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线

小儿厌食的食疗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完全不想吃东西或拒绝吃东西的一种病症。本病的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在2个月以上,开始时是吃得少,吃得慢,吃东西没味道,较重时连平时很爱吃的东西也不想吃,甚至拒食。由于吃得少,时间长了营养不足,可导致人一天天消瘦,面色不红润,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而必须予以重视,及时诊治。厌食患儿,一般精神状态均较正常,与疳证的脾气急躁或精神萎靡等一系列证候有所区别。本病以1~6岁儿童多见,城市儿童居多。 厌食可能是正常生长发育过程的一过性现象,也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如果是由于某些急慢性疾病而引起的食欲不振,如感冒、腹泻、肺结核、风湿热等,则不必在病程急性期诱使或迫使患儿多进饮食,只需补充与年龄相应的每日热卡需求量和维生素,积极治好原发疾病,患儿的胃口自然就能恢复正常。此类情况不属于本症范围。其次,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引起食欲不振的重要原因。如小儿饮食不定量、不定时,或在饭前经常吃不易消化的零食如花生米、巧克力等。只有在没有不良饮食习惯,又查不出什么慢性器质性病变时,才能判断为小儿厌食症。 西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复杂,而很常见的还是心理因素。如家长不正确的喂食方式,像放纵孩子任意饮食或用打骂等威逼手段强迫小儿进食等,通过情绪影响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即可导致消化功能减退而致食欲不振。人体内若缺乏微量元素锌,亦会使食欲和消化功能减退。此外,生活不规则,气温过高,湿度太大等,都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而影响胃口。所以,西医治疗本病强调采用综合措施,包括保持平衡饮食,克服偏食习惯,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避免强迫进食,避免过量进食牛奶,定时进食以及心理咨询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脾胃病的范畴。主要由于平素饮食不节,或因喂养不当,以及长期偏食等情况,影响和损伤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或素体脾胃虚弱所致。在辩证时,首先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作出区别。同时要辨别是因过食生冷、肥甘,使脾胃不能纳运的脾失健运型,还是因久病耗气,或脾胃素弱而无力腐熟运化水谷的脾胃气虚型,还是因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致使胃阴受损,不能受纳腐熟水谷的胃阴不足型,而分别采用“运脾”、“补脾”、“养胃”的法则予以治疗。其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为: 脾失健运型:面色少华,食欲不振,或食物无味,拒绝进食,而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脉尚有力,舌苔薄白或薄腻。 脾胃气虚型:面色萎黄,形体瘦弱,精神倦怠,厌食或拒食,腹胀便溏(大便不成形),稍进饮食即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容易出汗,舌质淡,脉无力,指纹色淡滞带紫。 胃阴不足型:口干多饮而不喜饮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于结,舌苔多见光剥,亦有光红少津者,脉细。 注意事项: 第一,“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调节饮食是预防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重要措施。饮食应定时、定量,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禁止饭前吃零食和糖果。 第二,小儿脏腑娇嫩,饮食应清淡、柔软、易于消化而富有营养,忌吃
不易消化及生冷、油腻的食物。 第三,恢复正常饮食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品种由简单到复杂,千万不要一下子给孩子吃得过多。 第四,烹调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并须遵循“胃以喜为补”的原则,即首先以患儿喜爱的食物来诱导开胃,暂不考虑其营养价值如何。待其食欲增进,胃口好转后,再按需要补给。这样可使某些顽固性厌食的患儿食欲获得改善。 第五,厌食的患儿不宜多吃菠菜。因菠菜中含有多量的草酸,草酸进入人体后,可与肠道中其他食物所含的锌、钙等矿物质结合而使之排出体外。而前已述及,人体缺锌会感到食欲不振,味觉迟钝。 辨证食疗: 1.脾失运健型 (1)服山楂五法 【组成】山楂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适用于脾失运健、消化不良之厌食症。 【用法用量】①以鲜山楂果10个,洗净后捣烂榨汁服用。日服1~2次,连服数天。②以焦山楂9克,研成粉末后加红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3次。小儿酌减。③取生山楂、炒麦芽各10克,水煎服。④山植16克,橘皮9克,生姜3片,水煎分2次眼。⑤取生山楂30~60克,加水400毫升,文火煎煮至150毫升,1天内分3次服完。5岁以上儿童,可以连楂肉同吃。 (2)山楂晶 【组成】生山楂500克,白糖500克。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 【用法用量】将生山楂洗净,切碎,放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共取3次。然后将煎液混合,继续以文火煎熬浓缩至较稠粘时,加白糖500克调匀,待砂糖熔化成透明状时停火,趁热倒在撒有一层砂糖的大搪瓷盘中。冷却后在上面再撒一层白砂糖,将其分割成条,再分割成150块左右即可。每次食用5~8块,每日2~3次。 (3)山楂云卷糕 【组成】山楂糕1000克,白糖500克,鸡蛋1000克,熟面粉500克。 【功能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将鸡蛋打开,蛋清、蛋黄分放两个盆内。蛋清打(抽)成糊状,再把蛋黄打散。将白糖倒入蛋黄内搅匀,再加在蛋清糊内搅匀,然后把熟面粉放入糊内搅匀。将搅匀的蛋糊,倒入蒸糕木格中,上蒸笼蒸20分钟左右,待熟时取下。将糕倒出,把山楂糕切成薄片,放在上面,随即卷起,用洁白无菌纱布把糕卷紧。待冷后把布解开,切成圆形,似云卷形状即成。随意取食适量。 (4)干枣姜末 【组成】干枣、生姜各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暖胃。 【用法用量】取干枣3份(去核),生姜1份,慢火焙干研末。每次服3~9克,每日3次。 (5)粱枣散 【组成】红高粱50克,大枣10枚。
【功能主治】小儿消化不良之厌食。 【用法用量】高粱炒黄,枣去核炒焦,共研为细末。2岁小孩每服10克,3~5岁每服15克,每日2次。 (6)鸡内金粉 【组成】鸡内金30克。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增进食欲。 【用法用量】鸡内金洗净晒干,焙黄研极细末,用温开水吞服。3岁以下的幼儿每次服0.3克,3~5岁每次服0.6克,6岁以上每次服1克,均1天3次。 (7)复方木瓜汁(共4方) 【组成】①木瓜100克,鸡蛋黄100毫升,蜂蜜或砂糖适量。②木瓜100克,牛乳适量(在制汁时多加牛乳,不如冷开水)。③木瓜、橘子、苹果、梨各100克。④木瓜、橘类各100克,胡萝卜150克,苹果200克,鸡蛋黄1个,牛乳约100毫升。 【功能主治】助消化,健脾胃。 【用法用量】木瓜去皮子,与其他原料一同放入果汁机内,酌加冷开水制汁。 【注意事项】③④两方更具营养。须橘子先榨成汁,苹果、梨去皮核切成小块,先将橘子汁倒入果汁机,接电旋转后,再一点点加入质较硬的苹果、胡萝卜,直至汁成。可酌加糖调味。每服1小杯,每日2~3次。 (8)萝卜馅饼 【组成】新鲜白萝卜250克,猪瘦肉100克,葱、姜末、食盐适量,面粉250克。 【功能主治】消食,行气,健胃。 【用法用量】萝卜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用菜油煸至五成熟。猪肉剁细,与萝卜丝加少许葱、姜未和食盐制成馅子。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用面团包馅,做成小饼,在油锅中烙熟,作点心食用。 (9)红桔茶 【组成】红桔(也称潮州桔或大红蜜桔)1只,绿茶叶10克。 【功能主治】开胃,止咳,清热,利尿,消暑,除烦。适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暑热烦渴、小便黄短。 【用法用量】桔挖一小洞,塞入茶叶,晒干备用。小儿每次1/2~1/3只(成人1只),煎水代茶饮。小儿可加白糖少许调味。 (10)桔枣茶 【组成】鲜桔皮10克,大红枣10枚。 【功能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同锅炒焦,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饭前饮可治食欲不振,饭后饮可治消化不良。 (11)枣糖糕 【组成】发面500克,红糖250克,小枣90克,蜜枣60克,小米面60克,玫瑰3克。 【功能主治】补脾肾益气血。适宜于贫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用法用量】把发面500克放入食用碱适量,放入盆中。将红糖用玫瑰 水溶化,与小米面一起掺入发面中,调搅成稀糊状。将方模子放入蒸笼内(1
尺见方、2寸高的模子),把调好的面糊倒入一半,刮平,放上去核的小枣。再将剩下的一半面糊倒上,在上面放上蜜枣。用旺火蒸20分钟即成。食用时切成小块。 (12)白术猪肚粥参见“小儿泄泻的食疗”。 (13)山楂糕 【组成】北山楂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运脾养胃。 【用法用量】北山楂、粳米研细,加白糖及适量凉开水拌匀,然后抖散在打了油的方盒内,隔水用武火蒸至熟。取出切成小块,随时服之。 (14)白萝卜炖猪排骨 【组成】白萝卜500克,猪排骨250克,精盐、葱适量。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理气化痰,是患厌食症小儿的辅助食疗菜肴。【用法用量】将白萝卜、排骨切成3厘米大小。先煮排骨炖至肉脱骨时 再下萝卜。萝卜熟后去汤面浮油,加入盐、葱,略煮几沸,佐餐食用。(15)三仙饮 【组成】炒麦芽、炒谷芽、焦山楂各10克、白糖30克。 【功能主治】消积除滞,健脾开胃。适用于脾失健运、食积停滞之厌食 症。 【用法用量】味加水适量煎约15分钟,取药汁下白糖,趁热服。 (16)鸡内金粥 【组成】鸡内金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消积健胃。用于厌食症伴见院腹胀满、吐酸等。 【用法用量】粳米、白糖入锅内加水800毫升,煮成粥,将起锅时加入鸡内金粉。每日早晚温服。 (17)神曲饮 【组成】神曲10~30克,饴糖5~10克。 【功能主治】消食行气,健脾和胃。 【用法用量】神曲捣碎布包,煎沸取汁,冲化饴糖温服。 (18)甘露茶 【组成】陈茶叶90克,台乌药、炒山楂、姜炙川朴、炒枳壳各24克,橘皮120克,炒六神曲45克,炒谷芽30克。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消食化滞。适用于饮食伤胃、食积中滞、脘腹胀闷、胀痛、不思饮食及水上不服等症。 【用法用量】先将橘皮用盐水浸润炒干,与其他各药共制粗末,拌匀(也可过筛,用滤泡纸分装,每小袋4.5克)。每日1~2次,每次取上末9克或2小袋,用沸水冲泡10分钟,温服。也可同时加入鲜姜1片泡服。 (19)蚕豆炖牛肉 【组成】鲜蚕豆250克,瘦牛肉500克,生姜、葱、食盐各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利温。适用于身体虚弱、反胃、不思饮食、虚弱水肿等症。 【用法用量】将鲜蚕豆(或水发干蚕豆)去皮,牛肉切成长2.5厘米、厚2厘米的块。加食盐、生姜、葱,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佐餐分次食用。 (20)槟榔饮
【组成】槟榔10克,炒莱菔子10克,橘皮1块,白糖少许。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积滞、脘腹疼痛、厌食等症。 【用法用量】将槟榔捶碎,橘皮洗净,与莱菔子一同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熬30分钟,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1日内分次饮用。 (21)橙汁蜂蜜饮 【组成】橙子1个,蜂蜜50克。 【功能主治】消食下气。适用于胃中停滞、心口堵闷、不思饮食等症。【用法用量】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与蜂蜜一同 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熬20~25分钟,捞去橙子。 1日内分2~3次饮服。 【组成】橘红细粉100克,白糖500克。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止嗽。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多痰等症。 【用法用量】将白糖倒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文火上煎熬至稠时,加入橘红细粉,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锅铲挑起成丝状时,停火。将糖倒入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凉,用刀划成条,再划成约100小块。每日随意取食3~5块。 2.脾胃气虚型 (1)榛子陈皮汤 【组成】榛子仁30克,陈皮9克。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2)萝卜炖带鱼 【组成】鲜带鱼250克,白萝卜500克,生姜50克。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带鱼洗净切块,与切好之萝卜、生姜一起炖熟,放适量盐,常当菜食用。 【注意事项】因视带鱼为发物,故凡有脓肿疮疖者忌食。 (3)紫蔻鲫鱼 【组成】大活鲫鱼1条,紫蔻3粒。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将鱼剖洗,紫蔻研末,放在鱼肚中,再加生姜、陈皮、胡椒等。煮熟后食用。 (4)山药汤圆 【组成】生山药150克,糖150克,水磨糯米粉250克,胡椒面适量。 【功能主治】食欲不振,肾虚精亏,腰膝酸软,乏力等。 【用法用量】将生山药蒸熟,剥去皮,放入大碗中,加白糖、胡椒面拌匀成馅泥。糯米粉揉成软料,将山药馅泥包成汤圆,煮熟即可。分次视食量食用。 (5)砂仁肚条 【组成】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姜15克,葱白15克,猪油100克,绍酒50克,味精3克,水豆粉30克,食盐5克。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化湿醒脾。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胎动不安等症。 【用法用量】将砂仁烘脆,打成细末。将猪肚洗净,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刮去内膜。在锅中渗入清汤,放入猪肚,再下生姜、葱、花椒,置火上煮熟,打去泡沫,捞起猪肚。待冷后,切成手指条块。锅内放原汤500克,置火上烧沸,下入肚条、砂仁末、胡椒粉、绍酒、猪油,调好味,加入味精,用水豆粉勾荧炒匀,起锅装盘。佐餐食用。 (6)六味牛肉脯 【组成】胡椒、荜拨各15克,陈皮、草果、砂仁、良姜各6克,牛肉2500克,生姜100克,葱50克,食盐75克。 【功能主治】暖脾和胃,理气宽中。适用于脾胃久冷、不思饮食等症。【用法用量】将牛肉剔去筋膜,洗净后,入沸水锅汆至色变捞出晾凉后, 切成大块。将胡椒等6味药研成粉,再把生姜、葱绞汁拌合上面的药粉,加食盐调成糊状。将牛肉块用调好的药糊拌均匀后,码入坛内封口,腌制2日后取出,再入烤炉中烧熟作脯即成。佐餐随意食用。 (7)云豆卷 【组成】云豆500克,红枣250克,红糖150克,糖桂花适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胃气虚,兼见暑湿内停之厌食症。 【用法用量】将云豆做成豆泥,备用。红枣洗净,水泡发后去核,煮熟烂,趁热加红糖、糖桂花做成泥,待冷备用。将云豆泥摊在案板上,用铲抹为约1厘米厚的长片,上面再摊抹一层枣泥,纵向卷起。再用刀与糕条方向垂直切成“回”形糕块,整齐摆入盘中。分次食用。 (8)益脾饼 【组成】白术20克,干姜6克,熟枣肉50克,鸡内金10克。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开胃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滞不化的厌食 症。 【用法用量】白术、鸡内金研细末,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干姜研细末。将枣肉入碗内蒸约20分钟后取出,去皮,捣成枣泥。掺入白术、鸡内金、干姜末拌匀,做成直径6厘米、厚0.4厘米的圆形薄饼。放入用少许油刷过的炒锅内,反复烘烤至于,当点心食用。 (9)肚片汤 【组成】猪肚1个,苡米50克,草蔻5克,葱、精盐少许。 【功能主治】健脾法湿。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邪郁滞中焦、运化无权之厌食症。 【用法用量】草豆蔻研细末备用。猪肚洗净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刮去白膜切片,与苡米同炖至烂熟。再加入草蔻末搅匀,煮沸约10分钟,入调料。佐餐食用。 (10)胡萝卜炒瘦肉 【组成】胡萝卜250克,瘦肉100克,香菇50克,猪油、酱油、味精、精盐、大蒜、生粉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消食宽中。为辅治小儿病后体质虚弱、厌食的佳肴。 【用法用量】香菇洗净水发后,入锅内翻炒片刻取出待用。瘦肉切丝,
调入适量生粉。胡萝卜切丝。炒锅置火上,放入猪油烧熟,入胡萝卜丝及瘦肉,翻炒一遍,再下香菇。炒至熟,下调料即可。佐餐食用。 (11)鸡金鳝鱼 【组成】黄鳝250克,鸡内金6克。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消食开胃。 【用法用量】黄鳝去内脏,洗净,切段。鸡内金焙黄研末,与适量食盐共涂于鳝鱼上,加水少许,置蒸笼中蒸熟。取出后,加少许胡椒粉,作菜肴食用。一般用于3岁以上的患儿。 (12)消食饴。 【组成】贯众250克,藿香250克,前胡120克,荷叶10张,淮山药300克(其中100克研末备用),太子参300克,白萝卜1000克(捣烂绞汁备用)。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脾虚气弱的厌食症患儿。 【用法用量】前6味药加水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熬,取头、二汁,与白糖250克,继续浓缩至滴水成珠。掺入山药粉与白萝卜汁,停火拌匀。待冷后加适量食用香料,制成饴糖块,每块5克。每日2~3次,每次1~2块,7天为1疗程。 (13)八宝莲子羹 【组成】莲子50克,银杏10枚,栗子10枚,橘饼20克,苹果1枚,橘子1枚,红枣10个,香蕉1枚,白糖100克,湿淀粉100克,糖桂花少许。 【功能主治】病后体虚,食欲不振,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莲子洗净,用温水浸泡1小时。栗子去壳切块。银杏去壳去绿芯。苹果去皮核,洗净切块。橘子去皮核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香蕉去皮切块。橘饼切块。将莲子、栗子、银杏、大枣同放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烧至莲子等物熟烂时,放入苹果、橘片、香蕉块、橘饼块。再煮沸5分钟,加入白糖、糖桂花搅拌,用湿淀粉勾芡。烧沸后离火,晾凉分装。分次食用。 (14)山药甜羹 【组成】山药500克,白糖100克,山楂糕100克,清水500毫升,淀粉适量。 【功能主治】常可作为久病体虚、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或肾虚、腰膝酸软、下肢萎弱,或肺虚咳嗽、气短,或脾虚、脘腹虚胀等病证的辅助食疗品。 【用法用量】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碎块,放锅内,加白糖、清水,煮熟备用。山楂糕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淀粉用水调稀,倒入煮沸的山药锅内,再煮沸离火。待温时,将山植块倒入搅匀,晾凉分装小碗。分次适用。 (15)滋补小笼包 【组成】淮山粉25克,面粉500克,猪肉糜500克,肉皮冻250克。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 【用法用量】①做肉皮冻:把鲜肉皮煮酥煮烂后绞碎,然后再放到锅里煮,加少许葱花、姜末、黄酒、盐。煮到发粘,离火让其冷却。放入冰箱里凝固后,再绞碎,即成肉皮冻。②制馅儿:在肉糜里加少许的糖、盐、味精和麻油,拌匀,再加入150克水,用力不停地搅拌,要搅上劲。然后倒入绞碎的肉皮冻,调匀。③和面粉:将淮山粉与面粉和匀。在面粉堆当中拨出一
个小坑,放入适量冷水,充分揉透,一直要揉到桌面和手不粘面团,面团外表光滑为止。这时面团很紧,应把它放在一旁“醒”20分钟,使它松开一些。把“醒”过来的面团搓成长条,再摘成大小均匀的坯子,每个坯子大约是9克重。在坯子上抹少许素油,压扁,做成薄薄的皮子。每个皮子包35克馅儿,包好放在小蒸笼里,上笼蒸7分钟左右,即可出笼。取食适量。若蘸米醋吃,味道会更加鲜美。 (16)豆蔻馒头 【组成】面粉500克,发酵粉15克,白豆蔻15克。 【功能主治】食欲不振,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把白豆蔻打成粉末,与面粉和匀,加水250克左右,和面,方法同上条“滋补小宠包”。把“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摘成25克左右的坯子。然后做成馒头的样子,放在蒸笼里,用旺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出笼食用。 3.胃阴不足型 (1)无花果汁 【组成】成熟无花果(已变黄色)250~500克,白糖适量,凉开水500~1000毫升。 【功能主治】常可作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炎、痢疾、黄疸以及痰热胸闷、咳嗽痰多、肺热声哑、咽喉肿痛、肿毒或各种癌症病患者的保健食疗。 【用法用量】将无花果去果柄,洗净,切成碎块,放入搅拌机中搅成泥状。再冲入凉开水,调匀后过滤,去渣取汁。加上白糖,调匀后即可饮用。每服50~100毫升,1日2~3次。 (2)菠萝汁 【组成】菠萝1个。 【功能主治】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挤汁。每次饮服1盅。 (3)番茄汁 【组成】西红柿适量,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将生西红柿洗净捣烂挤汁,加白糖调味。每次50~150毫升,每日2~3次,饮服。 (4)葡萄干 【组成】葡萄干适量。 【功能主治】益气健胃,增进食欲。 【用法用量】按年龄大小,每日3餐饭前嚼食葡萄干15~30粒。婴幼儿可饮用葡萄汁:取新鲜葡萄若干,洗净,晾干后挤汁,每次5~10毫升,1天3次。 (5)草毒汁 【组成】草莓40克,砂糖约15克。 【功能主治】增进食欲。 【用法用量】草莓洗净,与砂糖一道放进果汁机内,加冷开水约100毫升,接电搅拌2~3分钟即成。 (6)梨粥
【组成】鸭梨3只,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养脾胃。 【用法用量】鸭梨洗净,连皮切碎,去芯,加水适量。文火煎半小时,捞去梨块,加入淘净的粳米,煮成稀粥。1天内分2~3次食完。 (7)冰糖话梅 【组成】乌梅60克,冰糖6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开胃解渴,安蛔止痢。 【用法用量】乌梅洗净,放在铝锅中,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再加热煎煮至半熟。捞出乌梅去核,把果肉切成丁,再回入原液中,加碎冰糖继续煎煮。到七成熟,收汁即成。待冷后,外部再蘸上一层白糖,装瓶备用。此方适用于3岁以上的小孩。3~5岁每次吃1克,6~8岁每次吃2克,9~12岁每次吃3克,均每天吃3次。 (8)小米粥 【组成】小米30~50克,大枣10~20枚。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益气养阴。 【用法用量】按常法煮粥,经常服食。 (9)炖白木耳肉 【组成】白木耳、瘦肉、大枣各适量。 【功能主治】益气生津。 【用法用量】白木耳泡发后加水适量,与瘦肉、大枣一同炖至烂熟后食用。可酌加白糖调味。 (10)烧荸荠香菇 【组成】荸荠300克,水发香菇100克,味精、料酒、白糖、酱油、姜末、淀粉、鲜汤、花生油各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清热生津。 【用法用量】将水发香菇洗净,撕片,荸荠去皮切片。炒锅烧热放油,烧至七成熟,将香菇、荸荠同时下锅煸炒后放入鲜汤,加入调料,改用文火焖烧到汤汁稠浓。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芡,起锅装盘。佐餐食用。 (11)梨斛粥 【组成】鸭梨3个,石斛10克,粳米30克,鸡内金5克。 【功能主治】养阴开胃消食。适用于小儿胃阴不足而食积停滞的厌食症。 【用法用量】鸭梨洗净切碎,加水适量与石斛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 鸡内金焙黄研粉。粳米加入药汁中,煮烂成粥,入鸡内金粉拌匀,温热食用。(12)拌三片 【组成】西红柿150克,胡萝卜100克,黄瓜100克,精盐、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功能主治】养阴益胃,健脾消食。可作为胃阴不足、食欲不振的常用食疗菜肴。 【用法用量】3物洗净切片。将胡萝卜、黄瓜放入沸水锅中略焯,捞出晾凉,与西红柿片一同加入各种调味品和匀装盘。佐餐食用。 (13)枣泥鳜鱼 【组成】鳜鱼1条,红枣150克,鸡蛋清8只,淀粉60克,猪油60克,白糖60克,玫瑰糖15克,精白面粉15克,细菜丝(菜松)45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补阴养血。适用于胃阴不足型厌食
【用法用量】鳜鱼洗净斩头尾(留用),拆骨去皮,将鱼切成1寸宽、2寸长的薄片。把红枣洗净后上笼蒸1小时后去核,加猪油、糖混合成枣泥。把鱼片一片片摊平,每块鱼片拌上干淀粉后抹上枣泥,卷成卷子。把蛋清放碗内打散成泡,加入面粉搅匀成蛋清糊备用。锅烧热,放入猪油,待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鱼卷放入蛋清糊内拖一拖后,下油锅炸熟,捞出,沥干油份放在盘子中央。用原油锅将鱼头、鱼尾炸熟,镶在鱼卷两头。在鱼卷、鱼头上撒上玫瑰花,四周再用菜松围边即成。佐餐食用。

电话:
微信:

标签:

上一篇:痛经的食疗

下一篇:小儿泄泻的食疗

网站首页
联系电话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