宜太厚。早晚餐温热服食。 【注】有研究证明,萝卜中钙的含量,叶比根茎多4倍,维生素A、B1、C等的含量亦比根茎丰富,因而以萝卜叶煮粥(粥将成时放入洗净切好的萝卜叶,以熟而仍绿为度,可加适量食盐调味)或经常以萝卜叶烧熟当菜佐餐,亦是补充钙质的一种辅助食疗方法。 (3)猪骨汤 【组成】猪骨头(羊骨头亦可)适量,醋少许。 【功能主治】补钙。可辅治缺钙引起的佝偻病。 【用法用量】将骨头砸碎,加醋少许,加水适量(漫过骨头),加少许葱、姜、味精、食盐,熬煮3小时,汤浓即可。每日2~3次,每次服汤1小碗。 (4)红烧甲鱼 【组成】活甲鱼1只(500克),料酒、酱油、白糖、淀粉、味精、猪油、奶汤、葱、姜、蒜各适量。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滋阴养肺。主要辅治佝偻病、软骨病、角膜炎、皮炎、胃肠炎、营养不良。 【用法用量】将甲鱼剁下头及颈,沥干血液后用清水洗净。放在锅里倒上开水,盖上盖,在旺火上烧开锅后立即撤火,焖半小时后取出。用刀刮去附在甲鱼肚上和四周软肉上的厚膜,揭开甲鱼的硬盖,去五脏,剁下指甲和尾巴,用清水洗净。切成小方块放在开水锅中烫一下,冲洗以去腥味。很后把甲鱼块放入热汤锅中,在旺火上煮开后,放入葱、姜、蒜及料酒、酱油等佐料。再在微火上慢慢炖烂。放入白糖、味精、湿淀粉,用力搅几下,浇上猪油即可佐餐食用。 (5)清炖两骨汤 【组成】猪骨头250克,乌鱼骨250克,盐少许。 【功能主治】补虚益肾,补充钙质。可辅治小儿软骨病、出齿不齐、发育缓慢、头颅畸形。 【用法用量】新鲜两骨洗净,砸碎,加清水适量。炖至汤呈白色粘稠时,加盐少许调味,弃渣饮汤。每日1~2次,经常食用。 (6)牡蛎面条 【组成】鲜牡蛎肉100克,面条适量。 【功能主治】补益精气,强健筋骨。可辅治佝偻病。 【用法用量】将牡蛎肉与面条及调味品一起煮熟。每日1~2次,当点心
吃。 (7)虾皮豆腐 【组成】虾皮20克,豆腐50克,盐少许。 【功能主治】补肾固齿,开胃化痰,调和脾胃,清热生津。可辅治小儿佝偻病。 【用法用量】虾皮洗净,豆腐沸水烫过捞出切小块。虾皮入锅,加水半碗煮沸,再将豆腐块入锅,共煮沸10分钟。放少许盐和麻油调味。吃豆腐喝汤,佐餐或单独服食。1天1剂,可连服数天。 (8)虾皮韭菜 【组成】虾皮、韭菜各适量。 【功能主治】温肾补肾。可辅治小儿佝偻病。 【用法用量】虾皮炒韭菜,每日1次,佐餐食用。 (9)黄芪猪肝骨头汤 【组成】黄蔑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 克。 【功能主治】补气,益肾,壮骨。 【用法用量】先将猪腿骨敲碎,与黄芪、五味子一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入汤内煮熟。加盐、味精少许调味。吃肝喝汤,分2次服完。宜经常服用,直至病愈。 (10)香蕈 【组成】干香蕈9克。 【功能主治】预防佝偻病。 【用法用量】先用开水泡发、发透后再将香蕈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泡发香蕈的开水去掉沉淀物后,一起倒入锅内煎煮。喝汤,每日3次温服。 (11)龟版 【组成】龟版(乌龟的腹部甲壳)适量。 【功能主治】补肾,健骨。辅治佝偻病。 【用法用量】将龟版用清水浸泡3日(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研为细末。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 (12)白胡椒蛋皮散 【组成】白胡椒20粒,鸡蛋皮2个。 【功能主治】缺钙抽搐。 【用法用量】将其炒黄后共研粉,分为14包。每天1包,开水冲服。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胡萝卜炖牛肉

下一篇:芹菜炒猪脑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