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发生慢性炎症性变化的疾病。它一般分成单纯性和肥厚性两种,肥厚性常常由单纯性发展而来。长期使用鼻眼净、麻黄素等鼻腔血管收缩药物,也会产生鼻粘膜肥厚性炎症变化的药物性鼻炎。另外,还有一种萎缩性鼻炎,是以鼻粘膜萎缩为特点的,与以上的慢性鼻炎有所区别。 慢性鼻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反反复复地发生,又没有彻底治疗,炎症渐渐转化成慢性;鼻腔邻近器官组织的炎症病灶影响鼻腔粘膜,比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空气中的粉尘、刺激性气体长期刺激鼻腔粘膜,使它发生了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的初期阶段,鼻粘膜局部血管扩张,腺体的分泌增多,使粘膜肿胀,所以鼻腔通气不畅,鼻涕增多。这阶段就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粘膜肿胀日久,纤维组织增生,使粘膜变得肥厚,就转化成肥厚性鼻炎。严重时,肥厚的粘膜可以形成鼻息肉,甚至向深层发展,使鼻甲骨也增生肥大起来。这时候鼻塞更加严重,发音也带有闭塞性鼻音,嗅觉受到影响,鼻涕反而减少,变得稠厚,不容易擤出。 中医将慢性鼻炎称为“鼻窒”,认为是因为肺气不足或脾气失健,使邪气不能及时外达,留滞鼻窍所造成的。因为“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邪气就容易留滞鼻窍不去。同时,邪留鼻窍日久,又会影响肺气。脾的功能是消化饮食物,运化精微物质,是人的“后天之本”。脾气不健,气血津液的生成都受到影响,鼻失去濡养,抵抗力下降,也易患上慢性鼻炎。肺脾气虚,邪留鼻窍日久,又会阻塞脉络,使气血的运行不能通畅,气滞血瘀,“鼻窒”症状更加严重,此时就相当于肥厚性鼻炎、鼻息肉等。 萎缩性鼻炎是鼻腔粘膜萎缩的病变,可能与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鼻腔中脓性分泌物破坏了鼻粘膜等原因有关系。中医认为是由肺的气阴不足引起的。萎缩性鼻炎的治疗,特别是食疗,可以与一般慢性鼻炎一起论述,所以不再分述。 按中医辨证分型,各型的症状如下: 邪留鼻窍、肺脾气虚型:鼻塞时轻时重,两侧交替发生,流清涕,头微胀,或者伴咳嗽、气短、痰稀,大便溏薄,乏力体倦,舌苔白,舌质淡,脉缓无力。 邪毒久留、气滞血瘀型:鼻塞持续,涕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钝,语言带鼻音,咳嗽多痰,舌质紫有瘀斑,脉弦或带涩。 肺阴亏损型:鼻内干燥,嗅觉失灵,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慢性鼻炎,早期可以滴用血管收缩剂改善症状,但不能使用时间过 长。到肥厚性慢性鼻炎阶段,血管收缩剂往往已失去效果,要采用冷冻、激光、手术等方法,使肥厚减轻。此外,平素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急性鼻炎反复发生,改善心、肺功能,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对预防和治疗都有帮助。 辨证食疗: 邪留鼻窍、肺脾气虚型 (1)芥菜粥 【组成】芥菜头适量,白米50克。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通鼻利窍。 【用法用量】将芥菜头洗净,切成小片,同米煮粥。晨起作早餐食。 (2)苍耳子茶 【组成】苍耳子12克,辛荑、白芷各9克,薄荷4.5克,葱白2根,茶叶2克。 【功能主治】宣肺通鼻。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粗末。每日1剂,当茶频饮。 (3)辛荑花,黑鱼汤 【组成】辛荑花3朵,鲜黑鱼1尾(约500克),豌豆苗50克,鸡汤适量,盐、味精、葱、姜、酒等调味品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通鼻窍。 【用法用量】将辛荑花切成丝。洗净的黑鱼两侧各剁直刀,放入沸水中煮一沸,去皮,再入油锅略煽,加入鸡汤,入调味品煮熟。撒上辛荑花,淋上鸡油即可。吃鱼喝汤。 邪毒久留、气滞血瘀型 (1)丝瓜藤猪肉汤 【组成】近根部丝瓜藤1~1.5米,瘦猪肉60克,调味品适量。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通利鼻窍。 【用法用量】丝瓜藤剪小段,瘦猪肉切块,加水同煮。熟后加入盐、葱、姜等调味品,饮汤吃肉。每日1次,5天为1疗程。 (2)莘荑红花茶 【组成】辛荑花2克,红花1.5克,苏叶6克,茶叶适量。 【功能主治】活血通窍。 【用法用量】上药研为粗末,加入茶叶,泡茶饮。1日1剂。 (3)葱白汁 【组成】葱白10根。 【功能主治】通鼻利窍。 【用法用量】葱白捣烂绞汁,涂鼻唇间;或用开水冲后,乘温熏口鼻。(4)玉米须烟 【组成】玉米须(干)6克,当归尾3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窍。 【用法用量】玉米须晒干切细丝。当归尾焙干切碎,混合装入烟斗,点燃吸烟,让烟从鼻腔出。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 (5)刀豆酒 【组成】老刀豆带壳约30克,黄酒1盅。 【功能主治】活血通窍。 【用法用量】老刀豆带壳焙焦,研细末,用黄酒调服。1日1~2次。 肺阴亏损型 苍耳子粥 【组成】苍耳子1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 【功能主治】润肺通鼻。 【用法用量】先煮苍耳子,去滓取汁。米入药汁中煮成粥,加蜂蜜调匀。 早晚各服1次。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