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朋友的介绍下面试了一家香港的对冲基金并拿到 。
在回答问题前,我想先来一波劝退!如果你没想清楚自己来外资行是为了什么,没搞清楚自己想收获什么,别跟大帮哄,人云亦云。
资本家都是会压榨人的!高薪大家都想拿。
但事实就是所有外表的光鲜背后都是苦逼,加班堆出来的。
我朋友说精品投行不是人去的地方,他已经一周凌晨4点下班了,前一周还稍微好一点,分别为2 3.30 3,所以大家打定主意前,一定要想好,有自己的预期和底线!知道自己能接受的了什么,接受不了什么。
我觉得在非常年轻的时候,能有机会认清这些,是一种幸运。
你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下面进入正题…不说学校背景只说的都是在耍流氓。
本科国内一本财经类院校(是的,双非),硕士香港大学;专业:金融+商科。
我身边也有些同学(本科双非)在申研的时候很纠结院校和专业,我给下自己的建议:首先,本科的背景已经固定了,在投简历时,有些金融公司是不看你的硕士学历,只看第一学历的,所以这个第一学历是双非的亏,咱得认!如果你毕业以后想去金融,且现在的专业是金融相关,那研究生可以优先看重学校排名;如果现在的专业不是金融类,还是优先级看重专业排名好些。
我大概是从大二开始,时刻为能进外资投行做准备,要是说为什么想进外资行?我也问过自己,简单来说就两个字,值得!投行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结识最优秀的人,交流相处得多,就会无形中会把你拉进这些圈子,产生和他们相似的想法、看事情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法,这些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毕业生的以后都很重要。
虽然投行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是这个平台所带来的眼界增长、思考方式和格局,能给你脱胎换骨的改造,是别的行业给不了你的。
从这里出去的人,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 ,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当然啦,这么的地方薪水一定不会低。
再者,虽然说,投行的比较长,但是总体是很适合我的,因为我就喜欢晚上两点钟睡,然后早上十点上班哈哈哈所以从始至终一心向外资投行,冲冲冲!但外资投行, ,特别看重第一学历,那时候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学校不够好,双非想进外资投行,太难了。
所以才需要加倍下功夫,把补充投行知识准备的材料和投行四百问的每一份相关资料,每天晚上都在看 还一条一条做了笔记打印下来装订成书,天天做笔记,天天背书,每年的九大外资行实习,只看到招人,我就会去申请,一次都没有落下。
但是因为当时能去外资投行实习的学生,基本都是清北复交的。
我一次次申请,一次次被拒绝,最后甚至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后来,我去听了面包求职的线下讲座,然后去评估了一下我的简历,当时的反馈是不太行,但是最终的投行目标依旧没变,而且大家也帮我往投行的方向冲! 那段时间从深圳到香港来回往返实习了好几个月。
努力到现在,真的整整六年了。
上次从香港回来,我们还一起吃了饭哈哈哈哈。
所以,如果想进入外资顶级投行,大家最需要的是提前!提前!提前准备!给自己的一次次试错和失误留出足够的时间,划重点!划重点!其次,每个面试官拿到你的简历,想问的问题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上一个面试官问到的,下一个面试官大概率还会问。
所以大家在解决面试问题的时候,可以试试我用过的这个办法,就是在面试前,看以前实习的各项资料,回顾整个项目流程,然后和同学或者老师!这种方式真的很有效果!起码对我来说是酱紫!但是要注意根据每家公司的不同特点或职位的不同答案,让整个回答有逻辑,面试官是能感受到你的诚意的我每次回答的时候都是,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或者说体现了我的某些特点,比如说,比如说,就是会根据职位的不同,然后改变我给出的,让面试官看到我的性格和这个岗位是非常贴合的。
我印象最深的那段在华兴资本的实习,虽然是面包求职内推的,但依然正儿八经的准备了面试,然后通过了。
这段实习让我觉得收获不同的是——我以前从没有这么深入的对一个行业有过了解,当时有一个,就是要特别深入的对人工智能芯片的行业做一个,培养了我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靠谱的人带真的不一样,少走很多弯路。
然后在中信的时候,学到的东西也是比较多的。
整个流程跟下来,大概知道了就是一个股票上市发行所要经历的步骤。
这也证明了想去外资行的话,高质量的实习是必须要有的。
因为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大家简历里面的实习肯定质量都不是顶级的。
但是可以把以前的实习经历当做跳板,去够更高的目标。
然后基本上我和在面包求职上过课的每一位导师,都加了微信。
平时我会关注他们平时朋友圈发的一些推送内容,一些分享,还有他们关注的一些时事热点来。
如果真的热爱这个行业,那就去争取,去坚持,干就完事了!咱又不是没那条件~
电话:
微信:
标签: