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寒感冒类 (1)白菜根姜糖饮 【组成】白菜根12克(鲜50克),红糖50克,生姜2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以菜根、生姜煎取汁约100毫升,去渣,加入红糖搅溶,温服。 (2)香糖米汤 【组成】芫荽(香菜)30克,饴糖(麦芽糖)15克,米汤半碗。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先将米汤蒸(或炖)沸,放入切碎的芫荽及饴糖,待糖溶化后服下。 【注意事项】如用炖法,放糖后须不断搅拌,以免始糖沉入杯底焦而不溶。无情糖可用红糖代。 (3)莱菔饮 【组成】白萝卜(又名莱菔)250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将萝卜洗净切片,加3茶杯水,煎成2茶杯,去渣,加入红糖搅匀。趁热喝1杯,半小时后再温服1杯。 (4)醋莱菔片 【组成】生白萝卜250克,醋适量。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将萝卜洗净切片,加米醋浸数小时后,当菜下饭。每日1 剂。 (5)葱白萝卜煲 【组成】白萝卜适量,葱白数段。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萝卜洗净切片,水煲,熟后加葱白,再烧3分钟,略加调味剂(糖、盐均可),一并服下。亦可加生姜3片,既可加强疏风祛寒之力,又可增加香味,熟后去姜或同服均可。若咽喉红肿疼痛者(急性咽喉炎或扁桃体炎),另取生萝卜汁2酒盅、甘蔗汁1酒盅,以白糖水冲服,每天3次。 (6)独蒜含片 【组成】生大蒜2瓣。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用于感冒初起时)。 【用法用量】将蒜瓣剥净,切去两边,取中间片含口中,数小时可见效。(7)姜蒜红糖饮 【组成】生姜15克,大蒜15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将姜、蒜切片,加1碗水煎成半碗,去渣,加入红糖,临睡前1次服下。或单用生姜煎汤,加红糖冲服亦可,效同。 (8)五神茶 【组成】荆芥10克,苏叶10克,茶叶6克,生姜10克,红糖30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止痛。 【用法用量】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约10~15分钟,加入红糖待溶化后饮服。
(9)白芷荆芥茶 【组成】香白芷30克,荆芥穗3克,腊茶3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止痛。 【用法用量】将白芷、荆芥穗共为细末,每次取药末3~6克,用腊茶清汤送下,每日2次。 (10)苏羌茶 【组成】紫苏叶、羌活、茶叶各9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上3味共制粗末,以沸水冲泡,不拘时温服,每日1剂。(11)辣茶 【组成】茶叶10克,辣椒500克,胡椒、食盐各适量。 【功能主治】驱寒解表,开胃。 【用法用量】将4味共研末,拌和均匀,放入瓷瓶内封口,静置半月。 服用时每日2次,每次3克,开水冲泡5分钟,温服。 【注意事项】患有哮喘、心脏病禁用。 (12)核桃葱姜茶 【组成】核桃仁25克,葱白25克,生姜25克,茶叶15克。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发汗退热。 【用法用量】将前3味共捣烂,与红茶1起放入砂锅内,加水1碗半煎煮,去渣,分3次服。 (13)酒茶 【组成】红茶5克,酒(黄、白酒均可)适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风活络。适用于头痛、头昏、怕冷、四肢酸楚等。 【用法用量】茶叶加水煮沸,或以沸水冲泡5分钟,取茶汁冲入适量酒,饮服。 (14)梅肉红茶 【组成】梅于1粒,红茶1大匙。 【功能主治】散寒,止咳,开胃。 【用法用量】先将梅于去核切细,与红茶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200毫升冲泡10分钟,不拘时温服。 (15)姜梨饮 【组成】生姜5片,秋梨1只。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秋梨切片,同煎,服梨及汤。 (16)绿豆麻黄汤 【组成】绿豆30克,麻黄6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绿豆打碎,2味加水适量同煎,至绿豆熟后捞去麻黄,加红糖适量,趁热服下。 (17)橘苏姜糖饮 【组成】橘皮、生姜、苏叶各10克,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止咳化痰。 【用法用量】前3味水煎,去渣后加入红糖,分2次温服。(18)生姜
橘饼煎 【组成】橘饼2只,生姜3片。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用法用量】水煮后吃橘饼饮汤。 (19)复方紫苏汁 【组成】鲜紫苏叶50克,芫荽(香菜)30克,胡萝卜150克,洋芹100克,苹果150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利尿健身。 【用法用量】诸味切碎,放入果汁机内,酌加蜂蜜及冷开水制汁,滤去残渣即成。每服1杯,1日3次。此汁除可治感冒外,高血压及各种病人都可饮用,以补强身体及抗病。 (20)紫苏粥 【组成】白米50克,苏叶10克。 【功能主治】疏散风寒。 【用法用量】白米如常法煮粥,临熟加苏叶,煮沸5分钟,去苏叶,食 粥。 (21)葱白粥 【组成】连须葱白5茎,生姜5片,糯米60克,米醋5毫升。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温中和胃。 【用法用量】先以糯米煮粥,至临熟时加入生姜、葱白再煮5分钟,粥成后加米醋稍煮,趁热服用。 【注意事项】此方治感冒一定要乘热服用,很好服后盖被静卧,避免风寒,以微微汗出为佳。本方又名“神仙粥”,适用于风寒感冒兼见胃寒呕吐不思饮食者。 (22)葱豉粥 【组成】葱白1握,淡豆豉30克,粳米60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唯散寒力稍弱。 【用法用量】与“葱白粥”同。 (23)荆芥粥 【组成】荆芥6克,薄荷3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利咽喉。 【用法用量】先煎前3药5分钟,取汁,去渣;另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稍煮,趁热食用。 (24)防风粥 【组成】防风10~15克,葱白2茎,粳米30~60克。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见头、身、骨节酸痛者。 【用法用量】先以防风、葱白水煎取汁,去渣;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 (25)川芎、白芷炖鱼头 【组成】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头500克,葱、胡椒、姜、盐适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头风痛、鼻渊(鼻窦炎、副鼻窦炎)、牙龈肿痛等。
【用法用量】川芎、白芷另煎10分钟,取汁去渣;将鱼头去鳃,洗净,连同葱、胡椒、生姜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和入药汁,加盐调味,稍煮。分早、晚2次食鱼喝汤。 (26)葱乳饮 【组成】带根葱白5枚,母乳50毫升。 【功能主治】疏散乳儿风寒。 【用法用量】将葱白洗净剖开,放入杯内,加入母乳,加盖隔水蒸至葱白变黄,去掉葱白,倒入奶瓶喂服,每天2~3次,连服2~3天。 (27)芫荽黄豆汤 【组成】新鲜芫荽(香菜)30克,黄豆10克。 【功能主治】扶正疏风祛寒。 【用法用量】将黄豆洗净打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芫荽同煮10分钟,1次或分次服完。服时可加入食盐少许调味,每天1剂。 2.风热感冒类 (1)金针红糖汤 【组成】黄花菜(金针菜)、红糖各30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用法用量】加水同煎服,或去黄花菜饮汤。 (2)白糖炖苦瓜瓤 【组成】苦瓜瓤5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用法用量】取去籽瓜瓤煮熟,加白糖食之。 【注意事项】有的人可能会以为苦瓜味太苦,瓜瓤煮熟小儿怎么下咽?却不知成熟后的苦瓜,籽色红,其瓜瓤甘甜无比,不妨一尝。 (3)绿豆汤 【组成】绿豆50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用法用量】先将绿豆加水煎至开花,加白糖1次食之,食后发汗避风。(4)绿豆茶 【组成】绿豆30克,茶叶9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用于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将绿豆捣碎,茶叶用稀布包好,加水一碗同煎至半碗,捞去茶叶包,加适量白糖服用。 (5)橘葱汤 【组成】橘皮30克,葱白5枚。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 【用法用量】加水3杯,煎成2杯,加入适量白糖。趁热喝1杯,半小时后加热再喝1杯。 (6)梨苹桔皮汤 【组成】梨、苹果各1只,桔皮6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 【用法用量】梨、苹果分别去皮,切成桔瓣块。再放入适量水、桔皮和白糖,同煮熟后,晾凉去桔皮食用。 (7)薄荷糖
【组成】薄荷细粉30克(或食用薄荷油5毫升),白糖500克。 【功能主治】蔬风清热。 【用法用量】将白糖500克放在铝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薄荷细粉(或薄荷油),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再分割成约100块,随时含咽。 (8)葛根粥 【组成】葛根30克,粳米60克。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先煮葛根取汁,去渣,以药汁下米煮粥,热服。 (9)菊花茶 【组成】菊花10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用法用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10)芫荽发疹饮 【组成】芫荽60克,荸荠40克,胡萝卜90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透疹。适用于风热感冒及小儿风疹、麻疹初起。【用法用量】加水1000毫升,将荸荠、胡萝卜切片放入,煎煮至约剩一 半水时,加入切碎芫荽。再煮3~5分钟,加少量白糖,分次温服。 (11)橄榄萝卜饮 【组成】橄榄240克,萝卜500~100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顺气利尿。可治流行性感冒、急性喉炎、扁桃腺炎、支气管炎等。 【用法用量】煎汤代茶,任意饮服。 (12)桑菊薄荷饮 【组成】桑叶、菊花各10克,薄荷5克。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 【用法用量】水煎,加蜂蜜适量,饮服。 (13)山楂银花饮 【组成】山楂10克,银花30克,蜂蜜100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用法用量】将山楂、银花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5分钟后将药液滤入碗内,将药渣加水再煎1次,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后,放入蜂蜜搅匀,随时饮服。 (14)桑菊薄竹茶 【组成】桑叶10克,淡竹叶15克,菊花10克,白茅根10克,薄荷6 克。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热生津。 【用法用量】上5味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15)山腊梅茶 【组成】山腊梅叶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用法用量】开水冲闷5分钟后饮茶。每日3次。
(16)芦根茶 【组成】芦根50克,鲜萝卜20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宣通气机。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亦可用于预防。 【用法用量】加水适量,煎汤代茶。 3.暑邪感冒类 (1)西瓜番茄汁 【组成】去籽西瓜瓤适量,番前(西红柿)数只。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疗夏季风热夹湿感冒。 【用法用量】将番前用开水泡一下,去皮。将两物分别用干净纱布包起来,绞挤汁液;或放入瓜汁机内,榨取汁液,将等量的两种汁液混合,当开水喝,适量为度。 (2)藿荷饮 【组成】鲜藿香叶、鲜荷叶各10克。 【功能主治】散风化湿祛暑。 【用法用量】水煎,去渣,加白糖适量,随时饮服。 (3)翠玉条 【组成】西瓜皮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表祛暑。 【用法用量】将西瓜皮洗净,刮净瓜瓤,刨去外皮,切丝,加白糖适量,米醋少许,浸数小时后食用。若改用盐、醋腌制,则更松脆爽口,食时稍加香油、味精调味,可作下饭菜肴,效同。 (4)白菜绿豆芽饮 【组成】白菜根茎头1个,绿豆芽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暑。 【用法用量】将白菜根茎洗净切片,与绿豆芽加水同煎,去渣饮服。因本类感冒多在风热的基础上挟有暑湿之邪,所以在选用食疗方时,可 在风热感冒类的范围内选取,酌情加入鲜藿香叶、鲜荷叶、西瓜翠衣(西瓜绿色的外皮)、绿豆芽等清暑祛湿之品。 若身热较高、口渴较甚者,可用生石膏60~100克,煎汤,滤取上清液,待凉后代水煎煮其他食疗方。 若感冒挟有食滞者,可在选取的食疗方中加入焦山楂、炒鸡内金(鸡肫皮)同煎。 至于如果感冒挟惊(抽搐,俗称抽筋),则说明患儿已发高热,易生意外,还是以到医疗单位治疗为宜。
电话:
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